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2-24嘎玛群宗

绿色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嘎玛群宗

摘要:指出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一个基于国家生态安全的大型国家工程,工程的实施以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的。西藏自治区自2000年开始实施天保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基于此,结合西藏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天保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以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03-0117-02

1 引言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实现人、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2000年,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西藏自治区正式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一期工程,工程限期为2000~2010年[2]。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在政府和各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天保工程一期进展顺利,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为进一步牢固天保工程成果,维护生态安全,推进生态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国家做出延长天保工程期限、实施天保工程二期的决策[3]。2011年西藏自治区林业局会同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和人社厅批准了《西藏自治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工程实施以来,效果显著,进一步提高了天然林的生态保护功能。但是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对策,以促进工程未来的更好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人员数有限

天保工程二期.国家提出了新任务和新政策,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白治区进行了天保工程管理机构改革,各工程实施单位都建立了独立的工程管理机构——天保中心办,但受经济和人力资源条件的影响,管理人员数量有限,有的单位只有1~2人,难以满足天保工程二期新形势、新任务的需求,势必影响天保工作的正常开展,阻碍天保工程二期顺利推进。

2.2 管护人员素质不高

管护员基本上都是当地农牧民群众,其中一大部分人员还属于兼职情况,总体来看,文化教育程度较低,大多数护林员不具备护林知识基础,对现阶段高新技术不会使用,影响了护林工作的有效开展。随着天保工程的逐步完善,天然林管护工作要求变的更高,使看护工作量增加。由于每个管护人员负责管护的面积较大,且工资水平较低,影响护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影响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

2.3 基础设施薄弱

多年来,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资金配套少,投入量不能适应林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工程区目前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专业设备不够齐备的问题。林区道路年久失修、损坏严重,防火道路建设不足;管护站卡用房简陋,巡护工具功能单一,生活设施设备不够齐全;林区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等专业设备还不够完善。基础设施的薄弱是森林管理的不利因素,也是森林防火、全方位管护的潜在隐患。

2.4 公益林建设力度有待提高

技术力量薄弱导致造林质量不够:工程区普遍存在技术指导人员不足的问题,加之参与造林的基本上是当地的农牧民,未接受过专业培训,在公益林建设中.造林施工人员未能按照造林技術规程进行造林,存在造林密度超出设计密度、造林地块与设计地块不符、造林方式不正确等现象,影响到造林苗木数量以及造林质量。另外,因公益林建设经费不足,造林后期管护工作不到位也影响到造林效果。

2.5 林业产业滞后

一是种植业发展缓慢,尚未形成规模。以核桃、葡萄、桃子、梨为主的经济林果,受海拔和气候的影响.种植范围仅限于金沙江和澜沧江沿岸平缓地带,加之投资少等原因,目前规模不大。二是养殖业起步晚。目前工程区形成规模化的养殖产业数量有限。三是对林副产品缺乏深加工。工程区林下资源较为丰富,有松茸菌、獐子菌、羊肚菌、木耳等珍贵菌类,目前基本处于以原材料初加工或粗加工为主,技术和工艺滞后,经营管理方式粗放,原材料利用率低,产品增值效益不显著,急缺生产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动员农户能力强、具有一定规模的初加工或深加工企业。

2.6 缺乏生态系统监测定位观测站

森林除提供物质产品之外,还具有固碳释氧、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体现森林生态效益的可靠依据。西藏天然林保护工程白2000年在吕都地区的3个县开始实施,截至2016年完成了天保一期的建设任务和二期的6个年度的任务。天保工程实施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以及变化趋势等问题需要系统性的研究。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需要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提供技术和参数支撑,西藏天保工程区还没有建立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这主要是因为定位观测站建设没有资金来源,目前工程区森林生态效益测算所采用的参数大多是全国或相似区域的数据,虽然可以反映本地区的生态效益但不够科学细致。

3 对策与建议

3.1 完善人员配置,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根据林业主管部门人员数量及业务能力水平合理配备天保办干部职工,让其能够在适合的岗位上发挥出自身优势与特长;二是重视人员培养与使用,不定期参加有关天保事项的学习培训,严格干部职工的考核与管理,把干部职工的配备、培养和使用纳入队伍建设总体规划;三是通过人事等部门渠道,招聘政治素质好、专业知识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人员到天保办,引进或招收一些林业专业的优秀大学生,解决人员不足、管理水平有限的问题。

3.2 提高管护经费,打造专业管护队伍

天保办需根据目前天保工程的现实需求,适度提高或调整投资标准,使管护的专项资金得到提高,增添护林员数量,调高护林员工资,改善护林人员生活水平,使其专心工作,力保天保工程区内天然林资源得到全面有效保护。各部门应按照《国家林业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管理办法》、《合同法》的要求签订格式统一的森林管护合同,将合同的签订和执行情况纳入森林管护工作管理、检查验收、绩效考核等相关制度之中。实现科学、合理、有效的天然林管护合同制度。针对护林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应加强培训工作,以提高护林员整体素质水平。按照护林员的文化程度不同,需制定不同程度的培训方案,确保每个护林员都接受到专业知识培训,考核上岗。

3.3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保护森林资源

工程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大基础建设的投入。一是完善林区交通、供水、供电设施,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其生活质量;二是加强林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林区防火监测预警、扑救指挥、防火阻隔等系统建没,提高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三是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平台、应急防控指挥体系、地面防治设施没备、应急防治物资储备库等防灾减灾体系平台和基础实施建没,提高林区有害生物防治能力;四是改善林区管护站点的居住和生活条件,为管护人员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以便他们能更好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

3.4 重视公益林建设,确保公益林建设成效

根据天保工程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的相关技术规程,科学编制作业设计,在作业没计环节要严格把关,通过专家评审后,予以实施。工程区各实施县要强化造林质量管理,实行技术指导和监督责任制。一是加强对基层林业工作职员的选拔及业务培训,增加人员数量及业务素质;二是公益林建设过程中,需严格按照作业设计施工,技术人员实行技术指导监督责任制;三是增强种苗生产管理,严格苗木质量检查,保证造林成活效果。另外加大公益林建没后期管护资金投入,完成造林和封育工作后要及时管护,按时除草、松土、浇水,适时补植,加强病虫害等灾害监测,采取一切必要的管护手段确保造林成效。

3.5 加大扶持力度,助推林业产业发展

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把天保工程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抓住天保工程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契机,在坚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找准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大力发展生态型经济林;二是加快适合高原种植的经济林、木本油料树种的培育,以及本土原有树种的培育推广,为林果成活率和资金使用效益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三是加大经济林及木本油料林木种植的扶持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投入,并提供相应技术保障,帶动农牧民群众的种植积极性;四是在条件有利的地区推广扶持藏鸡、藏猪等禽畜养殖业,提高当地农牧民的收入水平;五是通过引进先进的公司或与公司合作的方式对食用野生菌和野菜类进行深加工,远销各地,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6 建立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站,提高生态效益监测水平

西藏天保工程区位于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金沙江在工程区长度509km。区域内天然林资源丰富,构成了长江上游地区牢固的天然绿色屏障,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在当地建立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站,对工程区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系统性的观测研究,为区域森林生态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对工程区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生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林业主管部门应积极申请经费及技术力量,尽快建立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的西藏天保工程区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站,更加合理细致的开展区域森林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为区域生态建没作出积极贡献。

4 结语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也是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举措,对社会各方面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西藏自治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以期为西藏天保工程的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星隆华.平安区天保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防护林科技, 2017(7):92~93.

[2]黄龙生.东北和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 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7,15(1):89~96.

[3]侯伟.西藏天保工程区森林抚育技术探讨[J].林业建设,2017 (3):37~39.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