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课堂,慢在学生思维中

2018-02-24朱丽萍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学生思维数学课堂

朱丽萍

【摘要】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是存在差异的,为了让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自信而幸福,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在思维困惑处、错误处和生长处得到数学智慧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课堂 学生思维 慢教学

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不同的数学思维,都渴望在数学上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遵循学生的自然发展规律,多给学生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水平,获得不一样的数学智慧成长。

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学生数学思维上存在的困难人手,分析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通过“慢”课堂帮助学生解决一个个数学思维上的困难。

一、“慢”课堂,慢在思维困惑处

培根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就是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尤其是学生在數学思考中遇到了困惑时,应通过适当的回忆、铺垫等方式,帮助他们顺利地获得新知识。

如某次我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学生通过预习知道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与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不同,需要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对于这个结论,很多学生只知结论,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论。于是,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展开了讨论和研究。

师:同学们,通过阅读数学课本我们知道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那么为什么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跟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有关呢?

生1:我用举例法,比如22除以3,三七二十一,那么余下来的1在个位上。

生2:我举例了三位数,比如157除以3,百位上的100除以3余下1,十位上和个位上合起来是“57”正好能被3整除,所以我们就知道了这个数不能被3整除。

生3:我举例了四位数,比如1237除以3,千位和百位合起来是“1200”正好能被3整除,十位和个位合起来是“37”,除以3余数是1,所以这个数不能被3整除。

生4:我也通过举例发现了能被3整除的数不仅与个位上的数有关,还与其他数位上的数有关。

师:大家真会动脑筋,现在我们体会到了为什么能被3整除的数需要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了。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我通过放慢课堂的节奏,让学生知道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结论,还知道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

二、“慢”课堂,慢在思维错误处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犯错误,既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必经过程,又是教师研究学生思维的最佳着眼点。如我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学生在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出现了多种答案,如邻边×邻边、(邻边+邻边)×2、底×高等。

师:同学们,通过我们自己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研究,出现了这3种答案,你支持哪一种,哪种你认为肯定是不对的,为什么?

生1:我觉得(邻边+邻边)×2肯定是不对的,因为这是计算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公式。

生2:我觉得邻边×邻边这种方法也是不对的,因为刚才我用数格子的方法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8平方厘米,而邻边×邻边算出来的答案是35平方厘米。

师:那大家都支持底×高这种方法,有谁能说说这种方法为什么是正确的?

生:我们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分割成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中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乘高了。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我从学生的错误人手,在学生的错误之处开展深入的讨论和交流,不仅纠正了学生的错误思维,还理清了为什么“底×高”是正确的。

三、“慢”课堂,慢在思维生长处

皮亚杰曾经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由此可见,在学生数学思维的生长点上,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动手操作,帮助他们理解数学知识,获得思维的生长。

如我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活动“钉子板上的多边形”一课时,学生通过操作不仅算出了多边形的面积,还发现了多边形的面积与多边形边上的钉子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师:同学们,下面多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呢?每个多边形边上的钉子各有多少枚?请你先数一数、算一算,把结果填入表中,再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新发现。

生:我的这张表格是这样的:

师:大家的填法和他一样吗?

生:一样。

师:很好,现在我们观察这张表格中的数据和多边形,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图形内都只有1枚钉子。

生2:我发现这些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越多,面积越大。

生3:我发现这些多边形面积的平方厘米数是它们边上钉子数的一半。

师:刚才我们遇到的多边形内只有1枚钉子,如果用n表示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用Js表示多边形的面积,你能写出n和S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生:S=1/2n。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我放慢教学速度,让学生投入地观察、操作和计算,发现了很多钉子板上的规律。同时,通过这样的学习模式,为学生今后解决相似的题目提供了可操作的模型。

总之,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速度有快有慢,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慢”课堂中耐心等待和引导,留给他们经历与思考的时间,期待他们数学知识的生根发芽。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思维数学课堂
多维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贯注方法引导 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设计:从学生的思维起点出发
基于学生提问的小学英语教学探究
数学教学怎样运行“教”的过程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