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蝙蝠”猎手

2018-02-23王希智

航空模型 2017年10期
关键词:铆钉座舱机身

王希智

机型背景

为强化全天候作战能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在1956年初,从苏联引进了主要用于夜间截击空战的米格-17PF歼击机,数量至少有70多架,用于对付经常于夜间入侵中国大陆的国民党空军第34中队(“黑蝙蝠中队”)的侦察机。

1963年6月19日夜,国民党空军第34中队周以栗驾驶5070号P2V-7U侦察机入侵大陆,20日凌晨飞入江西省境内。当时驻扎南昌的人民空军第24师独立大队副大队长王文礼驾驶米格-17PF(2074号机)起飞迎战(图1)。在低空、暗夜和复杂电子干扰情况下,王文礼当机立断,改变以往夜间拦截时从尾后进入攻击的方式,从P2V-7U的雷达告警器难以发现的对头方向进入,在短短55千米的截击航线上实施了3次攻击,成功将P2V-7U击落于江西临川大窝坑。周以栗机组14人无一生还。

王文礼的这次战斗是在电子对抗条件下用战术手段反干扰的突出战例,也是人民空军首次击落“黑蝙蝠中队”的P2V-7U侦察机。1963年6月28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接见了王文礼等作战有功人员。1964年9月,空军授予王文礼“夜战猎手”荣誉称号。

制作心得分享

本次笔者使用了国产品牌HOBBYBOSS出品的1/48 米格-17PF模型套材制作,其中有王文礼座机“2074”号机的涂装资料。

模型整体为工整的凹线,但是部分线条较浅,细节锐利度不足,显得比较“肉”。而且,部分机体表面处理较差,整体铆钉偏少,故要多次进行假组。

模型开出了发动机的内构,但细节不足,因此索性不做它。为了保证组合度、减少后期打磨的工作量,未按说明书的程序制作,而是先将左边的前后机身以及右边的前后机身分别组装好,以使后续工作更顺利(图2)。

制作主翼时发现组合度不太理想,与机身衔接处有较大缝隙。为此耐心地不断修正打磨,使其与机身的组合度调整到一个良好状态(图3)。

由于模型的整体蒙皮线锐利度比较差,且深度不足,因此将所有蒙皮线用刻线针加深梳理,再稍微打磨修饰,原本不到位的蒙皮线质感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图4)。

米格-17PF的起落架为前三点式,制作时要注意机头配重。虽然说明书没有说要配重,但理论上要配重才不会翘头。恰好模型雷达罩内有空间,于是先填满铅珠再用AB补土封死(图5)。

前文提到,模型的表面铆钉偏少,所以参照了实机的钉线图,利用专门打铆钉的滚轮在模型表面依据图纸补上未开出的铆钉。这样,模型的整体细节有了显著提升,也更好地展示了实机的神韵(图6)。

在制作副油箱时发现,副油箱与主翼结合的支架尺寸竟然少了一截,只好用厚胶版切成小胶条补在支架上,再反复打磨成与支架伏贴的形状,并使其与主翼衔接处紧密接合(图7)。

制作空速管时,发现模型原有的太粗了,因此换上了东欧补品厂Master出品的金属空速管(图8)。此外,机头下方的炮管也换成该厂家的金属炮管(图9)。

HOBBYBOSS的这盒套材虽然十分认真地将主翼上方的起落架指示杆开出来了,可惜太粗,与实机比例相差甚远,因此将其切除打磨后,用铜线做了替换,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接下來制作座舱,套材所带的弹射座椅细节不够,尺寸也不太对。为此换成东欧品牌Quickboost的树脂弹射座椅。将座舱整体喷上浅蓝色,并加上细节,再进行旧化。座舱的制作就完成了(图10)。

接下来将全机的大部分零件进行组装。虽然前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假组与修正工作,但最后组装时还是发现有不少接缝必须处理,只能耐着性子一一解决。

前风挡与机身的交界处有一道明显的缝隙,先用薄胶版贴上,再切削打磨成合适的尺寸(图11)。另外,前轮舱后部也有一个大缝,利用AB补土补上塑型,待硬化之后再打磨完善(图12)。如此,针对每个缺陷进行修正,最后将主体机身处理到比较好的状态。

机尾下方腹鳍的形状有错,将其切除打磨后,换上同样由Quickboost出品的树脂腹鳍(图13)。

接下来进行涂装。首先遮盖座舱罩。笔者习惯的方式是将遮盖胶带仔细切割成座舱玻璃的形状后贴在座舱罩上,再用遮盖液涂在胶带表面以避免漏漆。

飞机整体为银色。因为人民空军的银色涂装是在飞机表面喷银漆,而不是像一些国家的飞机直接裸露金属原色,所以不需表现得过亮。银色涂装完成后,再用胶带进行遮盖处理细部的分色(图14)。

涂装完成开始贴水贴时,才发现套材所带的八一军徽水贴尺寸偏大,根本贴不下,只好翻箱倒柜找出台湾“虎翼”出品的水贴换上(图15)。另外,模型座舱的仪表板是一个光板,也找出以前用剩的仪表水贴贴上增加细节。

水贴贴好后,笔者又发现主翼两端的航行灯外形太过写意,索性全部切割打磨掉,重新喷上银色。贴上留存的透明航行灯零件,左侧漆上透明红、右侧漆上透明绿。这样效果就好多了(图16)。

最后,将黑色油画颜料用打火机油稀释后,把全机的蒙皮线进行旧化(图17),再用废弃流道加热后拉丝作张线贴在垂尾和天线位置。这架当年立下战功的歼击机模型就大功告成啦!(图18)。endprint

猜你喜欢

铆钉座舱机身
黑色铆钉
斑马智行智能座舱操作系统
规律:座舱真漂亮
对比自动锤铆与手工锤铆铆接力学性能
国产新舟700首飞机机身后段成功交付
卡西欧推出第二款镜头机身可分离相机
彩虹迷你包
三星全新LED电视力作 超薄机身&娱乐互联
铆钉娃娃
模型飞机的结构与飞行原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