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数化符号学在虚拟现实技术中的应用探究

2018-02-25李智

科技视界 2018年34期
关键词:访问者虚拟空间符号学

【摘 要】虚拟现实技术(VR)是集多学科、多领域的一门综合技术。究其实质实为访问者与虚拟空间场景进行信息交流与传递的一种交流“系统”。鉴于虚拟现实技术(VR)的技术特性,它具备其特有的组织与构建虚拟空间场景的“社会功能”属性。社会秩序依赖于空间秩序。基于客观现实再现的数字化虚拟空间场景正逐步演变为一种指意系统。即构成与塑造能够影响访问者行为方式的虚拟环境的符号线索(灯光颜色、材质纹理、环境参数等)。参数化符号学的研究意义在于超于传统符号学所形成的指意过程,建构更为复杂精准的指意系统,组织建构更加丰富的交流互动。基于客观现实的数字化成模技术将成为实现参数化符号学的有力支撑。

【关键词】参数化符号学信息交流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建模

中图分类号: TB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34-0121-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4.049

Application of Parametric Semiotics in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LI Zhi

(College of Media and Art Design, Guilin Institute of Aerospace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541004, China)

【Abstract】The virtual reality (VR) technology is integrated with multiple subjects and fields. As a matter of fact, it is a kind of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which visitors communicate and transmit information with virtual scene. In view of characteristics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VR) with a unique social function to order and build virtual scene. Social order depends on spatial order. The digital virtual scene spontaneously evolves into a system of signification ,which consists of the semiotic clues (light colors, texturizes, environment parameters, etc.) that?constitute and characterize a certain territory can influence the behavior?of visitors.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of parametric semiology aims at transcending this traditional spontaneous semiosis and establishing a more complex and precise system of signification to order and build a more available interaction. Based on technology of digital modeling will be powerful support to realize parameterized semiotics.

【Key words】Parametric Semiotics; Communication; Virtual Reality; 3D digital modeling

0 引言

虛拟现实技术(VR)其实质为访问者与虚拟空间场景进行信息交流与传递的一种交流“系统”。尼古拉斯·卢曼先生在其《社会系统》一书中提到:“社会的发展只能与空间的组织同时进行。简言之,社会制度与人造空间的秩序需呈现双轨制的发展;社会秩序在一定意义上依赖于空间秩序”。基于客观现实再现的数字化虚拟空间,则必然会有其自身特有的“空间秩序”。当访问者在访问虚拟空间时,均可视为访问者在虚拟空间范围内发生了信息的交流与互动。访问者置身于此系统中,同任何信息交流模式类似,虚拟空间的信息交流的自由均由访问者自身决定去选择或是接受。换言之,访问者在这个“特定”的空间之中可以选择进入或是离开。如果访问者置身于虚拟空间中,即被认定为开启了与虚拟空间范围内的信息交流与信息互动,认同了虚拟空间内部的相关“准则”。由此可得出,当访问者处于基于数字化成模技术的虚拟空间时,即被认定为参与虚拟空间的“社会进程”。虚拟空间依照客观现实进行调整与设计,其虚拟空间内部的材质、贴图、灯光等装饰以及模型建构的空间特征。构成了“符号”到“对象”、“能指”与“所指”、“组合”与“聚合”等一系列二元区分概念。符号学语义层面研究基础由此形成,它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1 参数化符号学的构成环境

在20世纪的语言学研究中,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其相关的论述中提出了有关符号学的构想,并以“语言”与“言语”,“能指”与“所指”,“共时性”与“历史性”等二元区分概念。由此奠定符号学研究的基础。索绪尔在其论述中强调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在语言符号学系统中,并没有将过多的自由交给使用者自身,语言是根据“自身”系统的规则属性自主活动的。在语言符号学系统中,系统不仅不被语言之外的对象世界所决定,同时也不被语言外的个体意思所控制。换言之,不是使用者本身去控制语言,而是“语言影响使用者本身”。根据索绪尔的符号学观点,语言系统中一切都是区别与区分的关系。符号重视指向其系统内部的其他符号,符号并不意味着其“自身”。这使得语言符号在一定意义上并不是以一个实体性存在的。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皮尔士,在认识论对象思维基础上建立了再现论符号学理论。再现论符号学理论将符号视为对某种不场的对象的代替。皮尔斯符号学理论看似是一个由符号、对象、解释项组成的三元结构关系,但究其根本还是从“符号”到“对象”、“能指”与“所指”等一系列二元对立形式。

社会秩序依赖于空间秩序,基于客观现实的虚拟现实技术实为客观现实的一种物化形态。在其内部具有其特有的“社会秩序”与“空间秩序”。虚拟空间的空间秩序是一种简单的物理秩序,仅仅是链接与分离访问者与其活动。虚拟空间依照设计之初所设想的功能性进行调整与设计,通过虚拟空间内部的材质、贴图、灯光等装饰以及模型建构的场景环境参数。即为实现最终效果的要素,其中每一个要素都即是一个等价物。多种要素的组合构成为符号学上“组合”与“聚合”的二元对立形式。构成了空间形态上的指意系统。因此,语义学意义上的建成环境由此产生。它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笔者参阅了尼古拉斯·卢曼先生的《社会结构与语义学》与《社会系统》,其书中所提及的系统化的社会理论为参数化符号学在虚拟现实技术中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撑。笔者认为虚拟现实技术其核心为信息的交流问题,如果此问题成立,特别是在后工业时代,那信息交流的重要性将会成为推动虚拟现实技术纵深化发展的推动力。社会与科技的发展,不断地改变我们对于信息处理方式。处于后工业时代的网络社会,更为繁杂的信息群组有待于我们去处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须时刻保持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处理密集繁杂信息的能力已成为影响当今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将为多元化信息交流处理提供了新模式。

2 参数化符号学应用于虚拟现实技术中的理论意义

本文所提及的参数化符号学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符号学。其特殊的意义在于虚拟现实技术中的虚拟空间的应用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访问者的行为。在不同的个体认知水平下,个体对符号的定义认知与符号所指的理解不同。个体对符号的认知与理解又会作用于参数化符号学的应用。所以,参数化符号学在虚拟现实技术中的应用不仅具有传统符号学表达情感的功能,还具有从实际上影响虚拟场景与访问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递的功能属性。将符号学引入虚拟现实技术领域,不仅能够在虚拟空间与访问者之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沟通“桥梁”,而且还能够为虚拟现实技术纵深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正如上文所表述,虚拟现实技术实为客观现实的一种物化形态,虚拟现实技术特有的“社会”功能属性——交流与互动。因为一种信息交流传递,一旦被理解为交流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就已经属于“语言”范畴。虚拟空间与访问者之间构成物理秩序,链接与分离。这一物理机制在理论上可以独立于感官之外而互动,如果在虚拟空间中忽略了对访问者的有效引导,访问者将难以解读虚拟空间中特有的“社会”交流模式。互动是以交流为前提条件,需要访问者的认知与理解,从而去促进访问者积极主动地去构建虚拟空间。

参数化符号学编码只能依附于虚拟空间场景,换言之,访问者只能解读他们触目所及的内容。然而,访问者对虚拟空间的解读不仅仅是对虚拟空间的解读,在解读的同时也包含其场景中的灯光、材质、贴图等信息的解读。访问者在虚拟空间范围内所展开的交流,这项交流本身已预设为一种“语言”,即已形成空间形态上的指意系统。因此虚拟空间场景正自发地演变而成的一种指意系统。参数化符号学的应用意义在于超越自发形成的指意过程,建立起更为复杂与精密的指意系统。此系统是一个关联系统,它把内涵意义的多样性与区别投射到表意符号的多样性上。经过编程的出的虚拟空间,持续地相应相关编码方位与暗示,则能使访问者与虚拟空间中读出可预期行为。

3 参数化符号学在虚拟现实技术中应用的局限性

参数化技术在虚拟现实技术中的应用已相对普及,但参数化的思维逻辑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仍处于探索中。笔者认为,当前对于参数化符号学是否归于文化符号学的范畴内,仍存在争议。这里我们提出两个。第一个问题是:我们是否可以把信息于符码、言语和信息等同起来。根据叶姆斯列夫的理论,这种等同是不可能的;吉布罗也拒绝这种同一,他认为符码的规约是明显的。而语言或言语的规约是隐含的。但在传统索绪尔的观点中,它显然是可以接受的。第二个问题是:从传统符号学理论视角之下,这种隐晦的信息交流方式已经超出了普通受众的经验范畴。当前学术界对于符号学研究范畴,还处于索绪尔与皮尔斯符号学理论等传统符号学理论的研究中,将参数化符号学作为一种符号学理论的研究,是基于信息时代虚拟现实技术发展背景下进行。将参数符号学作为研究对象不免易陷入极端主义,流于形式主义即过分追求求新求异。将参数化符号学提出给予以及参数化符号学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复杂的计算机技术。但参数化符号学不能仅指先进技术本身。笔者认为,必须清楚的区分先进技术于设计方法论之间的区别。参数化符号学的发展依托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并与传统符号学理论相关内容有所联系。但在参数化符号学的发展上,目前并没有有效的区别其算法技术(Sketchup的Angular Dimension插件、Maya以及內部mel编程语言、C+)与参数化技术。

4 结语

构成与塑造能够影响访问者行为方式的虚拟环境的符号线索(灯光颜色、材质纹理、环境参数等)。如今,在计算机技术下能够影响访问者的行为模式。鉴于访问者与虚拟空间内可能会发生的信息交流与互动,这些新生的计算机技术将推动参数化符号学的发展。使用了参数化符号学将意为着将虚拟空间以及虚拟环境中的符号线索整合为一种空间形态上的指意系统,即一种信息映射系统。如果访问者在接受了数字化构建的虚拟空间场景,即访问者能够持续地对编码后的虚拟空间能够做出持续的回应,使得访问者能够从空间中获得信息互动。上述指意系统一旦形成,参数化符号学即成功的实现了虚拟现实技术所特有的“社会”功能——构建了虚拟空间的层面的交流与互动。

任何一种理论体系的提出与发展,其目的是为我们的科技与生活带来改良。符号学发展至今,其内涵意义与应用层面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但将脱胎于传统符号学理论体系的参数化符号学内容与它的释意,当前鲜有相关论述。不论是参数化符号学是否可以纳入符号学研究研究范畴,如果不加的思考地生搬硬套,最终都将流于形式主义范畴。应对科技地飞速发展,笔者认为,我们应用辩证地视角去分析虚拟现实技术中所蕴涵的符号学内容。针对不同的时代,从探讨学术的角度出发大胆地对符号学理论知识的应用深度于范畴做出合理的推断于调整。

【参考文献】

[1](美)C.S.皮尔斯.论符号,赵星植译[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32-54.

[2]赵毅衡.符号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36-47.

[3]唐小林.索绪尔局限于朗格难题[J].文艺争鸣2013(3).

[4]唐小林,程天悦.大众媒介与意识形态的炼金术——重审符号学家巴尔特的神话理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1):110-117.

[5]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王东亮等译[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7-26.

[6]王国庆,吴广茂.虚拟真实(VR)技术及其应用[J].国际航空(10).

[7]李智.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博物馆中应用探究[D].重庆大学,2017:12-14.

[8]帕特里克·舒马赫.参数化符号学——大量信息环境下的设计.黄舒怡,胡雨辰译[J].城市建筑,2015(10):20-21.

[9]佚名.參数化设计在中国的建筑创作与思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徐卫国教授、徐丰先生访谈[J].城市建筑, 2010(6):108-113.

[10]SCHUMACHER P. The Autopoiesis of Architecture, Volume I:A New Framework for Architecture[M].Chichester: John Wiley & Sons Ltd.,2011.

[11]SCHUMACHER P. The Autopoiesis of Architecture, Volume II: A New Agenda for Architecture[M].Chichester: John Wiley & Sons Ltd., 2012.

[12]Neumay,R. and Budig,M.Generative Processes-script based design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teaching practice [C]//Paoletti,I.(ed.) Innovativ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ies.Milano:Maggioli S.p.A,2009.

[13]Schumacher,Patrik.Parametricism as Style-Parametricist Manifesto.Lodon 2008.Presented at 11th Venice Biennale 2008.

猜你喜欢

访问者虚拟空间符号学
虚拟空间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基于虚拟化的相向行驶车辆间通信机制的研究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人物专访的技巧性分析
基于符号学的文化衍生产品设计
符号学理论初探
奇闻趣事
恭喜刘伟成为本刊网站第3万位访问者
恭喜刘伟成为本刊网站第3万位访问者
符号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