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生态修复与园林绿化探讨

2018-02-24吕耀强

绿色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修复城市园林绿化

吕耀强

摘要:指出了实施“城市双修”是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面对当前城市生态存在的问题,概述了城市生态修复、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和意义,阐述了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的原则,以期为园林绿化在城市生态修复过程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生态;修复;园林绿化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03-0024-03

1 引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工业化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给城市生态安全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另一方面,城市化“摊大饼”式的快速扩展侵害了原有自然生态系统。其结果导致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干扰。实施城市双修,是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城市生态修复是恢复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外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普遍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园林绿化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美化城市环境的原生能力,自然成为改造和提升城市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2城市生态存在的问题

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发现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差,自然生态系统功能日渐丧失,空气、水、土壤遭受不同程度污染,沙尘暴、城市内涝、热岛效应、冰雪天气以及近年来愈来愈严重的雾霾天气等自然灾害时刻干扰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城市生态不断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峻挑战。

3 城市生态修复概述

3.1 “生态”的概念

“生态”一词有多种含义,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生态”常用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一般指生物的生活状态。简单地说,生态是一种包括人在内的生物和周围环境之间、生命个体与整体之间和谐相处的关系,是生命生存、发展、繁衍、进化所依存的各种必要条件和主客体间相互作用的总和。

3.2 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是指在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和侵害的情况下,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并辅助适当的人工措施,对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恢复与重建,使其可持续发展,为人类所利用。

3.3 城市生态修复

城市生态修复是指以城市生态作为修复对象,针对城市中被破坏且不能自我恢复的山体、河流、湿地、植被等,修复和再利用城市废弃地,治理污染土地,在合理保护城市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以生态系统本身自我修复能力为主,采用适当人工措施为辅,恢复和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原有的生态结构和功能(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净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走向良性循环,建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环境[1]。

4 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和意义

4.1 城市园林绿化的意义

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居民改善生存环境的迫切要求。

4.1.1 维护城市生态功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园林是城市中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以丰富的园林植物、完整的绿地系统、优美的景观和完备的设施,在发挥调节城市气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作用,是城市基础没施建设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4.1.2 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需要

城市绿化对调节城市气候、美化城市环境、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努力为人们创造一个优美、舒适、健康、方便的生活居住环境,是城市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也是广大市民的心声。

4.1.3 突出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品位

城市园林绿化能促使城市景观与文化融合、展现文化底蕴,充实和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从而提升城市品位。对内可以增强居民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市民素质,增加城市凝聚力和正能量;对外可以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利于提升城市知名度,优化投资环境,促进旅游事业发展[2]。

4.2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

4.2.1 在生态效益方面

城市一定规模的绿色植物群体在调节城市生态方面发挥着的作用,它既能调节城市的温度、湿度,净化空气、水体及土壤,杀灭病菌,又能促进城市通风和减少风害、降低噪音,对创造城市宜居环境、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2.2 在社会效益方面

今天,城市公园绿地已经成为广大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园林植物用灿烂的色彩、美丽的形态、浓郁的香气、神妙的风韵,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充满无限自然情趣和艺术魅力,使人受到启迪,产生联想,陶冶情操,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同时,还可以作为文化、科学、政治的宣传教育阵地。同时,在防灾、避难等方面也可发挥较大作用。

4.2.3 在经济效益方面

首先是直接经济效益。城市园林绿化为社会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植物产品)。其次,是间接经济效益。主要指园林绿化形成的良性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增加城市魅力)。城市园林中有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开发和利用,发展旅游经济[3]。

5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5.1 坚持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就是根据城市生态修复规划确定的目标,针对当前自然环境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采取适地、适时、适宜的手段,逐步予以解决,恢复或提升其应有的生态功能。

5.2 坚持植物造景

植物造景符合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根据建设园林绿地的性质、功能和艺术要求选择和搭配不同植物种类、密度和数量,充分利用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的特点,巧妙运用植物形、色、味、声对人知觉器官影响效果,在满足植物生态条件的基础上创造优美、稳定的植物景观,给人以美的体验和知觉享受。

5.3 坚持生态优先

生态优先就是要把发挥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放在优先位置。在城市中,种类丰富、层次合理、结构稳定的园林植物群落具有调节气候、优化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其作用强弱与园林植物的绿量有很大关系,植物绿量越大、绿质越好,其生态作用就越强。因此,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要围绕如何能增加和提高绿地园林植物的绿量绿质开展工作。要充分利用绿地空间,采用乔、灌、地被、草等植被组合,形成复合性的群落结构,增加植物绿量,以增强绿地生态效能。

5.4 坚持生物多样性

坚持生物多样性,首先符合大自然演潜规律,通过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来促进形成结构稳定和生态功能高效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其次,利用物种多样性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第三,植物多样性能构建复层植物群落,形成大量的高品质绿量,使其生态效益达到最大化。因此,为了使植物能够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持续、健康的存在和发展,在物种选择上必须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

5.5 堅持建设节约型园林

建设节约型园林应坚持勤俭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整体要求出发,在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都充分考虑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城市绿化的生态功能。节约型园林是要求以最少的资源和能源投入,获得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实施节约型园林绿化,是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园林绿化建设模式。

5.6 坚持以地带(乡土)树种为主

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就是在园林植物选择上充分利用地带(乡土)树种,他们对地带性的生态条件有最好的适应性,具有较强的繁殖更新能力,相对于其他树种栽植和养护成本均低、成活率高、便于管理,是适宜群居的种群,本地特色鲜明,有利于营造城市自然风貌,能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

5.7 坚持城乡一体、城乡统筹原则

进行城市生态修复,改善和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必须转变观念;要坚持大气、简约和赋予时代感的没计风格,规划建设大格局、大景观,要把“绿色”作为城市规划的底色,构建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绿地系统;要从市区走向市域,充分发挥园林“规模”效应,使城市绿地规划更趋于科学、合理,以改变过去那种见缝插绿随意建绿的局面,城市绿地系统具有更强的生态功能,对于修复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发挥更大的作用[4]。

5.8 坚持传统文脉与现代风格并存

人类社会是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园林与城市规划、建筑等学科也是一样,城市建设一方面要尽量保留传统文化、突出当地特色,从民族、地域中寻找文化亮点;另一方面又要顺应城市发展趋势,时代感和功能与形式的多样化迫切要求不断吸收外来元素走向国际化,城市园林创作多样化的趋势将不可避免。因此,城市园林在继承文脉和走向国际化两方面将并存。

5.9 坚持生态、景观、文化、休憩和减灾五大功能

今天,在城市生态建设中园林绿化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现代园林具有的生态、休憩、景观、文化和减灾避险五大功能,已经得到社会普遍认同。城市园林的生态功能使之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大绿量和良性绿质植物群体共同作用才能有效地修复和改善城市生态;城市绿地的休憩功能正改变着人们的休闲方式,人们到公园绿地散步是很惬意的事,能陶冶人的情操,有利于身心健康、家庭和睦,有利于创建和谐的社会;通过园林景观装饰的综合公园、广场、河道和绿地成为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为美化城市环境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人们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美创造有利条件;园林艺术反映特定的时代精神,突出了城市文化和民族特色,它代表着城市的精神、身份和骄傲,有些园林本身就是城市文化;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开敞的空间,这为城市避险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园林绿地空间的避险功能,自然纳入城市避险空间规划中。

6 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尊重自然、关注环境、创造健康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已成为时代的强音。开展“城市双修”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生态修复工作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园林绿化的作用和意义决定其自然成为城市生态修复工作舞台上的“主角”,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作为搞好城市生态修复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显得十分重要,搞好园林绿化规划没计,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湿地和植被,更好地改善和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汤 飞.浅谈城市生态修复的理念与路径[J].建设科技,2017 (13):84~85.

[2]丁金凤.论城市绿化的重要性[J].内蒙古林业,2009(4):26 ~27.

[3]俞宗明.浅述城市同林绿化的功能作用[J].江苏建筑,2009(3): 6~7.

[4]刘秀晨.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的城市同林的机遇与挑战[J].中 国园林,2015(4):36~40.

猜你喜欢

修复城市园林绿化
流苏树与美国流苏树园林绿化前景探讨
园林绿化的施工与养护管理措施
浅谈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
现代道桥工程出现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探析及修复对策分析
自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快速修复技术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