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研究

2018-02-24李耀南

新课程(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思维能力数学知识

李耀南

(广东省广州市黄冈中学广州学校,广东 广州)

在新课改这样一种大背景下,教育应该培养更多综合应用型人才。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学以致用”“社会需要”作为人才培养标准,立足于新课改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开展教学活动。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不只是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现实问题,使其掌握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科学的数学思维看待身边的事物,从而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一、数学核心和数学教育思想简述

随着新课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教学的隐形目标。在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应注重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渗透,在学生充分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用数学思想思考问题,使其在思考问题时更具条理性和逻辑性。有效的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充分体会数学思想,并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观念和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

1.将数学知识取向与文化取向相结合

教学的价值取向是教学的方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取向包括知识取向和文化取向两方面。所谓知识取向,是指教材内容和知识,注重知识的传递,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更为丰富的数学知识;文化取向是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文化的拓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笔者为学生讲解《九章算术》中的天元术和思源术,让学生在理解方程知识的同时,了解数学的发展史,不仅使学生掌握数学理论和概念,还对数学内涵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再如,在指导学生进行几何作图时,为学生讲解希腊智人学派的三等分角、二倍立方、化圆为方三大问题,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的来源,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

2.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学习效率也不会很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课本知识和内容,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参与数学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时,笔者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课堂上让学生剪一剪、拼一拼、凑一凑,将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不仅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知,还能够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另外,在学习几何知识时为学生安排动手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笔者借助多媒体做出不同的辅助线,引导学生利用辅助线进行不同形式的转化。此外,还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通过调动已有知识,建立新知识的框架,从而在加深对新知识理解的同时,还能巩固旧知识。例如,在学习正方体的有关知识时,笔者引导学生回顾正方形的相关知识,并让学生将正方形和正方体进行对比,从而加深学生对几何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框架。

3.在教学评估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

当下教学评估的方式主要以作业和考试为主,尤其是考试,初中数学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大多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是一种不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随着新课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不断推进,教学评价方式也在发生着转变,教师不仅要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合理评估。例如,有这样一道题,题中含有某海浴场环境质量和市区空气质量的统计图,主要考查学生对统计学中的众数、平均数、中位数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利用几何直观和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还要引导学生利用统计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使其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教学难点和重点,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为学生渗透核心素养教育。同时,还要多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探究活动,使其在探究的过程中启发思维,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思维能力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