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

2018-02-24邱进刚

新课程(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生活化作文生活

邱进刚

(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甘肃 武威)

学生作为社会的组成分子,社会是其生存的母体。让学生的笔触回归社会生活,将社会生活中的经历见闻、所思所感倾注于笔端,学生就不会无话可写,他们纯真的眼睛里必定可以透露出一个个多彩感人的世界。只有生活充实,才会表达出、抒发出真实的浓厚的情思来。语文作为“母语”已经具备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最大优势,对学生而言,生活中的听说读写与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生来就是融而为一的。我之生活即我之写作,将作文教学内化于生活教育,作文即做人,无垠的生活空间就可以转化为无限的写作来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以引发学生的认识与思考,而这种认知的形成其影响也更为深刻久远。学生作文若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出他们观察到的生活或他们思想认识上的种种微妙的变化,对他们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健康人格的塑造都有积极的作用。

一、将作文过程“生活化”

1.多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作文,激发兴趣

写作的欲望来自于内心情感的需要和强烈的兴趣,许多的教育名家对此做过精彩的论述,例如,“学生自己为作文命题”“我手写我心”,而教师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取消对学生作文内容和形式的限制,变写作为自我行为,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样,学生就不会对作文望而却步。往往我们作文教学的失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的束缚太多,因为死板而扼杀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2.变“课堂作文”为“生活作文”

打破传统作文教学的文体、时间、地点、字数的限制,变革传统的作文方式。例如,教师可根据农村时令、节日的变换以及区域文化等安排相应的课题,并与学生共同讨论,让学生去体验生活、捕获写作灵感与素材。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选取观察日记、专题报告、生活随笔等多种形式来写作。

3.坚持每周写一篇作文,天天记日记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吐,让学生多动笔,每周写一篇作文,每天坚持记日记,力求能准确流畅地表达心中所想。生活处处有文章,学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就有了倾吐的需要。无论是高兴、自豪还是悲伤、郁闷,都可以用日记记录下来,也可以用书信与好朋友文流。平时的练笔中要努力锤炼语言,口积笔累,日积月累,语言必将会流动起来,文章必然会少一分呆板,多一点灵动。

二、让作文内容“生活化”

渠清如许,为有源头。学生作文内容要生活化,教师就要使学生的生活立体丰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生活现实,关注社会生活,高中作文不仅需要丰富的素材,而且还需要较深厚的思想文化,对事物有独特看法。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在生活中需要广泛阅读书报,读一些《意林》《读者》这一类的杂志,积累有关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素材,通过这种积累,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精神世界得到丰富,学生在写作时,也就不会发愁没有东西可写,另外一方面,对于当前热点新闻进行跟踪分析,并搜集相关专题报道,及时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进行适时评论,这种锻炼方法对于学生写这一类的文章非常有益。

例如:2017年,最为热点的王三运、虞海燕贪腐案,以及落马官员涉黑犯罪集团案等,作为教师可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搜集有关报纸一系列的时评给学生阅读,让还没有到社会的学生正确认识这一社会现象。引导学生去领会别人是怎么看待新闻事件的,从哪些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积累对这一类社会热点新闻的认识,若要写有关“常怀敬畏之心”的作文时,就能够将社会一些贪污腐败事件写到作文中,就因为这类人对法律没有敬畏之心,所以才走上歧途,最终难逃法律的制裁。这样可以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也可以为学生写作提供良好的素材。

三、作文评价要“生活化”

1.教师要变“作文批改”为“思想碰撞”

在作文批改中教师不仅仅是对学生篇章结构、遣词造句的斟酌与修改,更是和学生思维与认识的交流。多一些肯定,多一分鼓励,多一点理解。每一篇作文都是学生思考的产物,应该受到老师的尊重,因此,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要走下“神坛”,与学生形成“头脑风暴”的碰撞与共鸣,情感理智的交流与沟通。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美好词句和美丽情感及时地给予鼓励,给予高度的肯定,对其思想进行引导升级,让学生体会成就感,真正实现新课程对评价所提出的“诊断、激励与发展”的目标。

2.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自我鉴赏和修改

作为语文教师,要教育学生转变“我写你改”的传统思维,要使他们知道,作文是很难“毕其功于一役”的。多改出精品,即便如曹雪芹般的文学巨匠“改”也是整个写作过程中的必然环节;教师只能教给你修改的方法,自己的“孩子”只能自己去塑造。一个懒于自我升华的人,将永远被高质量的作品拒之门外。

3.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互相鉴赏和修改

除了自我修改,更好的方法是“奇文共赏,疑义相析”。在教师的宏观指导下,组建作文评改小组,实现资源共享,成果展评。也可让每个小组各自专评某一方面,在“评中学、学中评、改中高”。同学的优秀习作更贴近他们的写作水平,也更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充分地挖掘他们的创作潜能。如此便实现了“各尽其力,各长其才”的学习目标。变一双眼睛为多双眼睛,这样,既减轻了教师自身的工作负担,又充分发挥了学生在作文中的主体作用,真正走上了作文成功之路,产生教与学“共舞”的最美图景。

总之,高中作文教学必须从生活化入手。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和阅读积累,把评改交给学生,运用多种多样的作文评改方式,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猜你喜欢

生活化作文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