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材施教,以生为本
——高中体育教学策略探究

2018-02-24赵贺强

新课程(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特长因材施教身体素质

赵贺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高级中学,新疆 乌鲁木齐)

高中体育教学,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做到“因材施教”,使体育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个体特点,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的体质发展。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我们先根据学生的性别进行分组,分别对男生、女生进行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的评估。在评估资料的基础上,为他们进行有区别的运动训练安排,继而组织学生利用自身特长进行集体运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就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一、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

在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学的形式是一种单向性的集体教育,对于不同性别、不同身体特点的学生,使用的教学方法与规定的训练内容完全一致,这使得体育课程教学不能完全满足具体学生的实际运动需求,造成了教学的低效化。我们在“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的体育教学中,首先将男女学生分为两组,之后根据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等身体素质的全面评估,将其作为下一步的个性化训练参考。最后我们组织学生对运动能力进行考量,利用100米跑、400米跑、投掷铅球、立定跳远等考核项目,分别考量不同学生的运动能力,以为下一步的个性化训练做出指导。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做出全面的评估之后,我们综合学生的性别和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为每个学生制订出了科学的运动训练计划,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符合自身性别特点、身体特点、运动能力的个性化训练,从而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二、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为学生设置不同的训练项目

我们在为每个学生制定了符合他们自身特点的运动训练计划之后,在课堂教学上采取分组教学的方法,让相同或相似运动训练内容的学生结为一组,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小组中的女生,我们根据她们的具体生理特点,相应地减少部分训练强度。而对于小组中的男生,我们根据他们的身体特点,为他们进行符合运动规律的运动训练提升教学,以更好地发展他们的运动能力。我们对于具有短跑特长的学生,为他们制订了100米和200米短跑训练的内容,让他们在100米和200米短跑训练中展开共同训练。我们对于身体较为肥胖的学生,为他们制定了利用中长跑进行减肥的训练计划,让他们展开800米跑、1000米跑等中长跑,用以促进他们身体的健康发展。对于擅长跳跃,身体较为灵巧的学生,我们为他们提供跑跳以及立定跳远的训练,让他们在跳远训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跳跃特长。总体上来说,对于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训练项目,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运动需求获得更加有效的锻炼,因而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收获健康的身体素质,培养出适合自身的运动爱好。

三、组织学生利用自身特长进行集体运动

在学生的分组训练有一定基础的前提下,我们为了发展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与团结协作意识,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集体运动,使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例如我们根据男生的特点,展开篮球比赛的比赛训练模式,让身材高大魁梧的男生担任中锋;让具有一定运动能力、擅长奔跑的男生担任前锋;让身材较为矮小、身体较为灵活的男生担任后卫。以此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以比赛的形式促进训练,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发挥自身特长、学会与人合作,达到共同提升的目的。另外,学生在集体运动比赛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还可以通过与同学合作,收获同学之间的友谊,发展集体主义精神。这对于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乃至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在集体比赛中为了共同的目标而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也将会对学生的个性养成及思想品质养成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组织学生利用自身特长进行集体比赛的方式,不仅对学生的运动能力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更是对学生的品质精神的有效提升。

总而言之,在“因材施教”的高中体育课堂中,我们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符合自身运动特点的体育锻炼,在体育训练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特长,进行合作性的集体体育运动。我们的体育课程时刻以学生的体育发展需求为本,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运动发展需要和身体素质特点来进行体育锻炼。这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体质,使学生更加热爱运动与健身,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共性发展的融合。

猜你喜欢

特长因材施教身体素质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老板的特长
锻炼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特长,亦是一种成长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特长公路隧道照明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