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冲锋之路 2017年F1自由飞世锦赛参赛纪实

2018-02-23高原

航空模型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世锦赛中国队赛场

经过大半年的准备,中国队一行9人于8月2日开启了匈牙利之旅,赴布達佩斯参加2017年F1自由飞世界锦标赛(以下称世锦赛)。值得高兴的是,此次中国队成功卫冕了F1C项目团体冠军,让各国参赛队在F1项目世界最高水平的赛场上再次领略了中国实力。

与两年前相比,这次世锦赛的中国队阵容强大:F1A项目的参赛运动员是佘志平、施俊平、黎小飞,F1B项目是张红武、吕鸿、石皓元,F1C项目是沈卫忠、盛新蒲、高原,教练员由施俊平、张红武兼任,领队则由高原兼任。所有运动员均由2016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选拔而来,都是国内F1项目的顶尖高手。

由于在2015年F1自由飞世锦赛上邹炯宇、董春来、高原三人曾代表中国22年后夺取久违的F1C项目团体冠军,因此这次组队伊始,所有人都卯足了劲,打算在赛场上稳扎稳打,争夺9人团体大奖杯——F1A、F1B、F1C三项综合团体冠军。

抵达异国他乡

当地时间8月2日傍晚,中国队一行9人顺利抵达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所有人顺利入住机场酒店,并在次日早晨取到了两辆租好的汽车。大家把各自的模型箱和行李装车后,按照之前查好的路线直奔驻地酒店。

驻地酒店距布达佩斯国际机场约130千米。所幸欧洲公路的指示标非常详细,一路上没有遇到太多周折。除了翻译王悦丛,中国队其他成员都是第一次来到匈牙利,所以一到驻地酒店就开始勘察周边环境。

酒店所在地是个旅游小镇,街道比较繁华,酒店对面就是当地比较有名的水上世界游乐场。出了酒店,路边面包房一家挨着一家,超市、饭馆、甜品店也都不缺。眼前的景象让大家安心了不少。以往来欧洲比赛时,中国队比较郁闷的就是吃饭问题,一是品种不多,二是饭馆通常离驻地十几千米,周末还不开门。

趁着其他队员各自安顿行李的间隙,高原带上石皓元出发寻找赛场。因为世锦赛参赛人数众多,赛场周围酒店早早就被预订一空,所以中国队驻地酒店距离赛场较远,根据导航图约有42千米。而组委会没有提供驻地酒店到场地的穿梭巴士,仅仅提供了一张场地照片和对应的经纬度坐标。俩人壮着胆子在陌生道路上边开车边寻找,一度还走反了方向,不过在“导航员”石皓元的不断纠正下,竟然顺利找到了赛场。

回到驻地酒店,二人向全队其他成员介绍了世锦赛场地的情况:条件不太理想,起飞区一侧、场地正中央有一条横贯赛场的小河,且河上只有一座桥,不利于模型的回收;另一侧是竞时项目的“天敌”——正值丰收期的玉米地,同样增加了回收模型的难度。可是开赛后大家才发现,玉米地带来的麻烦真的不算什么。

世界杯热身赛

经过一天的试飞和准备,中国队全员参加了F1世界杯(布达佩斯杯)赛。一般来说,各类航空模型项目世锦赛前都会安排一次世界杯赛,既是热身,又能方便运动员适应场地。按照约定,中国队的9人在世界杯赛里独立比赛,并自行负责模型的回收。

8月5日,F1世界杯(布达佩斯杯)正式开赛。因为参赛人数众多,所以每个号位分配了6名选手,一轮比赛时间也被延长到了90分钟。早上7点,第一轮比赛开始。当时场地上的风非常强劲,组委会却出人意料地将这轮比赛的满分留空时间设置为5分钟。正因如此,绝大部分选手止步于这一轮。

在第一轮飞行中,高原几乎是在裁判发出开赛信号的同时让模型升空。虽然飞满了5分钟,但是模型飞出了视线范围。在计时裁判的指引下,高原向着起飞区一侧的玉米地进发了。当他费尽周折穿过了一片玉米地后,才发现后面连着一片向日葵地。而根据追踪器的指引,模型就落在这片向日葵地中。

继续搜寻模型时,高原才知道之前的玉米地根本不算大麻烦,真正凶险的是这块向日葵地。推开的向日葵只要一松手,就会掉转回来,用巨大的花盘狠揍穿行者,打得人头晕眼花。加之向日葵植株高大,人一旦进入,追踪器的信号就会变得非常微弱,导致无法准确判定搜寻方向。火上浇油的是,比赛期间匈牙利遭遇了几十年难见的高温天,每天最高气温均在40℃以上,对运动员的意志力是非常大的考验。由于丢失的是主机,因此高原放弃了接下来的比赛,执着地在向日葵地里找寻了6个小时。期间黎小飞、施俊平、佘志平、沈卫忠陆续放弃了比赛,也加入到搜寻的队伍中,但仍一无所获。比赛第一天就丢失了主机,可不是个好兆头。回到宾馆,高原一言不发。

次日早上3点半,高原瞒着大家偷偷起床,一个人开车去了赛场。不料到了向日葵地,追踪器不再发出信号。高原觉得这架模型一定是被别人捡走了。果不其然,在当晚举行的世锦赛开幕式上,一名蒙古队的队员拿着模型找到了高原,说他们在回收本队模型时偶然发现了他的主机。因为在赴匈牙利参赛的前两周,高原参加了F1世界杯(蒙古站)的比赛,所以捡到模型的队员对他很熟悉,一看是高原的飞机便妥善收好。送还模型后,蒙古队的队员还祝高原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得知高原的主机失而复得的过程,队友们都说这真是一场奇遇。

再夺世锦赛冠军

之后的几天,中国队抓紧时间继续调整模型,为3天后的世锦赛做着各种准备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审核模型环节。在模型审核室里,有3张巨大的桌子,分别用于F1A、F1B和F1C模型的审核工作。审核进行时,先是参赛运动员将每个人的模型顺序放好,然后审核人员依照运动员填写的审核表格仔细检查模型。确认无误后,审核员在模型上粘贴合格标签。但是当沈卫忠、高原和盛新蒲三个人把各自的F1C模型都摆好后,审核员们却没有立刻检查模型,而是去找照相机,从各个角度拍照。询问后得知,他们从未见过哪支队伍的3名F1C运动员均使用同款模型,且都是当下公认竞技性最好的全碳折叠翼模型飞机!

8月9日,F1自由飞世锦赛正式开赛,首先进行的是F1C项目。比赛开始前,中国队就制定了如下竞赛策略:起飞线上,由判断气流经验丰富的施俊平教练指挥3名运动员放飞模型;较远处,张红武教练安排无参赛任务的队员回收模型;王悦丛则负责收听组委会通知及对外信息传递。endprint

比赛当天,中国队就像一个精准运行的钟表,准确且顺畅。赛场上,施俊平在上風处插了3根高高的风标杆,帮助判断气流。参赛的3人只负责调整好各自的模型,待施俊平挥手示意,即按照之前安排好的顺序放飞模型。模型升空后,由下风区的回收组逐级传递信息,最终完成模型的回收。尽管赛场上的风很大,但F1C组的3人依然轻松地完成了预赛,并以三人全部满分的成绩挺进决赛。此时,队员全部满分的仅有中国队和法国队。

决赛在下午17点举行。按照国际航联的新规则,组委会将决赛人员分成了两个批次,中国队被分在第二批次。首轮决赛的满分留空时间为6分钟,盛新蒲的模型意外迫降,没有飞满。但法国人的表现更差,有两名队员没有飞满,将F1C团体冠军奖杯拱手送给了中国队!

来不及庆祝,大家迅速投入到下一轮决赛中。该轮满分留空时间为8分钟。比赛中,中国队又发生了不少意外:沈卫忠的模型在起飞后机翼未能展开,偏巧遥控迫降失灵,差点满动力坠毁;高原的模型在大风中飞向了远处的树林,最终撞在了树上,还被扎得到处是窟窿。虽然如此,想到蝉联了F1C项目世锦赛冠军,全队每个人都特别高兴。

幸运不再眷顾

翌日,F1B项目开赛。首轮比赛时,吕鸿率先起飞,轻松获得满分;小将石皓元紧随其后,其模型同样飞满了4分钟。正在这时,比赛忽然暂停了。回收完模型,组委会宣布了一个令在场运动员很囧的消息:因为起飞线设置不合理,所以第一轮比赛成绩取消。在现场举行的临时领队会上,尽管大家有各种各样的提议,但国际航联的凯恩斯先生拒绝了包括投票在内的所有请求,直接宣布F1B项目重新开赛。事后大家猜测,由于匈牙利场地在中午前后特别不容易飞满分,因此前一天比赛时出现过裁判员人手不足的情况,此举可能是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再次出现。

事实似乎印证了这种猜测。随着比赛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被挤出了决赛圈,中国队的境况也不容乐观。张红武在比赛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麻烦,先是橡筋在机身管里炸裂,主机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火速换用备机,虽然获得了满分,但回收后发现模型的一根控制线断了;换上第三架模型,候场时一名外国运动员在起飞区内穿行,不小心绊倒了起飞架,造成模型摔在地上、尾管损坏……这一连串的事故直接导致张红武在第四轮比赛中没有可用的竞赛机。在预赛最后一轮开始前,中国队仅剩吕鸿和石皓元两人全满分。

第五轮比赛中,吕鸿为了力保满分进决赛,决定与隔壁号位的世界名将安德鲁科夫同时出手。只见模型扶摇直上,改平高度再创新高。但是刚盘旋了一圈,两架模型如同着魔一般都开始大幅度地波状飞行,直至落在地面。在场的中美两队队员都懵了,大家从未见过这种“电梯式”强下降气流。

小将石皓元最后一个起飞,却因出手太平模型没有获得很好的改平高度,且在即将满分时滑到了休息区的树丛后面,看不见了。虽然在下风区的中国队回收组清楚地看见了模型满分迫降,但裁判的计时表却停在了3分53秒(第五轮的满分留空时间为4分钟)。至此,中国队的世锦赛F1B项目全部结束,3名队员均无缘决赛。

8月11日进行F1A项目。经过前几天的鏖战,中国队所有运动员都显现出疲态。疲惫的不只有中国队,其余队伍也是状况百出。由于当天场地的风格外大,因此不少运动员将F1A模型牵到了地面,或是使牵引线横扫起飞线。有些运动员在模型脱钩时用力过猛,竟然导致模型空中解体。其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一架模型在脱钩后直冲蓝天,直接将上方正在滑翔的一架翼展2米的模型打个粉碎,残片如雪花般飘落。

中国队黎小飞的模型,在加速准备抛线时与匈牙利队的模型相撞。仅解开缠绕的牵引线就用了近5分钟。施俊平的主机在降落过程中撞到了树上,前缘损坏。佘志平则成了当日的悲情人物——模型遭遇各种古怪气流和状况,每轮都没飞满。

自由飞新变化

纵观本次世锦赛,F1自由飞项目的竞赛器材又有了跨越式发展。

在F1A项目中,所有参赛运动员均使用了带电子控制系统的模型,层流翼已成为主流。赛场上,能弹射到上百米高度的模型比比皆是。

在F1B赛场上,出现了不少采用全碳机翼的模型。以往大家都觉得实心的全碳机翼太重,在滑翔阶段下降率较大,综合性能不佳。但在实际比赛中,一副翼展1.8米的全碳实心机翼,其重量竟然不到60克,与“蒙皮-骨架”结构的机翼差不多。但在维持翼型的能力和机翼结构的强度方面,全碳实心机翼已经甩了结构机翼好几条街。

本次是国际航联修改F1C项目动力时间后的首次世锦赛。在赛场上,绝大多数人使用的是折叠翼模型。原因是采用这种设计的模型,在垂直爬升阶段所受阻力较小,能获得比较好的改平高度。中国队的3名F1C运动员,其模型在动力时间3.3秒的情况下都能爬升至140米以上的高度。由于国际航联出台了新规则——竞赛模型必须携带遥控迫降装置,因此所有参赛运动员均使用了带电子控制系统的模型。在模型发动机方面,FORA公司已经出品了与折叠翼模型配套的发动机,B2发动机的出品方也进行了相应的结构改进。

在此特别要提的是国际航联关于F1决赛的新规则。在世锦赛F1C项目的角逐中,共有24名运动员进入了决赛。因为裁判员人数不足,所以组委会决定决赛第一轮分两个批次进行。而在第一轮结束后,大家发现有几个没有飞满的运动员出现在第二轮决赛的名单上。之后在个人总成绩排名表中,有几人第一轮决赛未飞满、第二轮决赛仍有成绩,并排在了第一轮决赛飞满、总成绩分数更高的中国队队员之前。

为此中国队向组委会提出了复议,结果被告知按照新规则,如果决赛分组进行,且两组中一组成绩较好、另一组成绩较差时,成绩较差组的运动员在满足两个条件的情况下可进入下一轮决赛:一是运动员达到满分的75%,二是成绩较差组进入下一轮决赛的人数不如成绩较好组的人数多,直至两组进入下一轮决赛的人数相等。这里的关键是成绩较差组运动员虽然在某轮决赛没有飞满,但在计算成绩时仍可按照满分处理。

2017年F1自由飞世锦赛,虽然中国队的成绩还有遗憾,但所有人都已倾心尽力。赛后佘志平在给家里打电话时,对他儿子说的一句话令在场的所有人感动:“你爸我倒在冲锋的路上,不丢人。”是的,在这短短几天的赛事中,中国队一行人在国际舞台上展示的是通力合作的传统、百折不挠的心态和团结进取的精神。再度捧回的F1C项目世锦赛团体冠军奖杯,既是对中国队实力的肯定,也是中国队在F1自由飞赛场上创造的又一个奇迹。endprint

猜你喜欢

世锦赛中国队赛场
星问答
林丹世锦赛止步次轮
中国队开门红
一场比赛
最多观众的世锦赛伦敦田径世锦赛10天卖票70.5万张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
群言堂
赛场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