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植树造林技术及科学管护研究

2018-02-24许东雄

绿色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植树造林造林技术山区

许东雄

摘要:指出了植树造林能够对工业化污染问题加以有效地解决,在人民生活环境改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以山区植树造林作为研究重点,阐述了植树造林相关技术及其科学管护方式,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山区;植树造林;造林技术;管护方式;分析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03-0166-02

1 引言

通过山区植树造林工程的开展,能够对山区周边地区环境压力予以缓解。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山区植树造林技术与管护方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山区植树造林特点分析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山区植树造林的质量,最关键的就是对山区植树造林工作基本特点形成正确地认知[1]。

(1)山区的地势起伏相对较大,交通不便,还会出现物资匮乏的现象,对植树造林工程经济效益产生不利影响,无法保证造林质量以及效率。

(2)山區的天气变化快,常有自然灾害发生,进而制约了植树造林进程,甚至对林木生长与林业资源的繁育产生严重损害。

(3)山区工程的建设难度相对较大,当地经济不发达,人口分散,使得植树造林工作的资金与人力支持缺失,制约了山区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

3 山区植树造林技术阐释

3.1 插苗法

一般情况下,插苗法适用于春秋季节,而对这种植树造林技术的应用,主要的目标就是确保栽种胚芽成活率不断提高。在实际插苗过程中,种植工作人员通常会选择使用30cm长度的胚苗,保证胚苗统一,使得胚苗成活率满足标准要求。

3.2 幼苗种植法

山区对于幼苗质量的要求相对较高,特别是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要选择使用较强生命力的幼苗,确保幼苗能够在山区地理环境当中正常存活。其中,在种植方面要求树苗获取充足水分与光照,进一步提高幼苗的成活几率。需要注意的是,幼苗一般都是在种植园与幼苗培育园等地区运输,所以在运输的时候应当确保幼苗安全,有效地缩短运输的时间与成本,提升运输工作的效率并增强山区造林质量。

3.3 分层造林法

在培育山区植树造林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分层造林法,有效地节省造林生产成本并不断缩短造林的时间。分层造林法最初对苗木质量予以严格地检查,对幼苗进行筛选,因而其成活率满足育林的标准。适用于分层造林法的树种相对较多,特别是木荷与樟树,都能够应用在山区植树中[2]。

3.4 扦插造林法

扦插造林方法,主要是对目标树种营养根茎与枝条合理地运用并实现无性繁殖。对于山区植树造林工程项目而言,要想保证资源稳定性并保留基因形状,会将扦插造林法应用其中。在扦插造林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要保证土地规划的科学性,加大检测土壤酸碱度、肥力与养分的力度。与此同时,要对扦插中的土壤水分予以合理地控制,以免水分不充足而对枝条与根茎发芽带来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要对扦插造林季节进行控制,春季一般是最佳阶段,可以选择使用铺盖塑料薄膜途径,使得积温不断提高,保持水分的充足性。

4 山区植树造林抚育与管护方式

4.1 积极开展山区植树造林封山管护工作

从本质上来讲,封山育林就是在客观层面将植树造林的山区和外界隔离,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山区植树造林的林木,并积极构建为植树造林林木健康生长的全新环境。其中,封山造林能够为林木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保障且优势独特,同样也是国家长期发展过程中总结的防护措施。一般情况下,封山管护就是借助现代化手段封锁规划山区,并且封锁以后针对林地展开培育,属于科学化的管理方式。虽然这种方式效果显著,但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难度很大。为此,应在开展封山管护工作过程中,形成山区植树造林工程项目检查关口,并对进入到山区植树造林工程范围内的人类与牲畜予以严格地控制。除此之外,要在山区植树造林工程区没定红线,以免出现造林地区和人类活动相对频繁地区交叉与重叠。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山区植树造林林木管护能力以及水平的全面提高。

因山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所以很多土地尚未被开发与充分利用,始终被荒废[3]。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需要针对山区展开有效地勘察,并积极开展荒地封山育林的活动,鼓励山区农民积极地参与到封山育林建设过程中。基于此,封山育林的劳动力不断增加,使得农民经济收入随之提高,也有利于山区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改善。

4.2 幼苗抚育工作的开展

林木的幼苗阶段,其生长和植树造林工程质量存在紧密联系,尤其是幼苗缓苗期与生长期,很容易受杂草、灌木与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成长出现延缓与滞后的情况,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快速缓苗以及生长的目标,对植树造林工程项目的质量与效率产生负面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应在完成山区植树造林栽植工作的基础上,贯彻并落实幼苗抚育的工作。其中,结合幼苗生长过程中所需水肥条件、采光、通风以及温度条件,积极开展抚育细节工作,并且将幼苗当作工程项目的基础,有效地采取抚育的措施,以保证幼苗能够在高质量的条件下完成缓苗与生长。这样一来,就能够在保证植树植树造林幼苗正常发育与成长的同时,满足植树造林幼苗山区抚育工作的需求。

4.3 组织植树造林工作人员参与山区造林技术培训

在植树造林体系当中,人始终是最为关键与活跃的因素,而且人力资源素质与书评会对山区植树造林工作开展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保证山区植树造林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计划性与针对性,确保植树造林工作人员对山区造林重要价值予以深入了解,使其对植树造林技术学习与掌握的信心更加坚定。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将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当做重要的平台,全面培训并教育山区造林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目标与知识,进而对植树造林技术的本质形成正确地认知,准确地把握山区造林技术重点,以实现山区植树造林技能水平与知识能力的全面提升。特别是在石山造林方面,应全面推广应用现代化林业科技成果,借助树种选择、封山育林与病虫害以及森林资源监测等多种措施,注重当地石山地区生态系统恢复以及森林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的重要作用,贯彻落实退耕还林与还草等多种方式,以保证森林植被面积的不断增加,提高森林植被的覆盖率,有效地规避石山区域石漠化所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增强植树造林的质量。

4.4 山区植树造林基础设施的有效完善

山区植树造林的过程中,林业企业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以保证植树造林基础没施可以有效完善与升级,为技术以及设备的有效应用提供所需的基础机制,进一步推动植树造林技术全面且准确地运用,为山区植树造林技术作用的发挥给予必要的服务。其中,应当对山区水资源优势予以充分地利用,构建水坝、沟壑与灌渠等,确保山区植树造林具有理想的水资源基础。另外,对公路与交通发展趋势进行运用,构建山區立体化交通网络,为造林设备运输以及造林苗木的运输等奠定坚实基础,使得植树造林效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山区植树造林成活几率的有效提高。除此之外,针对现有山区林业服务站加快升级速度,以保证服务站服务能力得以扩大,并形成维修、电力以及防火和机械等相关机制,便于工作人员山区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促进山区植树造林工程工作人员的抚育与养护工作顺利进行,最终达到植树造林工作质量提高的目标[4]。最后,应与现阶段山区植树造林的具体状况,借助科学化的技术方式针对山区展开全方位植树造林,以实现山区林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4.5 植树造林技术应用管理机制

与山区林业工作特点相互结合,并将植树造林环节有效划分为基础,积极构建植树造林技术应用于山区的管理机制以及相关制度。其中,应将管理的重点放在苗木的繁育、造林整地与抚育管护等多个阶段,并适当地加大管理的力度,以保证山区植树造林工作不断强化,形成管理制度与机制的新型平台,做到可以及时地沟通与互相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山区植树造林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得到有效地保障,进而促进山区植树造林工作制度的创没。在此基础上,开展山区植树造林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林木病虫害预防与治理工作,适当地增加监督与管理的力度,实现病虫害预测水平的提高,全面推动山区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

5 结语

“十三五”时期,社会总体发展目标是环境友好与生态优良,将山区作为立足点,贯彻落实植树造林工作,对植树造林技术予以充分利用,而这也正是新常态背景下的基本对策及方法。另外,应充分利用山区自然优势,并综合考虑条件限制,将其当做植树造林的重要前提,有机结合造林技术和植树造林以及山区的特点,实现对土地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保证林业资源的有序化发展,对山区造林以及造林技术潜力展开深入挖掘,使得植树造林战略意义与价值不断增强,以全面推进我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 波,刘兆祥.山区植树造林技术与管护[J].黑龙江科学,2016, 7(10):70~71.

[2]李 胜.山区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分析[J].大科技, 2016(31):206~207.

[3]冯晓颖.浅析山区植树造林的技术与管理维护[J].农家科技(下旬 刊),2016(5):348~348.

[4]陈玉龙.山区造林地整地与植树造林技术[J].黑龙江科学,2016,7 (5):48~49.

猜你喜欢

植树造林造林技术山区
山区低等级公路设计的几点思考
植树造林 保护家园
植树造林作贡献
山区
提高干旱区造林成活率的理论与实践
繁昌县沿江滩地杨树造林技术
针叶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郴州市开展植树造林“百日攻坚”行动
春天到了,植树去!
解决山区环境问题的制度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