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课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2018-02-23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教师应价值观化学

丰雪情 刘 飞 高洪霞 张 骞通讯作者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能更好的适应现代生活[1]。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为主,帮助学生形成化学基本概念、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实践能力、理解科学本质、提高科学素养[1]。此阶段化学学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在教材中以多样的方式呈现,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受中考选拔的影响,教师往往偏重于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的培养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青少年时期是形成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初中生此时刚刚接触化学,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化学的学科价值、对生活抱有科学的态度。

一、渗透人文教育,活用化学史

人文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从来都不是独立的两种学科,自然科学教育中融合渗透人文教育才能真正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可采用化学史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化学史料,以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民族情感。

例如,“我们周围的空气”中有关化学家对空气成分的探究是作为阅读资料的形式在教科书中呈现的,教师可将其作为情境导入材料,带领学生体验寻求真理的艰辛与科学探究的质疑精神;在学习“金属与金属矿物”时可介绍我国自仰韶至龙山文化晚期冶金技术的发展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进行“质量守恒定律定律”教学时,可将拉瓦锡与玻义耳的实验进行对比,引入定量研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树立环保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近年来,“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词。1991年由美国化学会(ACS)提出的“绿色化学”概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大力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方针重要组成部分[2]。绿色化学作为一种科学思想,在义务阶段的化学课程中并没有直接给出,这就需要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采取与高中化学必修模块中绿色化学、原子经济相关内容适当衔接的方式进行教学,来培养学生绿色化学及环保意识。

在教材中“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将相关知识进行了集中编排,有助于系统地学习环保知识;在进行“空气”这一知识点授课时可引入温室效应、PM2.5等;进行“水溶液”这一单元的授课时可引入污水治理、海洋水资源开发利用等相关材料,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教材知识相联系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生活走进化学与学生自身经验相关,而从化学走向社会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与教材知识相同或相似的生活经验可以让学生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相异生活经验可以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科书中与生活密切相连的主要是“身边的化学物质”模块,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身边的物质及现象、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现象发现化学知识的应用,体验化学之美,帮助学生树立从化学角度认识事物、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与社会密切相连的主要是“化学能源”、“合成材料”,进行相关内容授课时教师可通过播放有关化学前沿科技的视频,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正确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四、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探究能力

问题是探究得以产生的基本前提,是探究的核心,科学探究就是个体通过自主的调查和研究来认识和解释自然的活动[3]。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其课程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探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学习基本的是实验技能、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4]。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选择适合的合作探究活动,在合作探究中帮助学生培养团队精神以及协作能力,并像科学家那样研究、思考问题,进而体验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途径。

结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体验性的学习目标,在实施教学时不如知识性、过程性的学习目标易于实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做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其认识到自主探究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剖析,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选取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情境材料,在选择教学情景时为解决完成教学任务与扩充知识冲突的问题。可将相关材料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之中,既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又能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感受科学家契而不舍的精神等。最后,在化学教学中,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避免使用“化工厂爆炸”、“化学添加剂造成食物中毒”等负面材料作为学习的情景素材。学生长期接触“黑化学”的材料会在内心对化学产生一些抵触心理,不能正确认识化学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传递积极正确的化学观念,利用有趣缤纷的化学实验让学生感受化学之美。总之,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要在教学的细节中实现,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朱文祥.绿色化学与绿色化学教育[J].化学教育.2001,1:1-4.

[3]陈琴,庞丽娟.科学探究:本质、特征与过程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5,21(1):1-5.

[4]龙吉飞.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策略探析[J].新教育时代.2017,47:27.

猜你喜欢

教师应价值观化学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