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品读中唤起写作之灵

2018-02-2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29期
关键词:聊斋志异有机文本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 广东梅县 514700)

长期以来,在教学现实中,阅读和作文“分而治之”,教材上的课文成了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范文,课外的阅读要么是囫囵吞枣,要么是漫无目的,学生口中所谓的“阅读”只是翻了书,并未真正地进入到文本中与作者进行对话。学生对于自己阅读到的内容,只是草草略过,没有进行阅读与写作的同步训练,缺少对读写相结合的必要的研究,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失误。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是学生理解感悟文章的过程,写作是表达自己思想感情、思维训练的过程。

只是,中学生毕竟学业繁重,阅读时间有限,而写作更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一种脑力活动,如何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和作文能力呢?将平时的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即时练笔,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以阅读内容作为写作素材,把学生就语言的组织运用和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相互促进。[1]

笔者认为,高中阅读的教材并不用局限于课本,根据写作训练的需要,可以搜集大量的相关材料进行筛选,重新整理后给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指导,并且在阅读之前明确写作的任务,让学生根据教师准备的资料和自己的阅读积累,进行有机的组合与运用,这样,不仅仅扩充了学生的阅读面,同时也进行了针对性的写作训练,一举两得。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时,告诉学生可以自己自选几个感兴趣的篇目进行阅读,同时根据自己喜欢的故事,选取其中的一两个形象写成鉴赏分析性的文字,或者写成感悟体验式的道理,这样,学生就会带着这样的任务去进行积极思考,发现《聊斋志异》故事中值得细细领悟的地方,并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思考,从而创造式的形成文本。[2]

一学生在阅读完《蛇人》这个故事之后,感于其中可爱可亲、通识灵性蛇的形象,写下如下文字:蒲松龄聊斋志异《蛇人》篇中,二青这条蛇是一条富有灵性能解人心意的蛇。“以弄蛇为业”某甲驯养了两条蛇,一条是大青,一条就是“尤灵训”的二青。在主人失去大青之后,二青自己帮主人引来了另一条也极为灵秀的小青。因此让蛇人“衒技四方,获利无算”。之后,由于二青逐渐长大,已大大超出蛇人弄蛇所要求的身形标准,在蛇人放生它时,二青两度去而复返,其与蛇人、小青依依惜别的情谊展露无遗。

更为动人的则是,二青离开蛇人后,数年之间,在山中“长数尺,围如腕”,而且“渐出逐人”,恢复了它天性中的原始野性,“因而行旅相戒,罔敢出其途”,在某日蛇人偶经其处,从一开始的“暴出如风”到蛇人认出它并呼唤它之后,二青“昂首久之,纵身绕蛇人,如昔弄状”,对故主蛇人极其热情。之后蛇人把已经长大的小青交给二青,并告诫之:“深山不乏食饮,勿扰行人,以犯天谴。”二青与小青“垂头,似相领受。”接受了蛇人的劝告,此后不再蛇出逐人了。在二青这条蛇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蛇灵通人性而又可爱可亲的一面。

另一学生有感于《种梨》,于是有如下的文字流于笔端:“每见乡中称素封者……父子兄弟,较尽锱铢。及至淫博迷心,则顷囊不吝;刀锯临颈,则赎命不遑。诸如此类,正不胜道;蠢尔乡人,又何足怪。”道尽多少可悲可叹的人性。钱财物事,如何用,全在自己。推演开来,其实就是这样的命题:到底是人驾驭物,还是物驾驭人?最近非常风靡的一款游戏——王者荣耀,虽不明白其能够吸引大批玩家的魅力在何处,但游戏作为娱乐的本质应当未变,小小娱乐本无可厚非,但如果这种娱乐方式已经凌驾于我们生活本身,让我们沉醉其中如同沉醉梦境不愿苏醒,其实就是物驾驭了人,许多人深处迷障却当乐土而完全不自知。

就阅读和写作的关系而言,它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强化促进了学生对所阅读内容的理解。学生的练笔必须建立在对阅读文本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这就促使学生主动深入地去钻研阅读文本。第二,有效解决了学生作文没有素材的老大难问题,在培养其敏感的作文意识的基础上,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作文的一大难点就在于无事可讲,无话可说,而这种小练笔以阅读内容为素材,为学生习作提供了现成的“下锅米”。而且,这种练笔始终紧扣学生当下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保证了教学目标的统一性和教学过程的流畅性,理解运用可谓是相得益彰。

当然,以读促写是需要时间的,因为阅读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日积月累的漫长过程。但磨刀不误砍柴功,厚积而后薄发正是我们语文学习的特点。因此,我们教师的一大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进行积累并使运用积累经常化、日常化,使学生掌握有效地积累和运用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积累和运用的习惯,让学生从有意识地到自如地驱遣积累表现自己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猜你喜欢

聊斋志异有机文本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聊斋志异》:不一样的魑魅魍魉
纯净天然有机 为您献上一杯道地药茶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论《聊斋志异》的悲剧意蕴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