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要领

2018-02-25

关键词:原文中段落选项

(吉林省德惠市第四中学 吉林长春 130300)

高考语文每年都会考查论述类文本阅读,所考内容广泛,涉及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历史、伦理、哲学以及教育探索、考古研究、诗画评论、文学评论和艺术鉴赏等。这一类阅读主要考查考生对社会科学的了解,是语文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个点。[1]

综观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17套试卷,其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文具有以下特点:[2]

一、学术性强

学术性一是指它的专业性,二是指它的系统性。无论是经过命题者删改的文章,还是命题者从原文中节选的片段,都是如此。

二、品位高雅

高考所选的论述类文本,其作者多为一流学者或作家,既有名家经典也有鲜活时文,所论述的多为某一领域的重要问题,不仅有着独到的见解,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信息量大,语言也比较规范。同时,这些文章也体现出作者鲜明的个性。

三、重点突出

高考语文试题的论述类文本主要包括科技文化和文学艺术两大类。这主要是考虑到高中生的知识背景和解读能力,尽可能减少一点解题的障碍。

除此之外,从题目的设计来看,题量一般为3~4题,分值为9~18分不等,基本上维持高考小阅读的形式。题型以选择题为主,辅以简答题。选文篇幅一般在1000字左右。

命题特点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了考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理解能力

理解类试题侧重考查考生对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对文章各个段落、整体文意的把握;要求考生从表情达意出发,从理清思路出发,立足于篇章和主旨去分析句子,读懂文章。2011年高考语文17套试卷对该类试题均有所涉及。

2.分析综合能力

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所谓筛选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将文中相关而又分散的信息提取并集中起来,加以处理。这类试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既体现为几个层次能力的综合考查,又体现为对文本信息的高度综合考查。如2011年高考语文福建卷第12题:文章结尾画线处“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这个“根本原因”是什么?再如2011年高考语文湖南卷第14题:综观全文,请谈谈你对麦克卢汉所说“看电视的时候,你向内进入自己”的理解。

3.归纳内容要点。所谓要点是指作品全文或段落层次中的主要内容或基本观点。它既可以是几句话、一个段落、一个层次或几个层次的内容,也可以是整个作品的内容。对归纳能力的考查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将抽象含蓄的内容加以阐发、解释,使之具体化;二是将具体的内容进行准确的概括,提炼出其核心内容。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类试题侧重考查考生是否具有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对考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的关注和考查。如2011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第9题对文章主旨的考查。

5.考查文章思路结构。这类试题多从文章开篇构思或段落间的关系入手,考查考生对作品结构脉络的把握能力以及能否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段落之间及段落内部层次关系的能力。如2011年高考语文江苏卷第15题对文章论述思路的考查。

总之,“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等考点,在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中均有涉及。同往年试题相比,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但也更加突出了对考生在文意方面的理解能力的考查。

四、归纳论述类文本失误有以下几种类型:

1.偷换概念,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命题人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调换、改变或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选项特征是:选项句与原文中的句子往往相差很小,或者增减一两个词语甚至是增减“的”“了”等虚词;或者换一个相近的词语或句子而改变了意思。

2.无中生有,即原文并无信息。所给选项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命题者故意在干扰选项里设置原文没有的信息。选项特征是:(1)选句的意思往往和文章的整体意思有关,但在原文中找不到具体依据。(2)选项中的几个词在原文中都有,但在原文中的不同位置,选句通过另外的组合形成一种新的说法。

3.张冠李戴,把甲的观点、发现、发明、特点说成乙的观点、发现、发明、特点等。选项特征是:往往出现在选项句的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当选项中出现类似XX的观点、发现、发明、特点等这类词语时,注意是否有类似情况。[3]

总的来说,经过两年的命题实践,实施新课改后的江苏高考卷,对现代文一般论述类文本的阅读考查定位非常明晰:能力层级只涉及理解(B级)、分析综合(C级),更注重文本的基本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总体来说设题难度不大,同时分值权重与选考部分力求基本相当。设题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不过分为难学生。涉及理解应该说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信息,获取知识,而不是从专业知识理解的角度来考查,试题相对而言较为平易,所以我们在备考的时候应确立把15分尽可能囊括的目标。把以上几点做到位了,相信论述类文本的阅读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到位。

猜你喜欢

原文中段落选项
趣味•读写练 答案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Subcutaneous sarcoidosi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extremities: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夏天,爱情的第四段落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导数的应用之局部不等式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