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悲鸿与齐白石

2018-02-23华天雪孟红

人民周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画集徐悲鸿齐白石

华天雪 孟红

齐白石到北平后艺术上的知己好友,主要是两个人:陈师曾和徐悲鸿。陈师曾与齐白石的交往,在1917至1923年间,短短数年,但他对于齐白石的“衰年变法”起到了关键的催发作用。徐悲鸿与齐白石的交往,在1928至1953年间,长达25年。不妨说,徐悲鸿是齐白石艺术盛期的好友,对于推介齐白石的艺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么,他们是怎样的知己呢?

三顾茅庐成至交

1928年秋天,徐悲鸿由蔡元培推荐,受聘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徐悲鸿大胆地提出了革新的主张,美术方面倡师法造化与国画的创新,号召学习、借鉴并吸收西方一些优秀的技法,与中国民族绘画的优秀传统相融通,创造出生机勃勃的中国画。

在用人方面,徐悲鸿敢于启用众所争议的人才。当他发现齐白石在中国画方面的高深造诣后,他决定聘请齐白石担任北平艺术学院的教授,并亲自登门拜访了这位老画家。

木匠出身的齐白石此时已届67岁高龄。在西单跨车胡同齐白石的画室里,30多岁的徐悲鸿和60多岁的齐白石竟然好似—对老朋友碰面,一见如故。二人随意、惬意地漫谈着,从绘画谈到诗词,又从文章谈到篆刻……各抒己见。彼此的观点竟也那么一致。

但是,当徐悲鸿说明来意时,老人却婉言谢绝了。

徐悲鸿觉得人才难得,过了几天,再次拜见齐白石,重提聘用之事,但又被老人谢辞了。

徐悲鸿第三次去上门诚恳敦请老先生。“三顾茅庐”的真情终于深深地打动了齐白石,老人坦率地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徐先生,我不是不愿意,是因为我从来没有进过洋学堂,更没有在学堂里教过书。连小学、中学都没有教过。如何能教大学呢?遇上学生调皮捣乱,我这样一大把年纪了,摔一个跟头就爬不起来啦!”

徐悲鸿劝慰老人说:“不需您老人家系统宣讲课程,只要您在课堂上给学生作画示范即可。”又言辞诚恳地说,“我一定在旁边陪着您上课。冬天,给您生只炉子;夏天,给您安一台电扇。不会使您感到不舒服的。”

见徐悲鸿如此情真意切,齐白石很感动,高兴地答应去试一试。翌日,徐悲鸿亲自坐了马车来迎接齐白石,学生们早已站在门口恭敬地迎候。画案上已经摆好了笔墨纸砚。但是,齐白石拿出来自带的几支画笔。

齐白石沉思着,很慎重地举起画笔,运笔非常缓慢。他的每一笔都精雕细琢,笔墨格外郑重、精到。台下的学生们如饥似渴地端坐得纹丝不动。睁大的眼睛都随着齐白石的画笔在移动。

画完以后,在徐悲鸿的引导下,齐白石与学生们展开了漫谈。他集自己数十年的经验侃侃而谈:“不要死学死仿,我有我法,贵在自然……”然后,慈爱地环顾一下学生们。又说,“花未开色浓,花谢色淡。画梅花不可画圈,画圈者匠气……”

一堂生动的课讲下来,齐白石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和欢迎。徐悲鸿与齐白石都长长地舒出一口气。齐白石对徐悲鸿说:“徐先生,你真好,没有骗我,我以后可以在大学里教书了。我应当拜谢你。”之后,徐悲鸿又亲自将齐白石老人用马车送回了家。

从此,这两位极负盛名的艺术巨匠成了深情厚谊的忘年交。齐白石为在孤寂的艺术探索中找到如此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而高兴,在赠徐悲鸿的《鱼鹰图》中写诗题字,以抒知音之慨。鸿雁传书寄关爱

徐悲鸿一心致力的改革计划遭到强烈的阻挠,只好拂袖而去。准备南归的徐悲鸿来到齐白石家,向这位尊敬的老人辞行。齐白石画了一幅《月下寻归图》,送给徐悲鸿。

徐悲鸿与齐白石虽然人身离别了,但是,二人之间鸿雁传递往返不绝。齐白石每有佳作,必定先寄给徐悲鸿。徐悲鸿则每每按齐白石的笔单,及时给齐白石寄去稿费。那个时候,恰巧是齐白石精力旺盛、创作最成熟的时期,因而徐悲鸿购藏齐白石这个时期的佳作极多。

齐白石当时还未正式出过画集,只是为了赠送亲友,自己花钱用石印印刷了200本画集。为了向更多的人介绍齐白石的艺术成就,徐悲鸿向中华书局推荐出版齐白石画集。博学多才、极重道义的书局主要负责人之一舒新成,慨然允诺。于是,由徐悲鸿亲自编辑,亲自撰写序言,正式出版了齐白石的第一部画集。

齊白石收到自己的画集和稿酬时,喜悦之情难以言表。1936年,徐悲鸿还在《中国今日之名画家》中再次肯定齐白石的画艺:“齐白石之长处,在有色彩,一往直前无所顾忌,惟多红而少绿,或其性格所尚。写昆虫突过古人。其虾、蟹、雏鸡、芭蕉,以墨写者,俱体物精微。纯然独创。”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随即北平沦陷。齐白石愤敌骚扰,深居简出,数次在自家门上贴出告示,坚表停止卖画,拒绝一切来访。表现了一位中国艺术家的凛然风骨,赢得了人民的钦佩。远在别处的徐悲鸿得知此举,对齐白石愈发敬重、思念。

抗战胜利后不久,徐悲鸿在重庆致书齐白石,告诉老人胜利的喜讯,细致地问询老人的身体和生活等近况如何。不久,齐白石在复信中满怀忆念地写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君也。”

1946年,重庆举办齐白石画展。徐悲鸿撰文对齐白石抗战八年间的所作所为,作出了很高的评价:“白石先生……从事绘画,今年85岁矣,丹青岁寿,同其永年。北平陷敌八载,未尝作一画、治一印,为拒敌伪教授之聘,高风亮节,诚足为儒林生光。”

重逢之后情更浓

1946年8月31日,徐悲鸿担任北平艺专校长,聘请吴作人担任教务长,冯法祀担任油画系教授,也聘请了黄宾虹担任教授,还聘用了一些在艺术上卓有成就、思想进步的画家如李苦禅、叶浅予、李桦、艾中信、李可染、董希文、周令钊等来校担任教职。上任伊始,徐悲鸿再次聘请已83岁高龄、画艺卓绝的齐白石为名誉教授。这一次,还是徐悲鸿亲自坐车去迎接老人。

回京之后,徐悲鸿与齐白石往来更加密切。有时,齐白石到徐家;有时,则是徐悲鸿夫妇去拜会齐白石。二位画家还常在一起作画,友好合作,珠联璧合。徐悲鸿画一只鸡。齐白石便补块石头;齐白石画个蜻蜓,徐悲鸿就补一束花草。

到了炎热的夏季,齐白石还经常来到徐悲鸿家一起纳凉,聊聊天。话题不拘,天南海北,无所不谈。有时卖画的钱算不清了,齐白石也会来找徐悲鸿替他算一算。所有这些,全缘于他对徐悲鸿的信服和尊崇。

会间牵手成诀别

1953年6月23日,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休会时,徐悲鸿和齐白石在怀仁堂门口等车时,徐悲鸿亲切地拉着齐白石老人的手,继续亲热叙谈。此情此景非常传神地表达了两位大师之间深厚的友谊。摄影师邹建东捕捉到这极有感染力的一幕,为两位大师拍摄了两张合影。第三天,徐悲鸿因突发心脏病辞世,这张照片成了他们永恒的纪念而弥足珍贵。

1953年徐悲鸿去世后,徐家人考虑到齐白石与徐悲鸿交情深厚以及齐白石年事高怕受刺激等原因,因而暂时没有告诉齐白石这个消息。但是原来徐悲鸿在世时每月必亲自为齐白石送去工资,现在就只好改由其他人了。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去看望齐白石,齐白石就问及悲鸿为什么没有来,廖静文就谎称徐悲鸿出国了,就这样维持了一段时间。

时间长了齐白石就不相信了,约过了一年,齐白石雇了一辆三轮车,由儿子陪同亲自到徐悲鸿家里看望。到了以后他才发现徐悲鸿的家门口已经挂上了“徐悲鸿纪念馆”的牌子。因为纪念馆中徐悲鸿的画室、客厅还都保持着原状,齐白石缓缓走进去,还是坐在原来徐悲鸿在的时候他坐的沙发上,沉默了好久才问廖静文徐悲鸿的灵位在哪里。齐白石叫他的儿子搀着他走到徐悲鸿的屋子里,在徐悲鸿的遗像面前深深鞠躬,说:“悲鸿先生我来看你了,我是齐白石。”然后默哀一阵子,含着眼泪离开了。齐白石对于徐悲鸿的知遇之恩感戴终生,多次对人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徐君也”。

猜你喜欢

画集徐悲鸿齐白石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雨浥红蕖冉冉香
·齐白石
徐悲鸿&吴作人:爱徒,随我来便是!
齐白石买假画
丰子恺《护生画集》不仅是祝寿作品
我的一本画集丢了
《护生画集》背后的故事
齐白石·书画作品选
徐悲鸿与一幅古圆的悲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