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爱成就生命中的永恒

2018-02-22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小强全班同学班级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 广东 梅州 514021)

教育根植于爱,爱是教育行为的源头活水,爱是研究学生、培养学生、发展学生的基础。唯有爱,教师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唯有爱,才能诠释“平等中的首席”、“蹲下来跟学生说话”的内涵;唯有爱,才能做到关注每一位普通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同学,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健康成长。

一、关爱尊重,实现公平

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认为:民主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权利。我们向来要求学生做听话的乖孩子,做尊敬老师的好学生。然而,现代教育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做一个尊重学生的好老师。每一个孩子都是平等的,不能因为学生成绩差而落井下石,另眼相看;不能因为学生有生理缺陷而产生歧视,不理不睬。每当学生犯错时,不宜当众批评,不要讽刺挖苦,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用体罚的手段教育学生,不仅不能有良好的教育效果,甚至还会被学生记恨一辈子。正如崔永元拿自己的语文和数学说事的时候说:“所以我请求各位师长手下留情,您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或许会断了学生的一门心思,让他的生命走廊里少开了一扇窗户”。学生需要尊重,尊重赢得敬重。我们应当了解每个学生的状况,肯定和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二、鼓励期许,有效励志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教育的功能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唤醒人们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使人性发出灿烂的光辉。教育心理学强调:“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发扬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对学生的期待就是教师对学生最大的关爱。

对于学困生,若发现他们有什么特长和闪光点,就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及时表彰鼓励,使其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获得心理的补偿和平衡,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进而开发智力,促进兴趣与动机迁移,实现全面发展。小罗同学,成绩差,表现差,常违纪且与老师唱对台戏。他更是破罐子破摔,常常无理取闹,经过仔细观察了解我发现她能画一手好画。于是,我多次找他谈心并推荐他担任美术科代表,还让他定期组织同学为班里出墙报,每出一期新的墙报,我都兴致勃勃的带领全班同学参观点评,并对他的努力给予充分的肯定。有一次小罗代表班级参加全校的美术书画比赛,获得一等奖,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认真地表扬他,为班级争了光。当时,他脸上写满了光荣感和成就感。瞅准这个机会,我鼓励他学习也应该加把劲,把成绩提高才对,他用力地点点头。从此,小罗自信起来,学习自觉了,方方面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同学们都不再排斥他。

三、以善致善,维护自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孩子永远赖以自立的是他的智慧、良心,人的尊严,教师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因此,教师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要知道最残忍的教育莫过于是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最大的帮助莫过于给学生以支撑人生自信风帆和信任和赞美。

记得我教过的一个男孩子,因为前面有了个姐姐,父母对这个男孩百般溺爱,造成了他做事拖拉,不自信又很爱面子等小毛病,而且他经常爱迟到,批评教育后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总会反复。后来,我去买了一个很漂亮的小闹钟,当作礼物送给他,使他很受感动,体会到我的良苦用心,使他彻底改掉了迟到的坏习惯。还有一次,数学公开课上,我发现他举手了,但让他站起来后却是一脸的茫然和慌张,根本不知道问题的答案,我心里有些纳闷,为什么举手又不知道答案呢?当他站起来后的羞愧和紧张是否对他的心理造成了伤害呢?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安慰他说:今天你举手了,很好啊!说明你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哦!当时你是怎么想的?他一脸愧疚,忐忑地说:“老师,其实,我根本不知道答案,我不希望同学看不起,所以我举手了。”当时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孩子幼小的心灵需要呵护,我想起了读师范时老师讲的“高高举起你的左手”这个教育案例。于是,我跟他约定:以后上课你都要举手,如果不知道答案,你就举右手,如果知道答案,你就举左手。你一旦举左手,我就会点名让你起来回答问题。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每节课都举手,而且,举左手的次数越来越多,人也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开朗,成绩当然也越来越好了!这个美丽的约定让我深深懂得:爱孩子,就从保护他的自尊心开始吧!

四、严中有爱,以心交心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从心底里出来,才能打到心底里去”。作为教师要耐心、细致地研读每一个后进生的内心世界,要把自己的情感放到学生的情感里去,在对学生动之以情的同时更要晓之以理。把爱融于理中,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注入真诚的爱心,与之交心,同时更要抓准时机,常抓不懈。不能简单用“你必须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之类的话语草草了事,而要依据当时教育的不同内容,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情绪情况等,找准切入点,以理服人。

2014年,我教的班里有一位小强同学,人虽聪明,但无心上学,学习成绩又很差,并且经常打架,欺负同学,全班同学都怕他。我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经过了解,原来小强同学的家庭环境不好,他的父亲嗜赌,父母经常吵架打斗,不管他。原来的班主任对他很头痛,犯了错误,就简单的惩罚他一顿,然后告诉家长了事。结果不但不能达到教育目的,反而变成了恶性循环。了解到这些情况,我没有对小强同学进行批评,而是主动找机会接近他,跟他谈一些他感兴趣的话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他消除了对老师的抵触情绪,把心里话都对我说了出来。我对他的家庭处境表示同情,同时引导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我还多次对他进行家访,与家长沟通,指出家长的错误做法,反馈小强同学的优点,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共同培养小强的良好行为习惯。

渐渐地,小强同学不再随便打人,学习也认真了,根据他有号召力的特点,我又安排他做班级的纪律委员,协助我管理班级课间、午间的纪律,他非常乐意,干得很卖力,把班级纪律管得很好。小强同学尽管中间有过反复,但最终改掉了缺点,成绩也直线上来了,后来,遇到问题他还经常来找我,让我帮他出主意。

总之,我们要把爱浇到他们心里,学生得到了尊重、鼓励、友善、慈爱,他的心里就能感受到了温暖、友情,就有了前进的动力,有了人生的追求,就会渐渐变成一个优秀的人,成就其生命中的永恒。

猜你喜欢

小强全班同学班级
你试试看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吓哭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潘小强
我们的相册
写在马路上的口算题
班级被扣分后
小强爬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