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课堂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8-02-24陈玉琨

绿色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分析问题对策

陈玉琨

摘要:从国家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角度,对大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学生的思想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课堂教学;问题;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03-0234-02

1 引言

人才成就未来,教育成就梦想。高等教育在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高校在各个层面都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但是大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成果不明显,对我国人才的培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大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出勤率不够,存在迟到、早退现象

作为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仅是遵守校规校纪,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保证。但是在当下,学生的到课率不容乐观,迟到早退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其中有一些是学生自己的原因,比如有些学生的态度就很不端正,总是想着“及格就好了,能拿到学分能毕业就行了,考高分有什么用”,这样的学生迟到早退或者不来上课是很常见的;还有些学生忙于校外的兼职或者实习,从而忽略了文化课的学习,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毕业班的情况比较突出。

除了学生自身的问题,有部分教师本身疏于课堂管理,对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放任自流或者管控不严,这就助长了学生的不良行为。

2.2 课堂纪律不佳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但是在目前的大学课堂上,课堂纪律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普遍的现象是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持续集中在教学内容上,经常开小差。而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现在大学课堂上拿着手机的“低头族”不断增加,教师经常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这严重影响了大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也影响了学生的教育培养。

2.2.1 教学内容缺少吸引力

当前,新的技术新的知识在不断的更新,而教材的编写和课程的设置有一定的滞后性,教师在上课的时候用的教材、引用的案例可能还是过去几年的老内容。用旧的知识教学,就会与这个时代脱节,学生学不到新知识,就不能转化成生产力,久而久之学生就对课堂的教学内容失去了兴趣。反观互联网,在信息爆炸时代,各种技术各种知识在飞速传播,学生能够高效便捷的获取各种各样的网络资源。网上有很多文库和百科网站,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新知识;如果学生学习过程中有疑问,可以通过学习网络课程加以解决;网络上还有很多电子书,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教师教学的“旧”和互联网的“新”产生了冲突,学生被“新”所吸引,上课时用手机查资料,从而导致了注意力的转移。

2.2.1 教学方式比较陈旧

良好的课堂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得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我国大学的课堂教学方式虽然在不断的改革,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依然还是在采用传统的灌输方式。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教师用投影仪放出PPT,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教师掌握着整个课堂的主动权,主导和控制学生,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这个过程容易操作,并且适用范围广泛。但是以学生的角度来说,这种方法比较枯燥无趣,学生上课主要以听课为主,课堂活跃度较低,学生被动接收信息,复制教师所传达的内容,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时间一长,学生很容易在教师的讲课过程中产生疲惫感,所以出现了走神甚至低头看手机的现象。

2.2.3 考核体系不完善

课程考核是大学课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檢验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完善的考核体系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当前大学课程考核主要以期末考试为主要考核手段,考核的内容也是偏向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程度。学生是否熟练掌握并且是否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在当前的考核体系下体现的并不明显。基于此,学生在日常课程中可以放心大胆地“开小差”,只要在期末时突击复习,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这种临时抱佛脚的死记硬背,也只能用来应付期末考试,对于日后的学习和丁作不可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3 大学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思想决定行为。当前大学课堂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学生自己的思想不端正。要想扭转这种状况,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把思想教育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要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大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以及认真听课的必要性。只有学生自己从思想上重视大学课堂教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迟到早退旷课等不良现象,才能真正做到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容懈怠。

3.2 丰富教学内容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我国教育事业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要坚持服务导向。要做到服务国家发展和服务人民群众,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厚植人才优势,培育创新动力。因此我们大学课堂教学要做到“适应社会”,要能够与时俱进。首先,作为高校教师要做到解放思想,敢于打破思维定式。任何知识都是具有时代性的,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我们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们的认知也发生了变化。高校教师应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内容,要随时发现新思想,分析新思想,接受新思想,运用新思想。如果高校教师在大学课堂教学中总是固守旧的知识、理念,那必然会被时代所抛弃。其次,高校教师除了要了解自己本专业的最前沿内容外,对本专业以外的各个学科的最新知识也要有必要的了解。当前社会各行各业之间的界限在慢慢打破,国家、企业也需要复合型的人才,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大学课堂中适当的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培养/H对社会有用的学生,学生也会对课堂教学感兴趣。采用最新的最丰富的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对更高质量、更为多样教育的需求,解决了学生的重点、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

3.3 革新教学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重要推动因素。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方式简单粗放,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采用多样的、新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势在必行。高校教师可以采取以下集中方式。

3.3.1 “互联网+”模式

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无处不在,也影响到了大学课堂教学。虽然目前的影响有一些是负面的,但是如果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对互联网多加利用,做到“化敌为友”,便可以充分展示互联网的优势。高校教师应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利用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建设;用好优质数字资源,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高校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必定能做到事半功倍。

3.3.2 分布式学习方式

传统教学模式把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局限在教室和45 min之内,这种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分布式学习的方式突破了时空的局限性,拓展到学校的各个地点 教室、图书馆、宿舍等。这种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效果。

3.4 完善考核体系

当前的课堂考核体系不够完善,导致学生对课堂学习不重视,使许多学生带着功利色彩在学习。除了期末考试之外,高校教师还应做到对学生的一课一评,在每一节课的课前、课中、课后实时考核,并且对学生的预习、课堂发言、课后作业、考勤等设定评分标准。此外高校教师对考核中出现的问题应向学生及时反馈,让学生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 结语

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而大学课堂教学对人才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师需要在大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中不断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提升自我,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分析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