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小学生把习作内容写具体的指导策略

2018-02-2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29期
关键词:桂花树习作小学生

(安康市第二小学 陕西安康 725000)

小学生进入三四年级后,习作开始篇章的训练,教材常常会对这个时段的习作提出内容具体的要求,老师们为了使学生把习作内容写具体,可谓是绞尽脑汁,总结出这样那样的方法,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效果甚微。笔者认为,要想让小学生把习作内容写具体,关键要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积累的生活习惯。习作教学中,教者要具体到对一句话、一段话的指导上,落实语言的应用功能。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阐述如何让小学生把习作内容写具体的指导策略。

一、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积累的写作习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作的材料就越充足,文章的内容才会越具体。因此,教师要努力教会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熟悉周围的事物的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善于积累写作素材,能根据生活现象展开一些写作训练。

如:在2017年2月21日,安康地区突降大雪,望着窗外雪花飞舞,教室里的学生再也无心听讲了,孩子们叽叽喳喳,闹成一片。看样子课是上不成了。于是我就让他们结合课间观察到的雪景现场写一篇习作。下课后,我把先写完的十几篇习作收上来一看,孩子们的习作虽然有许多瑕疵,但是内容真实而富有感情。在这些瑕疵之中,内容写不具体首当其冲。于是,我拿起学生的一篇作文,把“雪就向白色的地毯而且还huahua的”板书到黑板上。这句话中学生不会写“滑”,使用了拼音,把比喻词“像”写成了“向”。我先教学生写一个“滑”,接着纠正错别字“向”,紧跟着指导学生如何把这句话写具体。我首先夸赞这名学生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接着我开始启发学生:“在这句话中,小作者写出了雪的颜色,同学们还能给雪加上声音吗?”一名同学说:“踩上去会发出‘咯吱咯吱 ’的响声”。另一名学生说:“从树上落下来会发出‘ 簌簌’的响声”。我拿起粉笔,在“雪就像白色的地毯”后面加上一句“踩上去会发出‘咯吱咯吱 ’的响声”。我又启发:“地毯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有学生说:“柔软”。于是,我又在地毯的后面添上一句“非常柔软”。就这样,原本一句满是问题的简单句子,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被改成了“雪就像白色的地毯,非常柔软,踩上去会发出‘咯吱咯吱 ’的响声”。就这样学生抓住了雪的特点,写的具体形象,有声有色。这句话的修改虽然花费较长的时间,但是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学生从语言应用中学会了如何将习作的内容写具体。

二、习作教学指导具体,进一步落实语言的应用功能

在习作教学中,要让小学生把习作的内容写具体,关键在于紧扣学情,以学生的习作为教材进行具体指导,进一步落实语言的应用功能,加强对一句话、一段话的具体指导,可以围绕一个词写成一段话,也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的方法使学生把习作内容写具体。

1.围绕一个词写成一段话

在习作教学中,我常常采用“围绕一个词写成一段话”的方法来训练学生将文章内容写具体。例如:在指导学生描写“校园一处的的景色”这篇习作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描写桂花树的特点——高大。我首先把学生描写桂花树的特点的句子“紧接着是高大的桂花树”板书到黑板上,从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桂花树的特点是“高大”,但学生描写的并不具体。我在“高大”一词的下面画上着重号后,引导学生:“桂花树的特点就是高大,你还能想到哪些词语具体地来形容一下桂花树的高大?”一个学生说:“枝繁叶茂”。另一个学生说:“像一把把撑开的巨伞”。有的学生说:“大约有好几米高”。也有的学生说:“它的枝干特别粗壮”。等学生说完后,我充分肯定了他们的答案:“同学们说的真好啊!每位同学都能根据桂花树的特点“高大”进行具体的形容,如果把同学们的这些话整理一下,就变成一段话了。”我和同学们一起选择了一些答案,写成了一段话作为范例。这段话就是“花园里栽有几棵桂花树,每棵树都很高大,枝繁叶茂,像一把把撑开的巨伞。”抓住一个词写成一段话的练习可以促使学生把习作内容写具体。就好比在画人物的面部肖像时,先画外部轮廓,再画眼睛、鼻子、嘴巴等等。“一个词”就好比是外部轮廓,“围绕这个词展开具体的描写”就好比是眼睛、鼻子、嘴巴等等。

2.使用联想和想象可以使学生把习作内容写具体

众所周知,要想把文章写具体,往往需要应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因为这些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的内容具体生动,而要想熟练应用这些修辞手法,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因此,在习作教学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并适当进行写作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例如:在指导完习作“校园一处的景色”后,一位叫曲娅默的女孩儿交上来这样一篇习作。她在描写小花园里的石头时是这样写的:石头屹立在草丛中,真是众星拱月。这块石头可真光滑呀,光滑如玉,石头呈黄褐色,很像木头的年轮的颜色。从“众星拱月”、“光滑如玉”、“像木头的年轮的颜色”这些词句中我们看到了这名女孩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位女孩儿在描写老树上的知了时,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她说:“依附在老树上的知了还不满足这树荫,不依不饶地叫着:“真热呀,真吵呀!真是烦死人了!哼!””这名小女孩儿把自己听到知了声的感受强加给知了,看似不太合理,但习作的内容变具体了,童真童趣跃然纸上。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引导小学生的想象力,保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小学生在习作时能将内容写具体生动。

结语

总之,在习作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具体的方法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多写多练,培养学生善于积累、善于观察、善于表达的良好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我手写我口”的方法和技能,感受写作带给自己表达的愉悦感,形成能写、爱写的良好习惯。

猜你喜欢

桂花树习作小学生
缅桂花树下的校园生活
桂花树
种桂花树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獾的桂花树
我是小学生
习作展示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