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

2018-02-24袁秋英

新课程(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知识点教学模式生活

袁秋英

(浙江省绍兴市文澜中学,浙江 绍兴)

新型数学教育理念主要表现为强化学生素质教育,削弱习以为常的应试教育。推陈出新的教学准则也迫使教师肩负起更新自身教育观念,勇于创新,创建高效课堂的艰巨使命。作为新时代课堂的引路人,教师需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引导学生去主动处理、找寻、解决问题,多观察个体学生的不同特性进而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潜能的同时亦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长此以往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观察、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最终实现高效新型课堂的主旨。

一、引导代入法

1.生活中的数学

传统印象中,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看似并无太大的关联,教师则需要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感,指出隐匿在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数学印记,让学生在看见某些周遭事物时随即联想到数学中的对应知识点,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观察事物的能力,让数学融入生活,让隐身变为可见。比如,讲解轴对称图形概念后询问同学生活中有哪些轴对称事物,并结合生活中事物的案例予以正确的总结,或者给学生讲解某一概念之所以产生的小故事、史料乃至生活现象,布置学生课后查找与概念相关的照片或者模型等等。

2.情景设置沉浸式学习

生活中的许多场景都可以运用到数学中去,教师可以依照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事热点或者广为流传的寓言故事等进行问题的设定,如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方》时,就可借用“古印度国王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让学生通过亲自运算,寻找规律思索如何快速计算出每个格子应有的麦粒数量。这一方式可以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点的同时,也了解了与之相关的经典故事,更快速积极地调动学生情绪和学习热情。

二、引导反思法

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是对已有知识技能的查缺补漏,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和探索寻得新的解决途径,从而进一步拓宽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其中最常见的便是一题多解法,如教师给出解方程式:x2-6x-160=0,并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学生可以分别用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公式法三种方式求得答案。通过学生在运用这三种方式的解题过程中,可以学习到不同解法之间的差异以及难易繁简的程度,因此能更好地掌握解题方法,灵活使用公式,逐步培养独立思维能力。

三、演示教学法

1.实操演绎法

针对重点知识需要直观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不仅能加深学习记忆,生动活泼的形式也更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教师可以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采用道具、工具等实物,现场演绎原理过程来辅助讲解,视觉和听觉双重感官的同步输入,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甚至加深理解和记忆。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演示中,如可以设置一个情境为:某一选秀节目中,四位导师为一名参赛选手打分,除去最高和最低分求该选手实际得分。让学生亲自扮演导师和选手进行打分和核算,不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及理清答题思路,更能提高学习热情和效率,推翻以往传统教师授课普遍枯燥干硬的教学模式,以轻松有趣的方式深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深度。

2.多媒体展示法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也逐渐进入了学生的课堂,以更加丰富、立体、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节约更多授课时间给教师,针对知识点内容与学生进一步探讨互动,提高学生的专注度和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习效率。例如针对《简单事件的概率》这一章节的内容来看,投掷硬币的实验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进行简单高效的展示完整实验过程,生动形象的动态画面可以使学生看到图像的变化,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高效加深理解和学习意愿。

四、自主探索法

自主学习能力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构成之一,如何培养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探索知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尤为重要。除了事先布置预习任务和设置开放型数学问题,现今也有采用鼓励学生自主组合课外活动小组,以相互交流、启发、帮助的形式把数学带出课堂和融进学生的日常生活的方式。

总之,创新性课堂中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应以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主,教师通过多元、灵活的教学模式突破原有教学方式的束缚,以创新型教学方式打造新时代的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致力于提升教学效果的实现。

猜你喜欢

知识点教学模式生活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感悟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