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四位一体”发展培养模式探究

2018-02-23陈迎霞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四位一体第二课堂困难

陈迎霞 张 桐

(1.北京城市学院 北京市 100083 2.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12)

一、高校经困生发展现状调查

1.经困生现状问卷调查

经困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在技能学习、心理状况及人际交往等方面与普通同学有所差异,使得他们容易产生自卑、茫然、自闭以及焦虑等情绪。为进一步了解高校经困生发展现状,本文针对高校128名经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在调研对象中,个人能力方面,57.81%计算机技能十分薄弱,22.35%人际交往技能有待提高,在组织领导能力方面,15.63%有待提升,也有少部分经困生在文字、理论知识等方面较为薄弱。但100%的学生表示愿意接受相关方面的培训。[1]

在心理状况调查部分,调研对象中75%愿意广大同学了解自己经困生的身份,并且相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而18.75%不愿意暴露自己这一身份,其余7%对此无所谓。48.4%偶尔会因为自己的家庭经济困难这一因素产生焦虑或敏感情绪,4%会经常发生这种状况,而31.25%表示自己很少发生此现象。[2]

在个人素质方面,仅有43.4%有长期坚持的、习惯性的爱好,其余56.6%生活元素比较单调,没有长期坚持的爱好及运动。

2.经困生面临问题分析

(1)基础技能起点较低

经困生多来自我国偏远地区或经济不发达村镇,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地区基础教育缺乏资源与技术支持,多数学生未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能。同时因教育水平不发达,缺少必要的实验设备,其理论基础薄弱、实验操作能力较差。与其他同学相比,经困生在计算机课程学习、网络资源利用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等基础技能方面相差甚远。

(2)视野狭窄,不善交际

当今时代是一个高度信息化和多元化的时代。现代化手段的短缺大大限制了经困生的视野,使其常出现不敢表达想法,有才能不敢发挥,不愿意与人交流等问题,从而使他们难以融入集体生活,造成他们朋友圈小继而引发其性格孤僻、生活单调、缺少热情等的恶性循环。

(3)心理自卑、敏感焦虑

家庭经济状况的相形见绌使经困生产生自卑心理,不能正确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容易自我否定。其次,由于家境不佳,他们会害怕别人知道自己家庭经济情况,更容易过度敏感。常州工学院使用斯皮尔伯格的状态—特征焦虑量表和生活事件评定量表对100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经济困难大学生状态焦虑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经济困难大学生与非经济困难大学生比较,状态焦虑水平差异显著。

二、高校经困生“四位一体”发展培养模式探究

尽管经困生群体目前在个人发展上存在诸多劣势,但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大等优势也为其培养提供了可行性支持。为促进其全面发展,学校层面应积极探索,从技能培训、能力提升、自我调节、心里塑造构建“四位一体”的发展培养模式。

1.以基础培训为载体的技能提升及拓展

从偏僻落后的高中教育转入高等教育,学习方式的巨大转变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大量使用让他们难以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因此适时开展计算机操作、基本软件使用、网络资源利用等基础培训势在必行。可根据学生中经困生的比例开展集中培训、小组培训,针对性的帮助其弥补基础,同时也可以借助广大学生的力量,在学院或班级里组织“一助一”的帮助弥补不足。基础技能的弥补可以大大提高其自信心,为其它方面的提升起到正面的激励效应。

2.以第二课堂为途径的能力培养和实践

受自身成长环境影响,多数经困生有强烈的自强精神。家庭条件的不如意,对自身现状的不满和忧患意识,成为他们的内在动力,激发了他们拼搏向上的斗志。应积极鼓励其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在信息传播、纳新面试指导等方面对其进行侧重辅导,引导其加入适合自身发展的学生组织。一方面,有利于他们在第二课堂活动中锻炼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开拓视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消解其自闭心理,广交挚友,积极培养其团队协作意识。以第二课堂为途径的能力培养和实践可以为经困生顺利走向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3.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的自我激励与调节

调查显示,56.6%的经困生没有长期坚持运动或爱好,这对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束缚。生理上,受家庭经济状况制约,经困生多体质瘦弱,加强体育锻炼帮助他们强身健体、增强体魄。精神层面上,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其有效释放压力,长期而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够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帮助其调节不良情绪,为以后的生活奠定良好基础。简言之,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的体育锻炼是形成健康、弹性的生活方式的润滑剂。在日常辅导上,应加强观念教育,使其深刻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在客观条件上,应积极创造条件,包括场地、设备、资源等;在实施过程中,应适当予以督促和指导,跟踪撰写成长记录,以保证其习惯养成的持续性。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的持续发展的体育锻炼将是每个学生受益终身的财富。

4.以素质拓展为平台的心理塑造和完善

素质拓展是一种户外体验式训练,通过设计独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户外活动,培训心理承受能力、个人挑战能力、积极进取的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等。针对经困生自闭、自卑以及敏感等心理状态开展素质拓展训练,能够帮助其开放自我、突破自我,挖掘潜能,以切身体验来完善和塑造健康的心理状态。素质拓展中的体验感受可以被放大到现实生活,使其能够主动面对困难,以灵活的思维方式寻找解决困难的途径。

尽管国家及社会在大力倡导完善高校经困生的资助体系,从奖、贷、助、减、补多方面减轻其经济负担,但物质上的资助只能解决其一时之需,对其现状治标不治本,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提高技能、培养能力,健全人格,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教会他们立足社会的真本领,使他们从根本上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成长成才!

[1]王芳芳,沈海涛,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模式构建,长春理工大学学报[A],2010.(3).

[2]刘一鸣,经困生群体行为分析,黑龙江高教研究[J],2011(1).

猜你喜欢

四位一体第二课堂困难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选择困难症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有困难,找警察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