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及应对护理方法的相关研究

2018-02-24吴廷张雪君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5期
关键词:躁狂症护理方法攻击行为

吴廷 张雪君

【摘要】目的 探究躁狂症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躁狂症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6例。参照组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危险因素评分。结果 实验组动作、言语、情绪、敌对、妄想、性兴趣、幻觉等危险因素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躁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实施危险因素评估十分重要,通过危险因素评估能够掌握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情况,从而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效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应予以临床推广。

【关键词】躁狂症;攻击行为;危险因素;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6..01

本研究对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危险因素予以分析,并通过综合护理方式加以干预,其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躁狂症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6例。其中,男47例,女25例,年龄34~58周岁,平均年龄(43.61±6.94)周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95±2.37)年,有初发躁狂癥患者41例、复发躁狂症患者3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模式,针对患者既往治疗情况、发病诱因及临床表现予以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在参照组基础之上给予患者如下护理模式:其一,患者入院后,立即对其实施全面评估,其中包括攻击种类、既往病史、用药情况、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不良情绪等诸多方面,并根据躁狂症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综合护理方案[1]。其二,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护理人员需调整自身定位,通过专业措辞与患者实施沟通和交流,并防止在交流过程中激怒患者。同时,提高沟通技巧,并做好安全保障,防止受到患者暴力攻击[2]。其三,疏导患者不良情绪,尤其在患者出现高危攻击性信号及因素后,需立即对患者实施疏导,提高患者自我控制效果,促进躁狂症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躁狂症危险因素评分数据,实验组动作、言语、情绪、敌对、妄想、性兴趣、幻觉等危险因素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躁狂症作为情感障碍中的疾病之一,其临床发病率较高,躁狂症患者表现为精力过剩、多话、活动量增加、幻想等症状,部分患者呈现出高度的精神紧张状态,大部分患者均为反复性发作。对此,本研究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干预及管理,在护理工作中,尤其对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动机、诱因等实施全面分析,以了解患者发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通过隔绝危险因素来降低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率,可有效提升躁狂症患者临床干预效果,恢复患者精神及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与家庭。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实验组动作、言语、情绪、敌对、妄想、性兴趣、幻觉等危险因素评分高于参照组,说明在分析患者危险因素基础之上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情绪及行为,从而避免躁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曹梅仙,黄江英.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及应对护理方法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5):69-71.

[2] 赵志杰,李韶华.躁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预测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29):174-175.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躁狂症护理方法攻击行为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碳酸锂联合卡马西平治疗躁狂症与碳酸锂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症的疗效
躁狂症独立诊断的研究进展
整天太兴奋或患躁狂症
癌痛护理方法及效果探讨
肺挫伤并发急性肺损伤患者早期综合防治的护理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高职学生攻击行为探析
体育专业大学生躁狂症特征的研究
关于运动攻击行为的理论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