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黎族苗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初探

2018-02-24冯至朱德亮

绿色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旅游开发民俗文化海南

冯至 朱德亮

摘要:指出了海南黎族苗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应是同步的,在此基础上对海南黎族苗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能促进海南民俗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海南;黎族苗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70

文献标识码:A

又章编号:1674-9944(2018)03-0205-02

1 引言

近年来,民俗文化旅游已然成为当今旅游的热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黎族苗族文化作为海南本土文化的代表,具有极其鲜明的特色和不可替代性。开发和保护黎族苗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有助于促进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际旅游岛的建设。

2 海南黎族苗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及开发现状

2.1 旅游资源概况

海南黎族苗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而且具有极其鲜明的特色。主要有以下类型。

(1)服饰民俗。如精美的黎锦、苗锦以及首饰等。

(2)饮食民俗。如黎族山兰酒、苗族三色饭和五色饭、黎族苗族鱼茶和竹筒饭等。

(3)居住民俗。如黎族特色船型屋和苗族吊脚楼、竹楼等。

(4)传统手工艺民俗。如黎族传统纺织染绣技艺、原始制陶及雕刻技艺、树皮布制作技艺。苗族传统蜡染技艺、刺绣等。

(5)游艺民俗。如黎族竹竿舞、苗族芦笙舞和鼓舞等。

(6)节日民俗。如黎族传统“三月三”节日及黎族苗族传统婚庆节日等。这些都是极具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而且很多都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2 开发现状

目前,黎族苗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以民族文化为载体,实物形态与非实物形态相结合。如黎族苗族特色村寨体验游、黎族苗族民俗博物馆、黎族苗族风情的街区建筑或景区、黎族苗族饮食及传统工艺品等;此外还有黎族“三月三”文化旅游节、保亭七仙岭嬉水节、黎族苗族乡村音乐节等。近年来,黎族苗族歌舞、传统体育竞技比赛及民俗趣味体育活动也深受旅游者的喜爱。

3 海南黎族苗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存 在的问题

3.1 交通可进入性差、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海南黎族苗族居住区域主要集中在山区,经济基础相对落后。交通可进入性差、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不灵通。虽然近几年海南省政府大力加强对全省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中西部少数民族居住区的交通建设,但在短期内仍无法做到全方位通达。此外,在旅游目的地的接待能力上也存在不足等问题。

3.2 旅游产品重复性开发,内容单一

在旅游开发上缺乏创新,许多旅游企业重复开发以往的项目,导致项目的开发同质性高。黎族苗族的饮食居住、民族服饰、民间艺术等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但在开发和利用上不充分,很多民俗文化未能体现和融入到海南的旅游产品中来。在设计上相互借鉴.甚至照搬同类其他产品,缺乏创新。对游客不构成强烈的吸引力,游客回游率低。

3.3 可参与性项目较少,游客体验质量差

民俗文化的魅力在于体验的过程,海南黎族苗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参与性项目开发出来的较少,不能很好地与游客形成互动机制,游客不能很好的参与进来,因而不能真实地体验黎族苗族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有些体验性项目中存在庸俗的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游客对海南黎族苗族民俗文化的形象感知较差,评价较低。

3.4 社区民众参与度低

在对外游客开放的时候不重视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以及保护和处理好他们的利益分配。在旅游活动起步阶段,当地社区民众带着欢迎的态度,随着后来游客规模的增大和旅游效益的增多,当地政府和企业没有增加和处理好他们的权益分配,导致当地社区民众对旅游开发的热情降低甚至产生厌恶和抵触的情绪,严重影响了当地民俗文化生存的土壤环境和生命力。

3.5 缺乏旅游相关专业人才

在黎族苗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缺少专业人才,管理水平落后。缺少专业导游及景区讲解员对黎族苗族文化内涵的深入解说,游客对黎族苗族民俗文化一知半解。此外,海南低收入和高消费的强烈反差也导致大量专业人才为了生存而跳槽谋生,追求更高待遇的工作,造成人才大量流失。同时,相应的工作待遇也无法对外部人才构成强烈的吸引力。

4 海南黎族苗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4.1 完善旅游政策法规和旅游基础设施

政府应重视并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来保护海南旅游业的发展,这是实现海南黎族苗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根本所在,也是发展海南旅游业的基础。国家和海南省政府应提高旅游地交通可进入性及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增加对旅游地的基础建设投资。建立资金保护筹集机制,成立保护小组委员会进行监督和管理。

4.2 鼓励并加强创新,全方位开发旅游产品

黎族苗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需要创新,尤其是在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上。政府应鼓励旅游企业大胆创新,抓住重点开发对象,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发出更多接地气和带有黎族苗族文化元素的旅游产品,充分展现出黎族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4.3 加强参与性项目的开发,注重游客的参与及体验质量

加强参与性项目的开发,多开发一些有趣并适合游客参与的项目。如学做竹筒饭,学跳竹竿舞;让游客参与一些民间工艺的制作,如贝雕、椰雕、黎锦制作、苗族刺绣等。还可以邀请游客参与黎族苗族传统节庆活动和表演节目等。让游客直接深入地参与进来,在体验快乐的同时,对黎族苗族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4.4 提高当地社区民众的参与度与自觉保护意识

黎族苗族民俗文化的發展离不开当地社区民众的参与和保护,要让当地民众参与进来,多听取和采纳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增加当地民众的就业机会和生活补贴,使他们在旅游开发中获利。民众的自觉意识和公共素质直接影响到黎族苗族民俗文化的生存土壤以及良性的发展,应加强旅游宣传工作,政府相关部门和公共媒体,如当地旅游局、旅行社、新闻媒体等应大力宣传,培养和提高当地民众的自觉保护意识。

4.5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旅游从业人员待遇

在旅游行业内部深入挖掘能力突出和精通黎族苗族文化的能手,对主要旅游从业人员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考察,及时掌握行业时事动态。建立一套规范的人才培养制度,使民俗文化的开发与发展系统化、有章可循。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待遇,多方面对其进行补贴,争取吸引更多专业人才的到来。

4.6 注重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开发保护统一

民俗文化的魅力更多的是它在精神方面上的非物质文化魅力,很多海南黎族苗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黎锦的制作工艺、竹竿舞、黎族“三月三”民俗节日、木偶戏传统戏剧等。注重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开发与保护的统一。处理好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5结语

海南岛作为国际旅游岛,本身有着独特的文化旅游魅力和国家政策支持的优势。要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海南黎族苗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找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为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和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黄 宇,罗艳菊,毕华.海南黎族民俗旅游开发探析[J].特区经 济,2011(4):166~167.

[2]向 丽.海南苗族文化研究述评[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礼 会科学版),2013(3):75-79.

[3]黄丽华.论海南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J].琼州学院学报,2014, 21(3):26~30.

[4]盛 颐,张 侨.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现状及问题分析[J]. 琼州学院学报,2016,23(1):36~40.

猜你喜欢

旅游开发民俗文化海南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59国免签游海南
热带宝岛海南
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庆阳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分析
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