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途径

2018-02-23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语感初中语文情境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花所乡中学 甘肃省平凉 744031)

初中语文中加强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不仅仅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具体体现,也是注重初中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必要选择,结合目前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初中语文教育中要加强教育途径的应用,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通过合理的教学形式、教学环节以及多样化的手段与途径,将培养学生们语感的这一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一、初中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意义

其实语感的在新课标中的定义是:一种言语主体对于言语中最为直观体现的感受能力、体验能力、判断能力以及生成能力,这些能力的背后,是语文知识与语文素材积累出来的经验总结与规律体现,其特点是具有直觉性、整体性、联想行、体验性,所以让学生们培养语感,从学生素质培养与个人成长的角度上来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而从初中语文教学发展的角度上来看,语感的培养与训练是能够体现语文教学本质的重要形式,吕叔湘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们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而加强语感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同时也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所以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高度认识加强学生语感培养的重要意义,从而结合学生们的实际状况与学习规律,去采取多样化的语感培养途径,以此适应学生们的发展与成长要求。

二、初中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语感的相应途径

1.应用情境创设方法,去启发学生想象

首先在语文教育进行中,会通过相应的文字描绘出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及详细的画面,给予人一定的思考悬念,所以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内容进行情境创设,能够帮助学生们去启发自身的想象能力,提升自身的理解程度。比如说让学生们利用音乐、舞蹈、绘画、文字等多种表达形式,来描绘自身的情境想象体验,从而实现对于自己内心思想与创意的表达。

其次采取情境创设方式的时候,教师也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等,通过影像资源等形式,向学生们进行影视资料的播放,增强学生们对于文章背景的理解程度,以较为直观的形式,让学生们启发自身的理解与想象,从而能够体验到文章的语境与表达形式。

2.优化听读的环节,实现素材积累

听读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只有让学生们多听多读,才会让学生们掌握良好的语法学习习惯,比如让教师阅读下面四句话,看看哪句话的说法是正确的:“我家到学校,大概有三里路左右。”、“即使乘车去,也要整整一个小时左右。”、“晚上九点钟,我已经完全做好了一大半作业。”、“这条鱼,有一斤来重吧。”通过读与听能够锻炼学生利用语感去判断对策,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就是第四个句子[2]。

其次欣赏性的听读能够让学生们从语气、语调、重音以及停顿等部分,从而让学生们实现对于情感的把握,比如朱自清散文《春》,在朗诵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把握好情感,可以将句子进行划分,从而指导学生把握节奏与语气等,从而实现对于语感的培养。比如:“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表现小草的冲劲)。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惊讶、赞叹)。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轻柔)”。因为一切的语感的来源,都是在积累中模仿,所以需要高度重视其对于学生的朗读指导工作。由此可见,语感的形成是在学生们充分调用自身感官的基础之上,通过理解与口语交际两种形式,来培养学生们的语感思维与语感能力。

3.加强对于词句的琢磨

中文字词博大精深,不同字词的使用,也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所以如果学生们能够加强对于中文字词的理解与学习,钻研字句,则能够收获到更多的知识与学习感受。比如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就写了“藤、书、鸦、桥、水、家、道、风”等字词,虽然凝练但是不简陋,然后再使用“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字进行形容,又使得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成为了一个统一体,其次这些词都具有很浓厚的深秋色彩,通过让学生们分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词去感受词汇所表达出的意象,以及表达天涯沦落人凄苦之意的思想感情。所以学生们通过对于字词的理解与琢磨,能够提升自身的想象空间与理解能力,同时学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实现教学内容的扩展[3]。

4.注重交流、评价与反馈

在学生们语感培养上需要进行总结与反馈,教师可以利用题目考试、文章朗诵、理解表达等多种形式,来考察学生们的语感培养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于语文教学进行调整与转变,要利用多方互动评价的手段,去进行过程性评价,而不是结果性评价,教师不是唯一的评价主体,要让学生们与学生们进行相互评价与相互交流,教师与学生们进行评价与交流,教师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其反馈内容,从而加强对于教学的反思,实现对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调整。

其次语感的体现中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教师要在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之中,有针对性地对于学生们进行引导,以鼓励为主,去促进学生们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实现学生初中语文语感能力的有效提升。

结语

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之中,还有很大的发展与进步的空间,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明确语文教学中存在不足的基础之上,正确认识帮助学生们培养语感的重要意义,通过应用情境创设方法,去启发学生想象、优化听读的环节,实现素材积累、加强对于词句的琢磨、注重交流、评价与反馈等多种方式,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语感培养的有效性,在掌握学生们的理解程度与认知规律的基础之上,采取多样化的有效手段,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从而为素质教育的深化奠定基础。

[1]覃艳.初中语文教学语感的培养分析[J].教育界,2017(4):61-62.

[2]陈森茂.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J].新一代(下半月),2017(2):78.

[3]巩忠梅,王淑萍.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7(9):87.

猜你喜欢

语感初中语文情境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