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激励式阶梯教学法探究

2018-02-24

新课程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阶梯基础知识教学法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学习上往往容易迷失方向,针对这一情形,我们要合理地采用激励式阶梯教学法,尊重学生的身心差异以及学习差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本文就如何开展激励式阶梯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尊重学生差异,营造学习氛围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特殊的青春发育期,心理比较敏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差异化的数学教学。

例如,在教学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学习并掌握这一知识点,笔者先是对知识点进行系统的阐述,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出答疑。此时班中有一位学生表示对该知识的学习还存在疑惑,笔者本着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的教学原则,对该同学进行了单独的讲解。

首先,笔者让这位学生系统地复习了关于三角形的所有知识点,包括角与角的关系等,在掌握了这些基础的知识后,通过案例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使他基本掌握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随后笔者设计了两道符合他学习水平的相关试题,而这位学生也都回答正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在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之后,应及时给予回答和帮助,这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备课目标阶梯化,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在开展课堂教学前,我们通常会进行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备课目标阶梯化,针对不同的学生以及不同的内容知识点进行备课,同时还可以设置悬念,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程度,采用正确的授课技巧和授课方式。

例如,在教学 “不等式”这一内容时,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备课,备课目标为:一是让学生掌握不等式的解法;二是要求那些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的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关于不等式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阶梯化,因材施教

教师在激励式教学中,要采用阶梯化教学形式,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因材施教。

例如,在教学 “轴对称”这一知识点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等,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要求他们动手制作一些图形。在制作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小组成员之间讨论,选出小组代表,然后由小组代表上台发言,提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价值,促使其积极投身到小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课堂总结阶梯化,激励学生提出意见

一个好的课堂总结,有利于师生共同反省,及时改进,促使教师不断完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学生所期待的教学值。因此,笔者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课堂总结本,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记录下来,在第二天的正式教学过程进行之前,笔者会先花10分钟时间来解答学生的疑惑。

例如,有的学生在总结本上写道:老师的教学速度过快,以至于他们不能完全掌握知识点,在遇到较为困难的题目时,不懂得转换思维。针对学生提出的这些意见,笔者认真进行了反思,并且在以后的教学中,尽量控制自己的讲课语速和知识点的衔接等,尽量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教学效果显著。

五、作业布置阶梯化,提高各层次学生解题水平

在作业布置方面,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来进行作业的分配和布置,提高各层次学生的解题水平。

对于那些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多做一些难度较高的习题以及历年考试真题等;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会选择一些较为简单又经典的题目,要求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基础知识,巩固和强化所学的知识。作业布置的阶梯化,使教师根据学生自身情况进行不同的作业分配,有利于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提高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采用激励式阶梯教学法,让学生真正懂得学习,学会学习,达到教育目的。

[1]郑琳欣.初中数学激励式教学方法探析[J].才智,2010,(6).

[2]赵爱风.初中数学激励式阶梯教学法[J].中学生数理化,2008,(8).

[3]杨元祥.初中数学激励式阶梯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6).

猜你喜欢

阶梯基础知识教学法
清律的基础知识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良师·阶梯·加油站
掌握基础知识
时光阶梯
艺术创意阶梯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