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题阅读《伊索寓言》,把握狐狸形象

2018-02-26江苏淮安市实验小学223002特级教师执教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4期
关键词:伊索宙斯公鸡

江苏淮安市实验小学(223002)特级教师 顾 琴(执教)

江苏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210008)特级教师 孙双金(点评)

教学目标

1.专题阅读,感受读书的快乐,提升自主阅读的能力。

2.品析语言,感悟狐狸狡猾奸诈的形象,感受《伊索寓言》的艺术魅力。

3.理解寓意,分辨善恶是非,增长生活智慧。

教学过程

一、读寓言,知故事

1.同学们,前两天,我们学习了第十二课《伊索寓言》。三则寓言中有两则写到了谁?(狐狸)狐狸是《伊索寓言》的常客。在《伊索寓言》三百多则故事中,以狐狸为角色的寓言有四十多篇。课前,老师选了其中的十则寓言编了这本《〈伊索寓言〉狐狸篇》。大家都读了吗?喜欢读吗?

2.在这些寓言故事里,你最喜欢哪一则?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狐狸?

学生交流自己读到的狐狸形象,并在黑板上板书。

3.同样是狐狸,有的奸诈狡猾,有的诡计多端,有的机智聪明,有的勇敢善良。它们既有正面形象,也有负面形象。看来,《伊索寓言》里的狐狸性格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面的。

二、品语言,悟形象

1.在《伊索寓言》众多的狐狸故事中,写得最多的是哪一类狐狸?(狡猾奸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伊索寓言〉狐狸篇》,看看哪几则寓言写的是这一类的狐狸。

学生交流。有五则描写了狐狸的狡猾:《狗、公鸡和狐狸》《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驴子、狐狸与狮子》《狐狸和为王的猴子》《乌鸦与狐狸》。

2.这五则寓言是怎么写狐狸的狡猾奸诈呢?请大家一起读寓言《狗、公鸡和狐狸》。

狗、公鸡和狐狸

狗与公鸡结交为朋友,他们一同赶路。到了晚上,公鸡一跃跳到树上,在树枝上栖息,狗就在下面树洞里过夜。黎明到来时,公鸡像往常一样啼叫起来。有只狐狸听见鸡叫,想要吃鸡肉,便跑来站在树下,恭敬地请鸡下来,并说:“多么美的嗓音啊!太悦耳动听了,我真想拥抱你。快下来,让我们一起唱支小夜曲吧!”鸡回答说:“请你去叫醒树洞里的那个看门守夜的,他一开门,我就可以下来。”狐狸立刻去叫门,狗突然跳了起来,把他咬住撕碎了。

这故事说明,聪明的人临危不乱,巧妙而轻易地击败敌人。

(1)默读寓言,画出最能体现狐狸狡猾奸诈的语句,在空白处写写感受。

(2)全班交流描写狐狸的心理、动作、神态、语言等语句,重点指导品味狐狸的语言特点。

好听:“多么美的嗓音啊”“太悦耳动听了”等赞美的词句。

夸张:用“多么”“太”“真”等充满强烈感情的词语以及感叹号来夸张地表达他的情感。

虚假:巧妙、隐蔽地说出自己阴险的目的——骗公鸡下树,吃掉它。

像这样,好听、夸张而虚假的话就叫花言巧语。

(3)指导朗读,读出狐狸的狡猾奸诈。

(4)小结:《伊索寓言》虽然篇幅短小,但语言精练、形象生动,三言两语就把狐狸狡猾奸诈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3.自主阅读:从剩下的四则寓言中任选一则自主阅读,画出最能体现狐狸狡猾的语句,在空白处批注,写好后组内交流。

学生自主阅读,圈画批注,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比较阅读。

有只狐狸听见鸡叫,想要吃鸡肉,便跑来站在树下,恭敬地请鸡下来,并说:“多么美的嗓音啊!太悦耳动听了,我真想拥抱你。快下来,让我们一起唱支小夜曲吧!”

——《狗、公鸡和狐狸》

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痛饮。

——《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

狐狸十分嫉妒,当他发现一个捕兽夹子里放着肉,便把猴子领到那里去,说他发现一个宝物,自己没敢动用,留给王室作贡品,并劝他亲自去取。

……

同样是狐狸说的话,叙述方法有什么不同?(直接叙述、间接叙述)

改写:选择其中一句间接叙述的话,改成直接叙述。(注意人称和标点符号的变化)

4.辨析“聪明”和“狡猾”的感情色彩:这几则寓言故事里的狐狸点子多、方法多,骗了一个又一个,可不可以用“聪明”来夸赞他呢?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聪明”和“狡猾”最大的区别,就看看他动的脑筋,想的点子、办法是干什么的。像狐狸这样,为了达到自己阴险的目的,用好听的、夸张的、虚假的话来害人、骗人,就叫狡猾。聪明是指对人对事有善良的想法,不损人利己,能够为别人、为集体、为社会、为国家想办法、献智慧)

5.词语是有感情色彩的。其实,伊索在写这类狐狸的时候,也是抱着批评的态度来写的。

指导理解《驴子、狐狸与狮子》寓意:“这是说,那些出卖朋友,背叛友谊的人也得不到好下场。”

三、明寓意,长智慧

1.读了十则寓言,你发现了吗?《伊索寓言》的结构特点都是——(故事+寓意)

寓意都在——(末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重点品读六则寓言的寓意。

聪明的人临危不乱,巧妙而轻易地击败敌人。

——《狗、公鸡和狐狸》

不要害怕不了解的事物,接近它,就会觉得没什么可怕的。

——《驴子、狐狸和狮子》

聪明的人应当事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然后才去做。

——《狐狸和狮子》

那些出卖朋友,背叛友谊的人也得不到好下场。

——《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

聪明的人常常能审时度势,根据迹象预见到危险,避免不幸。

——《老狮子和狐狸》

凡事不要轻率。不然,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幸,并被世人嘲笑。

——《狐狸和为王的猴子》

(1)自由读,看看有什么发现。

《伊索寓言》寓意言简意赅,含义深刻,读来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3.学写寓意:出示《伊索寓言》之《宙斯与狐狸》。

宙斯与狐狸

宙斯赏识狐狸的聪明和狡诈,赐他做兽类之王。宙斯想知道狐狸随着身份的变化,他贪婪的本性会不会有所收敛。当狐狸坐轿子走过来时,宙斯扔下一只屎壳郎。屎壳郎围绕着轿子不停地飞,狐狸再也忍耐不住,立即跳下轿子,想捉住他。宙斯十分气愤,便将狐狸贬回到原来的地位。

(1)学生默读,尝试写寓意。

(2)全班交流,点评指导。

(3)比较阅读《宙斯与狐狸》原文寓意。

这故事说明,即使穿上了最华丽的服装,坏人也不会改变他的本性。

4.拓展延伸:《伊索寓言》距今已经2600多年了,至今魅力不减。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爷爷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阅读《伊索寓言》,能够从这个魔袋里取出更多的东西,拥有更多的人生智慧。

【专家点评】

听了顾琴老师的一堂主题式的群文阅读课《〈伊索寓言〉狐狸篇》,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

第一,阅读教学怎么向四面八方打开?教材是一个基点,基于教材,源于教材,向教材之外打开。顾老师的群文阅读,用了四十分钟的时间引导孩子阅读了关于狐狸的十则寓言,这就是教师的课程视野。教师要有开阔的视野,把一切可以用来作为课程资源的都用起来,引导儿童学习。

第二,怎么把课堂还给儿童?顾老师在这堂课中有几个亮点给我们启发。例如,狐狸的形象是让孩子们自己提炼出来的。机灵、狡猾、胆大、贪心等狐狸的特点,不是教师先给一个概念给孩子,而是孩子基于文本自己提炼出来的。这是对孩子的尊重,这是孩子的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让孩子们选择感兴趣的寓言学习时,顾老师也是充分地尊重每一个儿童:“你喜欢哪则寓言?你来说说你对这则寓言的理解。”在教学当中,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儿童的尊重,尊重儿童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感悟、自己的认知。

第三,怎么抓住寓言的文体特点来进行教学?顾老师的课堂板书中,“精炼”“生动”“深刻”三个词充分体现了寓言的三大特点:语言之精炼,人物形象之生动,揭示道理之深刻。

寓言是什么?“言”是语言,是话语;“寓”是包含着。包含着什么呢?包含着道理的话语。那包含着道理的话语是不是寓言呢?还不是,是借助一个小故事揭示深刻道理的话语称为寓言。古代人不喜欢讲大道理,喜欢讲小故事,把道理蕴含在故事当中,这是古人的智慧。所有的寓言故事都不像童话、不像小说那样有情节。寓言是用最短的语言讲一个最小的故事。这个故事浓缩到什么程度?浓缩到只要揭示出某一个道理就足够了。那寓言为什么不能讲长点呢?《伊索寓言》的作者伊索是公元6世纪的一个奴隶。那时候,底层的奴隶、民间的劳苦大众,他们在一起聊天,进行思想沟通不会有很长的时间,很难听你讲一个很长的故事。劳动期间休息三五分钟,我就用这三五分钟,给你讲一个故事。因此,寓言要浓缩,浓缩成精华。但浓缩、凝练往往会带来故事的干瘪。不过《伊索寓言》形象依然生动,就那么几句话便能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今天顾老师讲的《狗、公鸡和狐狸》这则寓言,狐狸对公鸡说的那段话:“多么美的嗓音啊!太悦耳动听了,我真想拥抱你。快下来,让我们一起唱支小夜曲吧!”你看,一个“多么”,一个“太”,一个“真”,语言生动而夸张。在这么短的一个故事中,又能有这么生动的形象,最后还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便是艺术。顾老师带领孩子们读《宙斯与狐狸》,原文揭示的寓意“即使穿上了最华丽的服装,坏人也不会改变他的本性”,我个人感觉不是很准确。我把寓意改一下:“一个人给他再高的地位,如果他不能改变贪婪的本性,都没有好结果。”为什么这么改?因为宙斯赐狐狸做“兽类之王”,不是华丽的服装,而是崇高的地位。做了“兽类之王”的狐狸,一见到屎壳郎还去追,就露出了它贪婪的本性。最后,狐狸被宙斯贬回到原来的地位,没有好的结果。这个寓言的寓意我们要引导学生好好地品味。

教师的课程视野要更开阔,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阅读、主体感悟,应该讲练结合、读写结合,这是听了顾老师的课后获得的启示。

猜你喜欢

伊索宙斯公鸡
两只公鸡
陆地开来“宙斯盾”
蜣螂的报复
《伊索寓言》是谁写的?
说话的公鸡
聪明的公鸡
伊索和旅行者
郑小和神话历险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