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探讨

2018-02-23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课程体系大学生

(郑州师范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4)

引言

创业教育课程是一个综合体系,需要跨学科地设置课程,因此要踏实推进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使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教学之中。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应确定为: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和创新型个性,使受教育者具有基本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知识结构、创业能力,针对少数现实学生创业者,帮助他们自主创业。[1]

一、确立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体系

1.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十多年来高校扩招给就业市场带来的巨大压力,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就业型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成为当今社会最迫切需要的。因此,在目标体系的定位中,应明确的是通过创业教育,使大学生了解自主创业,对创业感兴趣,体会创业的必要性,逐渐树立起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2]

2.创业知识的丰富

创业知识对一个人的创业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时代飞速发展、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单凭满腔热情、少量经验或单一的专业知识,要想成功创业实属不易。创业者要做出正确决策,进行创造性思维,毫无疑问要拥有广博的知识面,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具体来说,应掌握以下几方面知识:一要充分、灵活地运用现有政策,依据法律行事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要懂得科学的经营管理知识和方法,善于提高管理水平;三要了解与本企业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能够依靠科技进步增强企业竞争力。

3.创业心理品质的健全

创业的心理品质是创业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甚至是关键性的一个方面。这是由于创业的征程始终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对一个创业者来说,创业可能会遭遇种种难题和障碍,只要有一个难题没解决,一个障碍迈不过去,就有可能一蹶不振。通过创业教育,健全大学生的心理品质,提高他们的调节能力,增强其心理适应性。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设置缺乏科学性

当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一般做法是设置必修课或选修课,部分高校也通过开设创业培训班进行创业教育。在课程板块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上大都采用传统的方式,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多为纸上谈兵,不能符合创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创业课程内容构成如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知识的建构、创业心理品质的教育、创业能力的培养等还比较欠缺,创业教育的课程尚未进行科学规划。

2.教材体系建设没有权威性

国外已经开发出一些很受学生欢迎的教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估标准。百森学院和伦敦商学院联合发布的GEM报告显示,2001年美国超过1500所四年制大学和学院提供了创业课程,可以说目前几乎所有参加美国大学排名的大学均已开设了创业课程。在我国,即使大学开设有创业教育课程,在选择教材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3.教学师资力量不够专业性

创业教育对师资要求相对较高,既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拥有一定的创业经验。在国外,担任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有创业或投资的经历,熟悉企业的运营。目前我国担任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虽是专家出身,真正具有创业经历和丰富的实际经验的还是凤毛麟角,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也不多。

三、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运作的保障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进创业教育的成功保证。在课程教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运用、目标的实现及效果评价等各方面都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不仅要热心于创业教育,而且应注重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创业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能有在高新技术企业见习或参与创业过程的亲身体验,具备一定的创业体验、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大量的案例分析,帮助大学生从经验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创新与创业思维。[3]

2.构建校企合作课程运行模式

大学要与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活动课、参观访问、与成功或失败的企业者座谈、讨论课、辩论课、心理测试、模拟创业等,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课程运作模式的优势。通过课程的运行,使大学生充分了解企业的运作,亲身感受真正的企业精神,尤其是企业独特的经营理念、价值观、运作规范、企业文化、服务理念、企业风险等,增加大学生运作企业的实践机会,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提供更加真实的舞台。

3.优化教学管理制度

对于有特殊才能和创业条件的大学生,应制定特殊的政策鼓励与支持其创业,甚至可以休学创业。为此对学籍管理制度、转专业管理制度及考试制度可作适当调整。大学可探讨实行真正的弹性学分制,大学生可以在4-5年内,也可以在6-8年内,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修完学分;大学可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爱好、兴趣和特长,给他们有更多选择专业的自主权;大学考试方式不局限于单一、传统的考试方法,可通过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创业能力测评。

结语

在已有的研究中,关于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创业教育的概念、内涵等问题都做了相当深入的研究。然而,有关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途径、体系构建等方面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还远远不够。基于此,研究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1]李春琴.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5):123-124.

[2]李光辉,苏荣萍,王文韬.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9(4):103-107.

[3]陆蓉蓉,盛建兵,戴文静.基于创业团队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8(2):25-28.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课程体系大学生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大学生之歌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