APP下载

走向生本的历史教科书
——台湾龙腾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世界文化历史篇》评析

2018-02-26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教科书世界历史

马 守 信

(连云港市赣榆高级中学,江苏 连云港 222100)

教科书是实现课程内容的载体,是教师教学的蓝本,是学生学习的工具。教科书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它关乎教学活动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升[1]。教科书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成长,即所谓的生本式教科书。

龙腾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世界文化历史篇》以台湾当局颁布的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在体例编撰、内容选取、叙述方式等方面,适应了学生的需求,体现了生本式教科书的特色,具体表现为以下八个主要方面。

一、通史体例与专题体例交相辉映

历史学是建立在时序基础上阐明人类社会演进过程并探讨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历史教科书应该帮助学生梳理历史发展的脉络,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如果人为地割裂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势必造成知识的碎片化,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完整的历史认识。《世界文化历史篇》在编排体例上采用了通史体例与专题体例相结合的方式,既容纳了通史的优点,又兼顾了专题的特色,实现了时序性、基础性和主题性、综合性的有机统一。如第二章《工业革命与大革命以来的世界》就按照通史体例,叙述了13世纪到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第三章《近代政治与社会思潮》、第四章《物质材料的进步》、第五章《资讯传播媒体的普及》、第六章《日常生活与大众文化的变迁》、第七章《人文思想与文化价值》、第八章《世界文化的交流》等,按照专题编排,突出某一个主题,围绕主题叙述历史,而专题内部则基本上按照通史体例的时序来叙述相关的历史发展过程。这种先通史、后专题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便于学生理清历史的发展脉络、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明确主题的价值,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

二、精选反映时代风貌的重大事件

历史包罗万象,十分丰富,教科书要在极有限的篇幅内介绍众多的历史事件,就要做好选材工作,这是教科书编写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教科书选材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选择那些典型的、足以反映历史主流和历史发展趋势的内容”[2]。《世界文化历史篇》即注意选取能够反映时代风貌、对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历史事件,概要叙述。如第二章《工业革命与法国大革命以来的世界》选取了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如下重大事件: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拿破仑统治、拉丁美洲独立革命、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革命、美国内战、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的殖民扩张、一战、法西斯专政建立与对外扩张、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二战与冷战,介绍了从18世纪到20世纪三百多年人类社会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进程。这种抓大放小选取教科书内容的做法,使学生能够提纲挈领、抓住重点,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时代特征。

三、重视底层社会以及大众文化

蔡元培指出:“新体之历史,不偏重政治,而注意于人文进化之轨辙。凡夫风俗之变迁、实业之发展、学术之盛衰,皆分治其条流,而又综论其统系,是谓文明史。”[3]蒋梦麟也认为“教授历史,当以学生之生活需要为主体;教授历史,当以平民之生活为中心点;表扬伟人、政治家与科学家、发明家并重。”他们都极力纠正当时的教科书重政治史而轻经济史文化史、重伟人轻民众的不良倾向,倡导编撰历史、教授历史要体现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与政治史并重的原则,尤其要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世界文化历史篇》体现了上述原则,极为重视底层社会及大众文化的介绍,如:第八章《世界文化的交流》中介绍了在工业资本主义冲击和民主思想影响下,劳工运动兴起与发展、妇女争取自身的政治权利的运动和反对种族歧视的民权运动开展,关注底层社会;第四章《物质材料的进步》介绍了煤、石油、核能、玻璃、黄金、钢铁等对近代文化的影响;第五章《资讯传播媒体的普及》介绍了报刊、影视、收音机、电脑等媒体的发展状况及推动知识传播的作用;第六章《日常生活与大众文化的变迁》介绍了香料、蔗糖、茶叶、咖啡、火车、轮船、汽车、飞机制造及应用,推动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所喜闻乐见,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吸纳新的学术成果

《世界文化历史篇》围绕“文化”的内涵,介绍了传统史家论文化和近期史家论文化,吸取了现今史家对文化阐释的新的研究成果,从文化史学的角度构建了世界文化史的学科体系,有利于学生的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的提升。

1.强调文化不是与经济、社会对立,而是随时并生不断互动的现象

传统史学家往往把文化看作与经济、社会的对立,认为文化仅仅局限于人的思想、精神层面。现今学者则不再把“文化、思想”与“经济、社会”对立分开,认为这两者之间是随时并生、不断互动的现象,强调以整体性的眼光看待“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第四章《物质材料的进步》第一节“玻璃与观看、思维”中指出:“‘工商社会、玻璃工艺技术及其产品、透明的视觉、外向延伸的思维’……相互影响,形成近代西方文化和社会的特质。”“西方文化主导了玻璃的应用效果”,反映了近代西方人的思维和工艺技术及产品的关系,强调了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

2.肯定文化思想和权力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传统史学家界定“文化”的内涵限于精神、思想层次及其活动的表现,现今学者不再把文化当作纯粹抽象的理念,肯定文化思想和权力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这里的权力,不局限在政治层面,更不要以为权力就等于宰制他人的邪恶魔法。正视权力的存在,才能帮助我们洞察文化现象中更内在的本质。例如,十九世纪末开始出现了摩天大楼,因有钢铁工业的发展,才能有配合大楼建筑所需的结构梁柱;又有电力的供应,才能装置电梯升降机,便于人员上下通行。说明摩天大楼的出现和近代工业资本家的“权力”有莫大的关系。

五、突出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世界文化历史篇》的编写突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首先,教科书正文专门阐述历史思维的重要性。第一章《世界史观与历史思维》第一节的“五百年来的世界史观”“培养我们的历史思维”两个子目,从西方近代历史发展的进程阐述历史观的演变和历史思维在历史学习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在本书的最后,编者写道:“人们在不断的批判或否定时,最好能借助历史思维,并且见识高明、怀有理想。”倡导要以历史思维进行批判性学习,提高认识,实现价值。

其次,在每一章节中插入“资料”,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些资料多选自文献和各种图片,形式多样,在资料后都设计了若干问题。通过资料的阅读和问题的解答,使学生“了解历史知识的特质在于经由资料与证据方能对过去有所理解,也能够借此练习强化思考与分析能力。”以启发学生思考,突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最后,作业设计富有思维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运用学过的历史知识灵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正如编者所指出的:这些作业“目的在于强化其思考、分析、想象、神入等历史思维能力。”例如,第一章第二节的作业:台湾电视节目上有美国出品的迪士尼卡通影片,书店里有日本的卡通漫画,街上有麦当劳速食店。试由这些现象从各种不同角度讨论台湾外来文化的种种问题。教师与同学共同挑一部电影,一起欣赏,必要时可停格或倒带仔细观看,然后从文化史的角度讨论这部电影。

六、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生本式教科书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如学生深感头疼的时间和空间的记忆、历史思维的培养、史料的处理等,《世界文化历史篇》都给予了指导。

时序观念是发展学生历史理解的基础,也是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所特有的性质,历史事件、人物唯有放置在时间架构之下,才能显现出意义与价值[4]。离开了时序观念,历史思维将无从产生。历史教科书的主体部分应根据时间脉络来呈现历史事件。《世界文化历史篇》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时序观念,每章节的内容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编排的,有的章节以大事年表、时间轴展示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便于学生树立明确的时间观念。例如,第二章《工业革命与法国大革命以来的世界》编制了世界史年表,以时间轴呈现了1000~1500年和1500~1800年间欧洲、美洲、印度、中国等地先后发生的重大事件,时序性很强,使人读后便能形成明晰的时间观念[1]。同时,按地区和国家分类叙述,也便于学生把握历史事件发生的空间,有助于正确地理解历史。运用地图展示历史事件发生的空间,如第二章第一节用六幅地图呈现了各时期欧洲、非洲、亚洲的发展状况,便于学生树立明确的空间观念[1]。

“历史不是一种简单的结论,而是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理解。”[5]教科书的正文主要叙述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很少给定结论,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一定的空间,通过主题、“话柄”的设定以及设问句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在教科书的各个章节所设的“资料”和“作业”中引入各种历史文献,创设探究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学会阅读史料,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七、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教科书具有教育的功能。《世界文化历史篇》在正文的各个章节中都渗透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提升精神境界。如,第三章《近代政治与社会思潮》第一节《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体现了民族意识与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的教育。第八章《世界文化的交流》介绍了劳工运动、种族与两性关系和环境问题,关注这些问题,表明编者对历史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抱有“同情之了解”,同情劳工阶级被剥削的痛苦,主张种族平等和男女平等,呼吁人们要树立环保意识,照顾地球母亲,改善环境,拥抱自然。

教科书在“编辑大意”中明确指出,本书中的资料,“对于不同时代、社会与文化的人们,能具有同其感情的了解。借以思索人我、群我的关系,以培养学生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与责任心。”强调通过提供的各种资料和设计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借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价值观。

八、叙述方式的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1.引用故事、文艺作品切入主题

历史是人类活动的过程,故事性是它的显著特征。而故事具有丰富生动的情节,对读者具有吸引力。《世界文化历史篇》注重以生动的故事导入正文,激发学生阅读教科书的兴趣,同时,用形象的故事来说明抽象的事理。如第一章第二节《胡若望的故事》,讲述了广东人胡若望在法国的游历,他因为不懂法语,沿途无法与他人沟通,心情郁闷,与水手打架。到了法国后,不能入境随俗,言行怪异,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精神状态不正常,他被送进疯人院,最后在一位神父的帮助下被送回中国。这个故事反映了不同文化接触时,人们往往互不了解,既缺乏沟通又坚持己见,易产生误解,进而酿成冲突和悲剧。说明了认识他种文化的可贵性,以尊重和宽容的态度对待他种文化更是重要的课题。

文学艺术作品因其形象生动性、富有感染力而为学生所喜爱,以文学艺术作品切入正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第七章《人文思想与文化价值》第一节《人文思想与进步史观》“科幻小说藏玄机”中,介绍伐奈的《环游世界八十天》和威尔斯的《两个世界的战争》,两部科幻小说所描述的不同结局,说明进步史观兴衰与特定时代背景及其人文思想有关。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文学艺术作品,轻松地引入各章节要论述的较为抽象、深奥的主题,可谓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

2.丰富多彩的史料为教科书增色

教科书在每课的“资料”和每章课后“作业”中引入了大量的影片、卡通漫画、地图、绘画、照片、电视广告、游记、歌谣、诗歌、历史故事等,用于创设问题情境。这些形式活泼多样、内容生动有趣的史料,富有美感,赏心悦目,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深受学生的喜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课文的正文中也插入了各种图片,作为对正文内容的说明、补充,图文并茂,除了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外,还提供与课文正文知识主体内容相关的历史信息,与正文内容相得益彰。

3.语言表述生动形象

《世界文化历史篇》采用生动、形象、风趣、富有启发性、平等对话式的语言来描述历史事件,贴近学生生活经验,适合学生的口味。例如,第一章《世界史观与历史思维》第一节《世界史观与世界秩序的关系》“让我们玩味这个世界”里的一段话:“我们小时候,玩家家、沙堆或积木,几乎都会废寝忘食,十分开心。那是多么难忘的童年回忆!其实,在游戏中我们无形中已参考了大人既有的社会‘秩序’,再加上我们的想象和创造力,有意以简单的玩具建造我们‘理想’中的‘乐园’。现在我们不妨以同样真挚的心,与成人一齐‘玩味’世界史观与世界秩序。‘玩味’需要借助思考,动动脑筋,才能玩出品位!”由学生喜爱的“玩味”游戏引入“玩味”抽象的“世界史观与世界秩序”,借重历史思维来玩出品位,说得轻巧、自然、风趣,可谓寓教于乐。

总之,台湾龙腾版教科书《世界历史文化篇》体现了生本式历史教科书的特色,其体例编撰有利于学生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所选的内容具有典型性,及时反映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语言表述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能够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练习设计所选的材料丰富多样,形式活泼生动,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重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灵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对教师编写历史校本教材和对现行历史教科书进行二次开发以及指导学生利用教科书进行高效学习、建构生命化课堂具有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教科书世界历史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新历史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