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南山西沟峡森林体验基地总体规划初探

2018-02-24杜娟王荣

绿色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西沟核心区基地

杜娟 王荣

摘要:结合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良好的自然环境,通过终南山西沟峡森林体验基地项目开展以森林环境为基础的森林体验和森林拓展,创新性地提出了新的林业发展模式,同时可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环境健康持续发展;该项目充分利用保护区的森林体验功能,是发挥森林多种功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它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契合,与建设生态文明和推动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相契合。项目实施后可成为我国加快森林体验发展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为推动森林旅游的创新发展和绿色产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终南山西沟峡森林体验基地;森林体验;森林拓展;总体规划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03-0170-05

1 引言

森林体验是人们通过各种感官感受、认知森林及其环境的所有活动的总称。通过有目的的森林体验设计和引导,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然及自然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系,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并自觉培养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情怀。森林体验作为森林旅游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森林体验基地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基地建设的目的就是展示森林文化,宣传生态文明,对人们进行环境教育、碳汇教育,向人们分享森林的生态保护功能。

终南山西沟峡森林体验基地开展“森林体验”、“森林拓展”等活动,是以保护为先,因地制宜,合理布置,资源共享的原则,将保护区内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等方面的价值充分的挖掘,以达到宣传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美学、生态教育、生态艺术等各种生态文化要素的目的。同时终南山西沟峡森林体验基地建成后,将全方位展示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域森林特色,有助于传播生态文明,宣传森林知识,提高人们对森林文化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以及對森林的情感与爱心,从而增强人们保护森林的自觉性。

2 规划范围

终南山西沟峡森林体验基地建设项目位于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段南坡与柞水县营盘镇西部朱家湾村相交汇的西沟峡内,距营盘镇5km,距柞水县25km,距西安市42km,交通便利,包茂高速柞水营盘出口,再沿S102省道可直达项目入口区。体验基地总面积319.5亩,地理位置为东经108°57'24"-108°58'10",北纬33°50'00"~33°50'30"。项目区整体呈东南向沿沟带状走向,其中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界线以外长0.7 km,进入自然保护区实验区以内长1km,体验基地项目线路全长1.7km。项目区自然区位、社会区位和旅游区位具有明显优势,基地范围、面积规模适中,具备建设森林拓展与森林体验基地的基础性条件。

3 规划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发挥森林多种功能,有效利用森林在提供自然体验机会和促进公众健康中的突出优势,更好地推动森林旅游的健康快速发展,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体现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提高.体现了人们在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以满足后,对生活品质和精神文化领域的更高追求。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在探索发展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为进一步发掘森林在教育、体验、养生等方面的潜能,国家林业局已下发文件,确定把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森林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并加强对这项工作的引导、指导和扶持力度,精心打造一批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产品。

陕西省贯彻中央农村工作文件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积极开展青少年森林体验活动”。因此,近年来陕西省林业厅大力开展以中小青少年森林体验、生态文明教育课本进课堂、创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三位一体”为主要内容的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森林体验项目以青少年生态教育为目标,将森林知识和碳汇知识以动态式、参与式和体验式方法为学习措施,将课堂环境教育融人到野外实践,提高青少年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快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服务功能,同时森林体验工作也是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是长远之计、战略之举。2013年牛背梁北沟森林体验基地建成,是陕西省首批森林体验基地之一。基地位于保护区南部、商洛市柞水县营盘镇北沟保护站辖区内,距离西安市70km,由森林科普中心、野外体验线路两部分组成,面向中小青少年免费开放。像这样的森林体验基地陕西共有8处,目前接待中小青少年已达1万多人次。受到青少年、老师和家长的普遍欢迎,为全国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开展树立了样本,走在了全国前列。

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7年建立,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秦岭东段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也是我国成立较早、整体自然人文资源较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由于西沟峡森林体验基地项目紧邻自然保护区,在良好的国家政策环境及自身优越的自然人文环境下,在保护区的强力支撑下,西沟峡具备建立森林体验基地、森林拓展运动项目的良好优势和条件。在保护区外,整个河谷较为开阔适合因地制宜的建设森林户外活动拓展项目。保护区内自然景观优美,自然资源、景观资源、动植物资源充沛,具备建设森林认知体验基地的良好自然条件,为了增加趣味性,在不破坏现状资源的前提下穿插建设一定量的森林体验项目。通过增加启发式引导和互动式体验游戏项目,充分调动体验者来全方位感受森林、认识森林,了解森林与人类活动的各种关系等,使森林教育理念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而达到从小就树立认识森林、爱护森林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更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森林体验活动顺利开展。

4 总体布局

根据终南山西沟峡森林体验基地的资源优势、交通条件、地形特征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将在基地形成“一心、二区、五核”的总体空间布局。

一心:在西沟峡沟口,入口区东侧建设一处森林认知体验科普馆;二区:在基地形成两个区,即森林认知体验区与森林活动拓展区;五核:根据基地资源现状及分布特点,沿森林拓展体验核心区、森林趣味体验核心区、森林科普体验核心区、森林亲水体验核心区和森林环境体验核心区5个森林体验区线路,形成不同主题的5大核心区。

5 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森林认知体验项目建设和森林活动拓展项目建设。体验基地总面积319.5亩,其中森林认知体验区176.2亩、森林活动拓展区143.3亩。5个核心区面积依次为:森林环境体验核心区30.5亩,森林亲水体验核心区47.2亩,森林科普体验核心区37.6亩,森林趣味体验核心区60.9亩,森林拓展体验核心区143.3亩。

5.1 森林认知体验项目建设

5.1.1 森林认知体验科普馆建设

在西沟峡沟口,入口区东侧新建一处森林认知体验科普馆,建筑面积200 m2,钢架结构。

森林认知体验科普馆设计以“森林大家族”为主题,以森林生活认知功能为主线。通过对森林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全方位的展示,让青少年了解森林及森林生态系统;让青少年明白森林在保护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功能;体验科普馆展示风格以启发性体验式为主导,通过森林生态教育,树立保护环境、保护森林的环保意识.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树立起生态文明理念。馆内各展厅体验形式多样有趣,将学习教育元素融人森林体验活动中,寓教于乐,并注重体验过程,帮助青少年体验森林,感触森林、认识森林,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该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示与设计充分挖掘森林文化体验内涵,对于引领全省开展森林体验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5.1.2 森林认知体验区

森林认知体验区位于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西沟峡森林体验基地西北部,具体以西沟峡两侧区域为主,体验线路长1km。森林体验项目的设置,主要突出趣味性、体验性、参与性、科普性和教育性,通过森林体验教育活动使青少年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按照基地目前的资源分布状况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依次设立4处森林体验核心区,分别为森林环境体验核心区、森林亲水体验核心区、森林科普体验核心区、森林趣味体验核心区。

5.1.2.1 森林环境体验核心区

该核心区位于体验基地最北段,西峡沟河流东侧区域。地势较为平缓,森林密布,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森林环境体验核心区面积30.5亩。

(1) PM2.5环境体验点。内容:城市、森林不同生态环境下的环境指数对比体验。该区为森林环境体验中的一站,并且根据青少年由城市到森林不同环境的亲身感受,对基地森林环境体验核心区的气温、湿度、海拔高度、PM2.5含量进行测定记录.对比西安市的环境指数,说明不同环境条件下青少年对环境的感受变化以及测定的环境指数变化的差异。

目的:通过青少年的亲身感受以及环境指数的对比,让青少年直观感受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的功能,并对气温、降水、湿度、海拔等气象术语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使青少年切身感受森林带给人类的好处。

(2)负氧离子监测点。内容:该区位于基地最北端森林深处,森林茂密,环境清幽,负氧离子含量高。在此设置负氧离子监测点,监测森林中负氧离子含量,并树立负氧离子简介牌,介绍负氧离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目的:通过青少年的体感体验,让青少年了解负氧离子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并逐步理解森林的生态意义,理解良好的自然环境对人类健康的意义,由此树立维护自然环境持续发展,保护森林的思想意识。

(3)丛林漫步。利用森林体验步道开展丛林漫步活动,体验不同坡度,上坡、下坡的不同感受。开展丛林漫步,当我们在步行时,各个关节会自动替自己“加油”,使各机能发挥它的功能,对身体的四肢及五脏六腑等都会自动协调,有韵律地活动着,尤其可以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沿路可设置标识牌、简介牌和木质座椅等服务设施。

(4)森林冥想平台。内容:所有冥想大致都包括放松身体、调节呼吸和注意聚焦三个阶段,放松身体和调整呼吸以5 min为宜,聚焦阶段以15~20 min为宜。在森林中冥想,首先要综合考虑光照强度、五感体验和个人喜好等因素,选择一处适宜环境。然后选择舒适的冥想姿势,可以仰卧,也可以采用坐姿,取掉所有配饰,松开腰带,有意识地让身体各部位紧张的肌肉松弛下来。之后要注意呼吸节律,平缓地吸气、呼气。调整呼吸多次后,再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定对象上。

目的:冥想通常用于平静思绪和放松身体。安心、静谧和舒适的森林环境,对于人们聚焦注意力非常有帮助。其中有一种叫“禅语入定法”,它要求体验者体会联想“独坐小溪任水流”的意境,而森林中不乏具有类似意境的小环境。

(5)森林树屋。内容:在该区地势较高较为平缓的地方设置树屋,在树屋凿一两处小洞,让青少年从小洞往外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静谧,感受森林的清幽,通过感知自然,使青少年更深层次的理解森林。

目的:使青少年身处树屋的小环境,通过小窗口观览大自然的宽阔,阅览森林景观的优美,让青少年尽情享受这舒适环境的同时,深层次的体会大自然的胸怀,体会大自然对人类的包容,因此,引导青少年更应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6)营建观鸟台。内容:在该区地势较高处设置一处观鸟台,配备观鸟镜,青少年可以通过设施设备远远地观赏鸟类活动。也可以依托掩体式的观鸟平台,悄悄地接近鸟类,方便近距离的科考活动。

目的:青少年可在此观赏鸟儿在碧水蓝天之间展翅高飞的动人画卷,了解森林为鸟类提供生存的空间,因此我们更要保护森林,保护鸟类的生存环境。

5.1.2.2 森林亲水体验核心区

该核心区位于体验基地中段,紧邻森林环境体验区。区内设置輪胎桥和晃板桥在西沟峡上游河道两侧,该处河道较宽,溪流清澈,水体景观优美,河流下切形成了自然的亲水区。亲水体验核心区面积47.2亩。

(1)亲水体验。内容:引导青少年在河边观察水流对石头的冲刷作用;触摸流水,体会水流的流速、温度等;观察水生生物的种类特点;采集自己喜爱的特色石头,用于随后开展的创意活动。

目的:给青少年创造快乐戏水的机会,并引导青少年观察河流的侵蚀作用,分析河流源头、支流与黄河、长江等大河流的关系。

(2)临水汀步。内容:该区设置临水汀步100m。汀步是步石的一种类型,指在浅水中按一定间距布设块石,微露水面,使人跨步而过。汀步多选石块较大,外形不整而上比较平的山石,散置于水浅处,石与石之间高低参差,疏密相间,取自然之态。游人至此,自然气息扑面而来,青少年可以踏步游玩,质朴自然,别有情趣。

(3)水上梅花桩。内容:在亲水体验区选择一处河流较浅的区域,设置一处水上梅花桩,青少年手拉手走梅花桩,这样可以提高青少年身体的平衡能力,同时也加强青少年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

目的:通过开展水上梅花桩集体活动,让青少年感受森林中溪流的清澈,观察水中自己的倒影,倾听水流的声音,这些都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纯净的资源。

(4)蜻蜓点水。内容:在亲水体验河流浅水区河岸边,青少年可以裸足感受河水亲吻皮肤的感觉,感觉河水的温度、速度,倾听水流的声音,观察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目的:通过青少年与溪流的亲密接触,让青少年亲身体会自然中河水清澈见底,使其明白河流的原始状态,明白我们生活中的饮用水,就是来自自然界中的河流,从而让青少年树立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源。

5.1.2.3 森林科普体验核心区

该核心区北接森林亲水体验核心区,南至森林趣味体验核心区。该区地势平坦,地形平整,林木整体分布。植物种类丰富,沿途各类植物较多,树种各异,林下花海鲜艳,蕨类植物众多,该核心区面积37.6亩。

(1)科普走廊。内容:在较为开阔、平缓的地段,打造科普走廊,通过户外展板展示野生动植物的成长过程,配合森林系统中活生生的动植物资源,对比观察森林生物成长的某些片段。

目的:通过科普走廊展示为青少年提供一个精彩的自然课堂,让青少年更近距离的了解森林植物,并更深一步理解森林生态系统。

(2)树木认知。内容: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在西沟峡沟道两侧沿途植物种类众多,沿途对于不同树种尤其珍稀名贵树种进行挂牌,青少年行走于丛林之间,在森林体验引导师的指导下,通过认知、识别、触摸等形式认识不同的树种,也可以通过标识牌上微信扫二维码等信息技术,详细了解树木的特性。

目的:让青少年通过体验认知不同的森林树种,尤其珍稀植物种类。主要向青少年科普森林植物知识,深入了解各树种的生长习性、形态特征及应用价值。

(3)森林观察。内容:在该区选择一处地势较高,视野开阔平地,设置一处森林观察平台。青少年通过望远镜或者肉眼观察,记录体验基地沿途植物种类、鸟类、植被分布、林相变化、岩石构造等。

目的:让青少年感受自然界丰富多样与灵动之美,观察鸟类活动特征和颜色、体型及山地中不同海拔植被的区别等,锻炼青少年观察力以及合作等。

(4)人工鸟巢。内容:在该区选择一处地形较为隐蔽的区域,挂置人工鸟巢,让青少年了解各类动物生存的空间环境。

目的:让青少年通过观察动物巢穴,认识动物生存的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森林生物之间的关系;认识动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它们之间的关系维持着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激发青少年树立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意识。

(5)葉片观察。内容:观察森林当中植物叶子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质感,观察叶片正面和背面的颜色深浅不同.秋季落叶纷纷.树叶落在地上是正面朝下的,还是背面朝下等有趣的现象。

目的:让青少年了解树叶的结构、组织等,并且明白树是通过树叶进行光合作用并制造氧气的。

5.1.2.4 森林趣味体验核心区

该区位于西峡沟下游区域,北接森林科普体验核心区,南至森林拓展体验核心区。该区域段地势平坦,空间开阔,树荫轻柔,在此区适合建设一所森林幼儿园并设置一些趣味体验项目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森林趣味体验核心区面积60.9亩。

(1)森林幼儿园。内容:在森林趣味体验核心区建立一所森林幼儿园。

目的:森林幼儿园,吸收3~6岁的儿童,从幼年开始培养他们体验森林、保护环境、亲近自然的意识,让他们在开放、广阔的森林里学会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利用森林资源与环境,通过各种森林游戏等相关体验活动,增强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森林幼儿园强调回归自然,注重学习与能力的提升。国外父母在养育儿女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孩子在大自然中的体验活动,他们认为大自然是最佳的学校,因为它才是最终的教育场所,是人类学习生存本领的场所。

(2)盲人体验。内容:青少年二人一组,一人蒙眼,一人引导和保护,蒙眼者在指引下触摸周围环境的树干、树叶、土壤、闻各种味道,倾听声音,之后交换任务。

目的:让青少年的触觉、嗅觉等感觉器官全面调动.感受大自然中各种信息,例如树皮褶皱、树叶纹理、泥土气息等。

(3)树叶创作。内容:所有青少年分为两人一组,开展森林体验树叶寻找另一半创作活动,首先自画出另一半叶子,然后寻找到真正的另一半叶子,最后评比奖励,并将作品带回科普体验馆展示。

目的:通过创意活动,进一步抒发对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体会大自然的奇妙,并领会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谛,通过作品展示,使森林体验活动留下更多成果,也让每一次体验活动之间有了连续性和交流启发。

(4)森林秋千。内容:在该区较为平坦宽阔地带两棵树之间设置森林秋千。

目的:通过森林秋千游戏,增强孩子对森林体验的趣味性,同时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更加热爱生活。

(5)森林跷跷板。内容:在该区较为平坦宽阔地带设置一处跷跷板游戏。

目的:通过跷跷板游戏,增强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比喻人类和自然的平衡。

5.2 森林活动拓展项目建设

森林拓展体验核心区位于基地入口区至保护区实验区边界之间,体验线路长0.7km,位于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实验区以外。该区地处西沟峡附近的宽阔区域,地势起伏但坡度较缓,隐蔽性较好,适宜于森林野外拓展活动,森林拓展体验核心区面积143.3亩。

5.2.1 运动挑战

内容:丛林穿越项目是一项健康而又时尚的户外休闲探险活动,其设置的游戏环节全部依托高大的树木,游戏的整个环境是在树林中,人们可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让人们回归自然。它通过在树木间设置并搭建各种难易不同、风格迴异、超强刺激的关卡障碍环节将树连成一条线路,玩家需要通过悬空桥梁、网道、步道、木桶、秋千、索道和其他趣味环节等方式进行树木间的探险,通过爬、滑、游、跨、跳、飞等动作越过所有障碍,到达终点,让你体验高空坠落与自由滑翔的快感,感受攀爬与穿越的刺激。

目的:在原生态环境下,最大限度地接近自然,并在玩耍中得到锻炼,挑战自我,超越真我的理念,感受运动的快乐,体会在野外生存必须具备的运动能力,并锻炼了坚强的意志品质。

5.2.2 浮桩桥

内容:在该区设置一处浮桩桥,开展踩吊桩活动,让青少年分组挑战,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加强青少年克服困难的能力。

目的:通过开展浮桩桥活动,让青少年感受深幽的森林环境,感受森林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更让青少年体会森林文化、生态文明。

5.2.3 高空滑索

內容:在西沟峡入口处较为空旷有相对高差的沟道两侧岩石之间,没置高空滑索项目,总长470 m。

目的:让青少年在原生态环境下,最大限度地接近自然,滑索滑过的瞬间,感受势能向动能的转化,感受由于地心吸引力产生的重力加速度,让青少年将物理课堂知识,通过亲身的体验及感受,能更容易、深层次的理解,并在玩耍中得到锻炼,挑战自我,超越真我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李 卿.森林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李怒云,付晓洁,林业碳汇与气候变化[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2.

[3][德]巴伐利亚州食品、农业和林业部,森林教育指南[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4]程希平,董李勤,巩合德,等.森林体验基地建设的模式与路径探 究[J].林业资源管理;2016(2):25~29.

[5]杜扶阳.陕西省森林体验基地资源评价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 2017 (2):15~20.

猜你喜欢

西沟核心区基地
西沟:新中国乡村典型经验的历史缩影
某地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公路改造新理念的应用
某地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公路改造新理念的应用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见证西沟及其时代:《西沟口述史及档案史料》出版的价值和意义
见证西沟及其时代:《西沟口述史及档案史料》出版的价值和意义
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外文化交流机制研究
松萝山茶园现状及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