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初探

2018-02-24俱长军

新课程(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名师专业化专业

俱长军

(甘肃省镇原县平泉中学,甘肃 镇原)

课改的亲身实践者是教师,学校发展的动力也是教师。如果没有教师的充分发展,就难以有学生的主动发展。如何促进农村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专业化发展,让老师想干、会干、能干,追求高效教学,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下面我就谈谈个人粗浅的认识。

一、着力于“观念”的改变,促其想干

1.目标激励,发展内驱力

为了统一全体教师思想,抓态度的转变,认识的提高,学校应该制定符合校情的“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规划”,让教师主动规划个人的近期、中期、远期专业发展目标。将“三新教师”(新分配、新调入、新上高中)、名师、高三教师、其他教师培训纳入计划,让“个人规划”工作的启动触发教师自大学毕业后就沉睡已久的奋斗激情。

2.标杆引领,结对帮扶

为了让普通教师觉得成为名师并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难事,学校要定期启动“骨干教师”评比活动,评选校级学科带头人,让身边的骨干教师成为普通教师的标杆。开大会对标杆老师隆重颁奖,营造人人争创名师的氛围,鼓励教师不断进取,更上一层楼。重视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的“青蓝工程”活动。让“新”教师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巩固、教学评价等方面获得帮助和指导,不断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二、着力于“课堂”的研究,让其真干

1.录制常态课

学校每学期可能都要开展公开课活动,但这些课大多是精雕细刻的“展演课”,是教师个人、备课组、教研组实力的优化整合,是样板课,并非常态课。我认为最好进行“随机录课”。录课时,课前不打招呼,教导处根据课表随机抽取,深入班级录课。教师利用每周二业务学习时间集中观看录课内容,开展说课评课活动,进行集体“把脉会诊”。学校定期把课堂实录制作成光盘与“会诊”结果一并赠予教师,或将录像上传校园网作为奖励,鼓励教师自研自磨自砺,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2.抓好研磨课

“磨课”是教师练就内功的开始,是教师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经过研磨而成的精品课,会让听者如沐春风,心旷神怡,如览群峰,豁然开朗。农村中学最好由教导处安排,每个大组选一两名教学成绩相对较差的老师上研磨课,执教者在写了教案后,交给同组教师讨论后再度修改,然后进入“课堂实战”,在学科组的领导、同组教师观摩后提出优点和不足,自己再反复斟酌,这样进步的不仅仅是执教者本人,其他参与“磨课”的人也同样能受益匪浅。

三、着力于“方法”的指导,教其会干

1.名师引路,同课异构

农村中学自身的资源和条件比较有限,应该想方设法邀请省市内外专家、学者到校讲学、授课,鼓励学校老师与教育专家同课异构,同台竞技,通过专家的“临床诊断”,破解课堂教学提高的瓶颈,重点从管理方法上、教学艺术上给教师以指导。

2.学会反思,提升能力

学校可以建立《新课标学习反思制度》,每人每周写一篇反思随笔,内容因人而异,可以写教后记,可以写自己的感悟,自己的迷惑、问题,成功的经验,教学的高潮;也可以带着研究的目的去观摩同行的课,然后写下对方成功或不足的一点。要让反思成为我们工作的常态,通过学习、实践、反思,营造一种科研氛围,于反思中寻求更快发展。

四、着力于“平台”的搭建,迈向能干

1.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首先抓实集体备课,让教师吃透教材,改变以往流于形式的集体备课,以说课形式代替集体备课。其次是抓能力比试,学校要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说课比赛、教学基本功竞赛、课件制作比赛等。提供这些平台,就是给教师提供自我展示的空间和舞台,大家在竞争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创新。

2.举办校园讲座、沙龙活动

学校教师自己开讲座活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自己组稿,自己设计,虽然没有专家、学者那样高屋建瓴,但必定是自己的教学心得和感悟。或者定期举办沙龙活动,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准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谈自己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让教师进行思想、智慧地碰撞,在碰撞中思考,在碰撞中总结,在碰撞中前进。

当然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不仅仅需要学校坚持不懈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感受到强化专业发展的紧迫感。学校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一定要为所有的教师提供发展的平台,让教师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让教师都能感受到专业发展的优势,享受到专业发展的快乐,使每一个教师都能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成为符合教育发展需要的合格教师。

猜你喜欢

名师专业化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促进幼儿园保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