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词积累活动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8-02-2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29期
关键词:诗词比赛活动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 广东梅县 514700)

[教学目标]

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2.诵读诗词经典,感悟人生哲理;

3.赏析诗词,提高鉴赏能力;

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2.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自觉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背诵积累。

[活动课时]两课时(连堂课)

赛前的准备:

1.教师先进行诗词鉴赏必要的技巧讲解,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欣赏诗词。

健全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必须全面优化应用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数据管理软件,做好数据的高效获取与维护工作,科学组织并存储数据,同时要充分发挥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五项功能。从广义角度来讲,健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应具备以下五项功能:

2.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曲,课余时间进行理解诵读积累。为诗词大赛进行必要的积累,可提前一个月让学生准备。

3.比赛主题: 背千古诗词,与圣贤同行。

[活动过程]

1.师导入:

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诵读经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在诗词比赛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先进行热身节目:飞花令——央视改版后的简单飞花令:每组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花”的诗词,直到有一方在10秒内答不出则直接淘汰,一直轮换直到最后一组成为赢家。通过这样的活动调动比赛的紧张气氛,进入比赛的状态。

接着隆重介绍主持人:担任这次大赛主持人李国梓同学,有请——(以下活动都有学生主持开展,教师旁观作为适当的点评即可)

2.活动环节

第一关必答题:填空得佳句。根据给出的句子,将诗词填写完整,由六个小组的各组代表按序依次回答六道题,不得重复,考虑时间不超过10秒,每题答对得10分,答错扣10分。

第二关英雄有出处。说出所给诗词中所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每题答对15分,答错扣15分。

第三关抢答题:诗画更有味。根据给出画面情景,说出与意境相切合的相关诗词句子,并指出作者与题目。10秒内作答,超时算错,答对诗句得20分,答错扣分20分。

第四关险中有真趣。以下问题为风险类选择题,一题5分,连续答对5题过后每一题20分,5题前答错或跳过不得分也不扣分,5题过后每答错或跳答一题扣20分,直到答完8道题。你,敢挑战吗?

(以上题目设置都出自学生初中、高中课内和课外诗词阅读,形式灵活多样,解除了应试性的解题套路,借鉴央视《中国诗词大赛》的部分形式,让学生对诗词的趣味性有更多的了解,培养对诗词的欣赏审美能力。)

活动后的反思:

设计思想:在《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在个人看来,语文教学的根本在诵读。诵读的时候,眼睛在看,耳朵在听,嘴巴在动,心在感悟,各种感官被调动起来,很容易让学生进入情境,去领略古今中外优秀文学独有的美。而背诵诗词,是在积累必要经典文化,是提高学生理解力和鉴赏力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在这次活动中,我将传统单一的诗词教学转化为刺激的比赛形式,将枯燥的课堂教学方式:不再是一首一首诗词的讲解,而是把鉴赏感悟的能力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能根据各自的爱好选择,自由地进行背诵,在一种开放、灵活的活动课氛围中,既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又能促进他们用竞争的方式自觉诵读经典诗词,同时也更利于教师掌握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调节改进教学策略。

思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中华经典诗词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其精妙的用语、精炼的表达、深远的涵义和奇妙的想象,都能够促进我们感受、吸收、内化文人精神,帮助我们提高文化素养。朗读和背诵是学习诗词的重要方法,为了促进学生背记诗词,特开展诗词背诵比赛活动。当今的教育过分地追求知识的掌握、智能的发展和学业的成功,缺少对人的生活和生命的关注,缺乏对个体心灵的关注。这种不当的教育价值追求,使教育忘却了引领人真正去感悟文字之美,感悟生命之美的使命,导致人们学到了知识而不懂生活,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却失去了生命的华美。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诵读”引领诗词教学课堂,利用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好胜心,让更多学生对中华诗词的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于漪老师也曾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

转变学生原有的单纯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更灵活地引导学生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古代诗词作品的丰富多彩,领略语言文字的美,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自主思维,处在探讨、研究问题的过程之中。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获得最佳学习实效,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猜你喜欢

诗词比赛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