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子互动助力共同成长

2018-02-23陆蓁蓁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小班亲子家庭

陆蓁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每学期会组织2~3次不同形式的亲子活动,让家长观摩幼儿在园活动,对孩子集体学习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拉近家园之间的距离。但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开放半日活动却成了一道难题,看到爸妈来园后的小班幼儿因不能尽情依偎在家长怀中撒娇,哭闹的、乱跑的、耍小性子等状况,严重影响活动质量。为解决这个难题,我园针对小班、小小班半日活动开放进行了“亲子互动”模式的尝试,让家长和幼儿一起活动,共同学习、游戏,家长从活动的旁观者转为参与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亲子互动”理论阐述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亲子互动”式开放活动作为一个家园沟通的平台,给孩子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为家长近距离观察自家孩子在集体中的学习生活状况提供了条件;为老师搭建了与家长充分交流与沟通的平台。“亲子互动”也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将幼儿园的“小课堂”紧密联着家庭与社会的“大课堂”,广泛挖掘家长资源,形成家园整体合力,构建幼儿园、家庭和谐互动的开放式教育模式。

二、“亲子互动”组织形式

(一)社会实践——其乐无穷

亲子社会实践是我园开放半日活动的特殊环节,如在秋高气爽的秋天,组织“秋天的我们”社会实践活动,家长和孩子手牵着手,跟着教师在紫薇公园漫步,向锻炼身体的爷爷奶奶问好,在泛黄的草坪上放风筝,在梧桐树下捡拾落叶,与父母、同伴在沙滩上玩沙……整个紫薇公园到处是跳跃的身影、欢乐的笑声。亲子社会实践活动,拓宽了幼儿的思维和眼界,丰富了幼儿的活动内容和生活经验,更加强了幼儿园与家庭、家庭与家庭间的联系。

(二)家长助教——丰富多彩

瑞吉欧教育系统中的“互动合作”的理念认为:“在幼儿机构的管理方面,家庭和学校的互动合作,可帮助教育新方法的发展,儿童教育责任由学校和家庭共同承担。”“亲子互动”家长开放日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活动内容,如:亲子秋游、亲子手工、亲子阅读等,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这些活动为家长全面观察、了解自家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发展,探讨幼儿成长中的问题创设了宝贵的场所。我园鼓励家长志愿者参与到幼儿感興趣的活动中来。如重阳节时小班的“三世同堂”活动,邀请一位幼儿的妈妈和奶奶来助教,不仅让幼儿感觉到新奇,更让家长懂得教育孩子的目标不该局限于知识经验的传授,而应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培养。

(三)亲子游戏——合作伙伴

亲子游戏是家庭内成员之间,主要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发生的游戏。亲子游戏既是儿童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亲子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有效增进成人与孩子之间感情的同时也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忙于工作的家长有时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与情感需要。所以,我园将每周三下午定为“亲子游戏日”,让家长走近幼儿,走进幼儿内心。例如:在娃娃家中,互换角色,家长做孩子的“小宝宝”。由孩子照顾父母穿衣、喂饭。在游戏中,孩子体验到父母的辛苦,而家长则感受到了幼儿的纯真。

教师是亲子早期教育的呼吁者、指引者、指导者,让我们共同倡导亲子互动,使幼儿园亲子活动成为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小班亲子家庭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粗和细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