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这样的老师》说课稿

2018-02-23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理解课文怀特丛书

(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辽宁沈阳 110045)

我说课的内容是S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科学与发现中的第24课《一个这样的老师》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一个这样的老师》所在的单元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认真领会说明的道理”为单元训练重点。本文是美国作家大卫·欧文回忆自己少年时代学习生活时写的一篇文章。它叙述了怀特森老师在“我们”第一节科学课上给“我们”讲了一种叫凯蒂旺普斯的动物。第二天测验,每一个同学的试卷都不及格。老师给“我们”解释了不及格的原因,并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上学到点什么。逐渐地“我们”在怀特森老师的课上学会了探索,学会了“新怀疑主义”的学习方法。

二、学情分析

我区近几年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了1+X的主题丛书学习的课改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把我班的学生分成六个小组,由六个组长带领组员学习、讨论、交流,互相切磋,互相提高。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阅读能力,能够在阅读中品味文章的精彩语句,认真领会文中说明的道理。本文中所塑造的怀特森老师的形象带给学生一种新的认知,新的理念。在此,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入情入境的读书。

三、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怀特森老师的做法,懂得在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有科学的怀疑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学习中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有科学的怀疑精神,用事实,用科学的方法纠正错误,坚持真理。

教学难点:理解怀特森老师的做法,并认识到其中的价值。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检查预习,回顾课文内容。我先检验学生对本课生字部分的掌握情况,对他们进行了生字听写,之后各组互批互判,及时改正错字。然后,我让孩子们在小组内回顾并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再找出一组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我适时地提问,通过你的初步感知,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粗略地回答)。

导入正课,这节课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的检查,小组间的交流,给学困生一个回顾的空间。在已熟悉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概括出怀特森老师的特点,完成对怀特森老师的第一次评价,同时也为他们继续深入的学习课文理解怀特森老师奠定了情感的基础。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课文

1.自主学习,合作完善

(1)我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在自己有感受的地方做上批注。

(2)思考:在第一节科学课上,看看怀特森老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想一想怀特森老师是一个( )的老师。

(3)合作交流、探究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是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和个性化的体验,在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把理解逐步引向深入。通过学生们的合作交流,探究问题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读中悟情,情中悟理

(1)师问:在这次的凯蒂旺普斯事件中,我和同学们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你在文中标画出来。

(学生汇报,课件出示:面面相觑——饶有兴趣——胸有成竹——惊呆、气恼——理解良苦用心)

(2)师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学生再次走入人物的心理,体会怀特森老师这样做的价值。

(3)引读:我们渐渐地明白了怀特森老师的良苦用心,逐渐地,我们懂得了——(课件出示第12自然段,学生接读)。怀特森老师的每一节课都不同寻常——(课件出示,学生接读第11自然段)。

(4)师再追问:这时,“我”认为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老师在此时再适时地板书)

设计意图:根据在这次凯蒂旺普斯事件中,“我”和同学们的前后态度变化,让同学们认识到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体会怀特森老师是一个不同凡响的老师形象,他教会了我们学会质疑,学会探索。

3.丰满人物形象

师继续问:怀特森老师的课生动,有趣,不同寻常,他的课又给我们的行为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我们”行为的变化过程:不习惯质疑——学会了新怀疑主义——把新怀疑主义带进了所有的课堂——把新怀疑主义带进了我们的生活,感受怀特森老师是一个对我们影响深远的老师。

4.总结升华

怀特森老师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教会了孩子们怎样学习,不仅改变了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这篇文章的作者——美国作家大卫·欧文,他写的《第一家爸爸银行》风靡全球。试想,他在少年时期没有遇到怀特森老师,那么他还会是今天的大卫·欧文吗?

设计意图:以作者的成就更加深入说明了怀特森老师对孩子们一生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第三环节:以文代文,拓展主题丛书

看板书回顾学习方法,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主题丛书里的文章。

过渡:本文的主要人物是怀特森老师,(师指向板书)作者不仅对怀特森老师的语言和行为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还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我们的态度的前后变化以及我们行为的变化,加深了我们对怀特森老师的认识,像这样的文章有很多,比如主题丛书中《晏子不辱使命》这一课,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你对晏子的认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设计意图:主题丛书上的课文,学生在课前都有过阅读和预习,已对课文较熟悉,他们只需按老师提出的学习方法抓重点来学习,做到一课一得,一课一法。然后以小组交流汇报的形式说出自己的理解,既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提高他们赏析语言能力。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我采用的是思维导图的形式,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补充填写,给学生足够的认知空间。

设计意图:在思维导图中我保留了几个分支,是给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留下回答空间,只要回答合理,就给予肯定,激发学习积极性。

猜你喜欢

理解课文怀特丛书
纯真的力量一一比利·怀特作品欣赏
重要的东西
“人梯书库”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重要的东西
艺术创想丛书
德里克·怀特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切入点
衔接追问,趁热打铁,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提有效问题,助学生理解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