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对融资效率的影响分析

2018-02-25张玲华

科技视界 2018年34期
关键词:融资效率融资方式中小企业

张玲华

【摘 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是困扰其经营与发展的突出问题,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在有限的资源配置下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成为重中之重。本文分别从融资成本、融资主体自由度、资金利用率和融资风险方面分析比较各个融资方式对融资效率的影响,为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提供一定参考和建议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方式;融资效率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34-0203-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4.084

0 引言

在我国,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显著上升,尤其在缓解就业压力,提高经济水平,促进税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所具有的高成长和经营高风险的特性,使其融资渠道窄,融资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竞争中,企业只有合理选择融资方式来筹集企业经营所需资金,才能保证企业正常运营。因此,分析比较各融资方式对融资效率的影响,对中小企业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缓解融资难的困境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与融资效率

1.1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

企业融资不仅是筹资者通过预测资金需求,选择一定融资方式,在金融市场募集资金的过程[2]。根据资金来源划分将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划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如表1所示。内源融资是指公司利用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资金满足自身资金需求,主要包括留存收益和折旧。外源融资是企业以一定方式从外部获得资金的过程,主要有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

表1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及渠道

1.2 融资效率

企业融资的实质是以资金供求表现出来的资源配置过程,企业能否筹得资金,以何种方式何种渠道筹得资金,并且利用融入资金为企业带来最高收益的能力,即资金的优化配置达到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构成了融资效率的内涵[3]。

从经济学角度看,融资效率是与成本收益密切相关的,既包括企业是否以低成本筹得到所需资金,也包括筹得资金能否充分发挥其效率。从企业融资效率含义界定来看,企业融资效率与其相应的融资成本的高低,与资金配置效率及动态演进的金融市场制度有关。要知道在同样的市场条件下企业融资是否有效率,要从动态的观点来看待。本文将从融资成本、融资主体自由度、资金使用率、融资风险四方面,分析各中融资方式对融资效率的影响[4]。

2 中小企业各种融资方式的融资效率比较分析

2.1 融资成本

融资成本是企业筹集资金过程中所承付的相关费用,如筹措公司向银行支付的借款利息和股东支付的股利筹,实则是资金使用者支付给资金所有者的使用费。内源资金是企业将自有资金或留存收益用于企业经营资金,表面不需要对外支付额外费用,实际上企业如果将转化为资本的留存收益投资于别处获得增值,这部分增值则是机会成本,属于內源融资的成本。自筹资金的融资成本相对于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成本是最低的。在资本市场上,除了支付给股东的股利以外,股权融资成本包括企业上市所需的各项支出,如挂牌费用,审计费用,中介费用,信息披露等,此外,由于投资者与管理者的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管理费用和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交易成本也构成了股权融资成本的一部分。因此,理论上股权融资的成本是最高的。债权融资成本包括企业向银行借款的利息支出和发行债券的相关费用支出。通常情况下,债券发行时的费用是较高的,包括承销费用,印刷费,公告费,评审费等,但是债权融资具有税盾作用,可以为企业节税。综上所述,从融资成本方面比较,内源融资优于债权融资优于股权融资。

2.2 融资主体自由度

融资主体自由度是指融资主体受外界约束的程度,这种约束既包括法律上的,也包括规章制度和体制上的。内源融资因为不受外界环境的压力与制约,受约束力最小,是三种融资方式中融资主体自由度最高的。债权融资受债权人约束较大,比如银行贷款,银行对借款企业通常都有一定的限制性条款,导致债权融资的主体自由度较低。对于股权融资而言,企业发行股票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筹集资金的数额和用途要符合相关规定,如募集的资金不得超过项目需要量,建立募集资金专项存储制度等。其次为了实现股东最大利益,股东对经营者进行控制和监督措施,控制企业资金的投向和使用,因为股东的牵制,股权融资自由度会有所下降。但在实际操作中,相对于债务融资受到的外界环境约束而言,股权融资的融资自由度也比较高。

2.3 资金利用率

资金利用率主要考察资金到位率和资金使用率两方面,资金到位率是实际筹集到的资金与预期筹集资金量的比率,资金使用率反应的是企业对筹集得的资金的配置效率,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是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资金利用率也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比较三种融资方式,内源融资的资金到位率是最高的,由于企业只要内部批准留存收益转增资本即可筹得资金,因此内源融资的资金到位率最高。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审批程序较繁琐,而且有一定市场风险,有可能出现债券认购不足和股本筹集不足的现象。对于资金使用率,不论是发行债券还是银行贷款,企业一般会按需筹集资金,不会出现筹资过多闲置的情况。对于股权融资,以下两种情况会导致资金利用率不足:1)上市的中小企业短期并没有资金需求,由于股权融资偏好误导选择增发,融入大量资本,此时资本规模高于企业实际资金需求,使得部分资金并没有充分利用。2)由于融资过程程序繁多,期间企业错失投资机遇,使得资金闲置。这两种情况导致企业资金利用率大大降低。综合以上,内源融资资金利用率优于债权融资优于股权融资。

2.4 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是指融资活动中由于企业使用不同方式筹得资金而引起收益变动的风险。融资风险要经受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方面影响,可以表现为资金清偿力。由于融资方式的不同,产生的融资风险也会不同。内源性融资和股权融资不需要偿还本金,不会由于时间限制产生不能清偿的风险。但是由于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扩张作用,股东会承担一定财务风险。其次,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都会受到金融环境的影响,比如借款利率的高低一部分与金融市场相关,股权融资也会受到证券市场的影响。综合从清偿力风险和控制权损失角度比较,内源融资效率优于股权融资优于债权融资。

3 中小企业提高融资效率的措施

3.1 微观层面

解决企业融资效率的问题,凭企业自身很难改变外在的整个经济环境,这时企业需从自身出发,利用有限资源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首先根据企业发展阶段,找到适合自己的融资方式。其次找准市场定位,提高企业竞争力,从外部获得融资的能力以及企业的管理效率。比如完善企业内部约束制度,形成有效监督机制;不断完善企业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誉度;及时分析调整业务结构,不断调整效益较差的业务,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等。最后拓宽融资渠道,一般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达不到上市公司的标准,在资金危机的情况下,这时就需要借助外力,使融资渠道多元化,拓展民间机构,发展融资担保、保险、租赁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满足资金需求。

3.2 宏观层面

在企业内源资金不能满足企业资金需求时,政府可以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使得企业留存收益增加,提高企业自留资金,从而使企业可以优先选择融资效率最高的内源融资[5];建立完善的信息担保体系,发展和完善中小型资本市场,缓解由信用缺失引起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法律体系和债券市场的建设,特别是完善政府对中小企业上市机制,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扶持政策和便利条件;同时,做好中小企业融資方式的创新,比如金融租赁、担保贷款、买方信贷、风险投资等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最后企业应积极挖掘找到合适自身的方式,拓展资金渠道,创造抓住机遇发展壮大。

4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内源融资在上述四个因素中,融资效率均高于外源融资。在资金成本和资金利用率方面债权融资融资效率高于股权融资,而在融资主体自由度和融资风险方面,股权融资高于债权融资。由此可知,内源融资在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上是最佳融资方式,但在其不能满足企业资金需求时,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所处环境综合考虑融资效率,合理选择外源融资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刚,曹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6(08):96-98.

[2]申盼盼.新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2018(22):73-74.

[3]汪淑娟,邵尊,刘岚.关于中小型企业融资效率的理论综述[J].商场现代化,2017(10):237-238.

[4]廖艳,沈亚娟,杨选思.新三板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会计之友,2017(11):49-53.

[5]陈雄伟,罗宝.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制度创新分析[J].纳税,2018,12(22):169-170.

猜你喜欢

融资效率融资方式中小企业
表外融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及对策
我国高速公路融资方式的创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