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甸县实施天保二期工程效益探讨

2018-02-24海卫荣

绿色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效益分析

海卫荣

摘要:结合寻句县天然林资源的实际情况,对实施二期天保工程后当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寻甸县;天保工程;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03-0152-03

1 基本情况

寻甸县位于云南省东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2°42'~103°33'、北纬25°20'~26°01',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地处长江上游和滇东高原小江断裂带,地势白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倾斜,属于典型的高原湖盆地,该县的年降水量达1032.3mm,日照时间较长,干湿季节较为明显。县域内有3条支流,分别为位于东部的牛栏江、西部的普渡河和北部的小江。寻甸县总土地面积为538.6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3.72%。

由于寻甸县独特的地理位置、水文条件与气候条件,使得当地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频率较高,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同时也是我国开展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的重点地区。

寻甸县林业用地面积为286.15万亩,其中林地面积为229.69万亩,疏林地面积为1.82万亩,灌木林地面积为25.9万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为12.28万亩,苗圃地面积为0.05万亩,宜林地面积为16.39万亩。

寻甸县在经过1999-2010年的天保工程一期后,全面终止了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将商品材产量降至为零;实施森林管护面积由68.61万亩增至236.50万亩;公益林建設完成31.16万亩;建设了退耕还林示范苗圃用地。通过天保工程的实施,森林资源的覆盖率由1999年的39.04%增至43.72%,森林蓄积年净增量23.73m3,抑制了水土流失的严重化,并对当地的动植物起到了有效的保护,显著提高了寻甸县的生态环境质量。

2 天保二期工程的主要任务与必要性

2.1 主要任务

按照天保二期工程目标,2011~2020年,森林面积增至11.75万亩,森林储蓄增至124.06万m3,森林覆盖率由43.72%增长到46.42%。实现森林资源由恢复性增长转变为质量型增长,进一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确保生物的多样性,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由稳步复苏转变为和谐发展,将林区多资源开发规模化,以及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值和收益。

2.1.1 森林管护

天保二期工程中的森林管护面积为226.05万亩,其中国有林管护面积6.23万亩,集体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管护面积115.03万亩,地方公益林管护面积104.79万亩。

2.1.2 公益林建设

公益林建设面积为18.00万亩,其中封山育林面积11.00万亩、人工造林面积7.00万亩。

2.1.3 抚育面积

森林抚育面积为36.20万亩。

2.2 必要性

2.2.1 维护生态安全

天然林作为生态功能最强的生态系统,对生态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天保二期工程开展的区域是长江水系的重要源头和水源涵养区,同时也是水利枢纽的绿色屏障。天保二期工程的施行,能有效的巩固天然林的保护成果,对林分质量和生态功能起到明显的提升作用。

2.2.2 建设“森林寻甸”的需要

由于天然林资源具备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复杂的结构以及最强的生态功能,其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气候的变化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此外,天保工程范围内的森林对城市环境也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2.3 保障林区社会稳定发展

国家对天保工程的投入,增加了林业职工的就业率,同时也保障了林业职工的收入,促进了林区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3 生态效益分析

3.1 森林资源

寻甸县天保工程二期通过实施全面禁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生态公益林建设以及中幼龄林抚育来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储蓄,并提升森林资源的质量。天保二期工程完成后,森林面积将增加14.4万亩,森林覆盖率增长至46.42%,对森林格局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将森林的区域布局合理化,并保护和修复了生态环境,确保了生物的多样性。

3.2 生态效益

寻甸县天保二期工程将新增森林面积14.4万亩,通过采用针叶林、阔叶林混交以及乔木、灌木混交的方式建设的公益林,极大幅度的提升了森林资源的质量,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

3.2.1 森林碳汇效益

林木经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以生物量的形式储存在林木中。天保工程一期实施的12年期间,寻甸县森林蓄积量增加260.7万亩,根据平均木材密度0.45 t/m3,林木干材生物量平均占比60%计算,新增森林生物量为195.53万t;根据林木每生长1m3,可吸收1.83t二氧化碳,释放1.63t氧气,计算得出总共多吸收477.08t二氧化碳,多释放出424.94t氧气。

3.2.2 水土保持效益

森林能保育土壤和涵养水源,随着森林面积的增加,林地的水源涵养能力也随之增加。根据平均每亩森林涵养水源为3000 t来计算,在天保一期工程中,森林水源涵养能力增加了503670万t。此外,森林面积的增加还能有效的降低土壤中有机物质的流失,提升对水体的净化作用。

3.2.3 森林防护效益

由于森林有防风固沙的作用,能防止耕地被风蚀,森林面积的增加能显著减小风速,提高林农业的产出。

3.2.4 保护生物多样性效益

天保工程一期实施后,显著提升了林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生物的多样性得以保护,森林植被也日益丰茂,野生动物种类增加。

根据森林生态替代值计算出的生态效益每年超过4900.1万元,其细节如下。

(1)涵养水源效益。每亩森林可增加25m3的蓄水量,按照0.2元/m3计算,价值为72.O万元。

(2)保土效益。每亩森林可保土4000 kg/年,按照固土工程1元/t计算,价值为43.2万元。

(3)保肥效益。每亩森林每年可减少土壤中的N、P、K流失折合有机肥56 kg,按照800元/t计算,价值为645.1万元。

(4)庇护增产粮食效益。耕植面积的增加,能有效的提高粮食的产量,按照工程区域内粮食产量19.52万t增加10%,根据1元/kg计算,价值为1951.7万元。

(5)抵抗自然灾害效益。生态环境的改良,降低了自然灾害的发生率,并削减了其发生的强度,明显减少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近3年内自然灾害造成的平均经济损失的10%计算,价值为1836.O万元。

(6)减少水土流失效益。森林有着再分配降水的作用,对地表径流起到了调节作用,因此过森林面积的增加能明显减少水土流失。根据数据调查统计分析显示,每亩森林能减少水土流失量为16.3t/年,按照减少水土流失1.5元/t计算,价值为352.1万元。

由于以往對森林的长期乱砍滥伐造成了林分多功能利用价值的降低,结合天保工程森林管护工作的落实,能显著提高林分质量,将林种结构合理化,进一步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此外,林木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等)以及粉尘,能减少噪音污染,有明显的生态效益。

3.3 社会效益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开展能进一步加深工程区域内的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同时也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度假以及观光旅游的自然环境,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林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国有林区的改革成功将推进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开展,还将使得林业科技工作人员、林业干部职工和林农受益,接受专业的林业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整体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工程区整体科技文化水平;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开展过程中,每年需1176名农村劳力来担任森林管护护林员。此外,公益林的建设给予了112万个季节性的劳动就业机会,提高了当地民众的收入,减少了农村劳动力的剩余量。

3.3.1 增加职工就业

天保二期工程的开展需配备森林管护人员、森林抚育人员、后背资源培育人员以及补助政策性社会性岗位人员,这些人员的需求增加了当地职工的就业率。

3.3.2 提高职工收入

天保二期工程提高了投入标准,为此相应的职工工资也得到了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

3.3.4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由于天保二期工程中央财政给予了寻甸县在职员工的五项社会保险补助,并有提高的趋势。

3.4 经济效益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施行,林下资源开发的开展,对工程区民众的经济效益有着明显的提升作用。此外,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更是推进了林业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发展间接性的提高了经济效益。

4 结语

寻甸县天保二期工程的施行,为保护森林资源,应继续停止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根据生态区位的差异性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来确保天保二期工程的成果并通过构建完善组织机构;对护林员实行五定(定管护责任区、定管护人员、定管护责任、定管护报酬和定管护奖罚);森林管护实施五级负责制,创建完善的森林资源管护体系;完善森林管护模式,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健全森林管护措施,建立联合联防管护的方式来加强管护、强化林政管理,深入改善工程区的森林资源,有效的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林分质量,恢复与改善森林的生态环境,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加强工程区的生态屏障能力。随着森林面积的增加,提高森林的固碳能力、防风固沙能力以及造氧能力,有效的调节当地的气候条件,提升寻甸县的空气质量,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率。此外,天保二期工程的开展能增加当地民众的就业率,提高民众的人均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和谐发展,确保社会稳定以及当地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 岩.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礼会保障问题研究[D].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2007.

[2]段绍光,吴明作.河南省天然林保护工程效益评价分析[J].北京林 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4):39~41.

[3]奉钦亮,陈 建.我国国有林区劳动就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与政策 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3):304-307.

猜你喜欢

效益分析
单个工业用电户可中断负荷成本计算及效益分析
坡耕地种植苎麻综合利用技术及效益分析
谈我国东北地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绩效评价研究
稠油掺稀区块投入产出效益评价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