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公山野生猕猴桃资源调查及利用前景分析

2018-02-24单燕祥张建设

绿色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资源调查保护利用

单燕祥 张建设

摘要:系统调查了河南鸡公山猕猴桃资源,初步探明了该区域野生猕猴桃现存的情况,提出了豫南山区野生猕猴桃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以期为该区域野生猕猴桃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野生猕猴桃;资源调查;保护利用;鸡公山

中图分类号:S6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03-0186-02

1 引言

猕猴桃(Actinidia),也称羊桃、奇异果、麻藤果等,果形一般为椭网状,外观呈绿褐色,表皮多着生绒毛,为多年生木质攀援或蔓生藤本植物。在野生环境下,主要依靠长而细弱的枝蔓缠绕其他树木生长,生长时间长的枝条长可达10cm、根径达5cm径级以上。

2 野生猕猴桃资源的开发价值

野生猕猴桃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水果,被誉为“水果之王”,含有10余种氨基酸及铁、钙、磷等丰富的矿物质,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可以调节人体机能,增强抵抗力,预防老年骨质疏松,抑制胆固醇的沉积,防治动脉硬化,改善心肌功能,防治心脏病口[1]。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科学实验表明,每100g新鲜果肉含有维生素C超过100mg,高出苹果20~80倍,高出柑桔5~10倍,能显著延缓人体衰老.防止癌症发生[2]。

3 鸡公山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调查

河南省的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区是全国猕猴桃主要产区之一,王远飞[3]曾对伏牛山区的南阳地区和大别山区的商城县和新县的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做过调查。鸡公山位于河南省和湖北省交界,处于桐柏山和大别山之间,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系统调查未见报道。

为了查明鸡公山的野生猕猴桃资源的分布情况,本文结合鸡公山森林植被的群落学特性本底调查资料,采用野外样线踏查的方法,按林分群落类型和山体海拔没置小样地,对鸡公山的野生猕猴桃现存情况开展了系统调查。

选择鸡公山典型林分群落类型(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柳杉林、火炬松林、马尾松林共6种群落),分别沿200 m、400 m、600 m等高线设置调查样线。在每个调查林分群落内,按海拔高度上下各2个,依次设置4个20m×20m的小样地,此次调查共设置64个小样地(表1)。

通过调查,发现落叶栎林、杉木林、柳杉林、火炬松林内分布有野生猕猴桃,马尾松林和针阔混交林未发现野生猕猴桃。其中落叶栎林内群落结构最丰富,林下植物有小乔木、灌木、草被,适宜猕猴桃生长,杉木和柳杉群落结构稍次,火炬松作为引种造林树种,目前其生长力逐渐在退化,林地郁闭度降低,有利于其它植被(包括猕猴桃)生长,马尾松林是纯林,林下植物稀疏,未发现野生猕猴桃。

从山体海拔高度分析,鸡公山属低山丘陵地形,海拔差异并不明显,所选600m海拔的样地(针阔混交林群落)位于鸡公山风景区,因旅游开发,受干扰因素较多,没有发现野生猕猴桃。400m和200m左右海拔的林地群落位于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400m海拔处的野生猕猴桃分布最多,200m海拔的林地群落内有少量分布,可能200m海拔以下人为扰动较多。

野生猕猴桃具有耐阴半喜阳习性,在郁闭度高的落叶栎林内,很少有粗壮根径野生猕猴桃生长;在郁闭度稍低的火炬林内,分布有粗壮根径的野生猕猴桃。

本次调查受限于样地设置数量、大小,不能全面反映野生猕猴桃分布情况,有待以后采取全面踏查的方法补充调查,加强对现存野生猕猴桃性状及品种的鉴定。

4 鸡公山野生猕猴桃的开发利用前景

野生猕猴桃具有潜在的、广阔的发展前景。①野生猕猴桃多数生长前期依靠攀爬其他枝干,后期靠自身粗根径直立。可在退耕还林及撂荒林地开发利用中发挥作用[4]。②野生猕猴桃纯天然、无污染、优良的品质和较高的营养价值,受到大众喜爱。③野生猕猴桃综合利用价值较高,其花是天然香料和蜜源,种子可榨油,果实可制作成饮用品。④野生猕猴桃适宜采取嫁接、扦插的方式大量扩繁,将其特有的优良性状保存下来[5]。野生猕猴桃可做为砧木,引进国内外优良的猕猴桃品种,选育出适合当地生长、结果优良的品种。有文献记载猕猴桃嫁接苗第2年即可开花结果[6],第三年进入盛果期,其结果期长达40年以上。

鸡公山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湿润多雨,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宜猕猴桃生长。野生猕猴桃抗寒和抗病虫能力更强。原生地产量不高,采摘多是附近村民或游客上山私自采摘,常常破坏宝贵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不利于其原生地的生态保护和野生猕猴桃资源的开发。有关部门应落实国家重视生态建设的政策,制定保护措施,防止破坏野生植物资源,合理保护和发展利用野生资源[7]。

当地林业部门一直坚持兴林富民,注重依托林业资源,发展林业产业,猕猴桃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林业野生资源。为合理开发利用野生猕猴桃资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林农的收入,适应市场对野生无污染、天然猕猴桃日益增长的需求,加强野生猕猴桃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是个不错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魏玉凝,李曜东.猕猴桃果实的生理生化特征[J].植物学通报, 1994,11(3):10-18.

[2]黄诚,周长春,李 伟.猕猴桃的营养保健功能与开发利用研究 [J].食品科技,2007(4):51~55.

[3]王遠飞,张桂宾.河南地区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与 保护[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24(3):96~99.

[4]王传明.黔南州野生猕猴桃资源调查研究[J].现代农业科学,2015 (19):113~114,118.

[5]聂宗岳,冯 元,聂红艳,等.野生猕猴桃在生产中的合理利用探讨 [J]现代农业科技,2014(6):126~127.

[6]吴伯乐.中华猕猴桃快速早产优质技术要点[J].西南园艺,1984 (1):22~23.

[7]周庆友,葛翠莲,黎武生,等.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分布、保护利用 情况及建议[J].江西农业,2016(12S):88,102.

猜你喜欢

资源调查保护利用
临沂市湿地资源调查与保护管理对策
广东省古村落现状与保护利用模式研究
关于博物馆产业发展路径的探索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推进保定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