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9+几”有感

2018-02-22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小猴子张老师箱子

(广元市朝天区曾家镇小学 四川 广元 628014)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因此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看似简单,但要出彩高效的课堂,教师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一定的基本技能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的新课程标准赋予了计算教学新的内涵,使计算教学充满了生活气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计算教学不但要关注计算能力,要关注学生自主探索的创新精神,还要关注与人合作的意识,学生的情感体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计算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而且要适时地、灵活地引导学生去发现计算中内在的规律,使学生在经历和体验这些规律的发现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数学的语言,感受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感受独特的数学思维方式,感受数学的内在美。今天张老师的一节“9加几”的计算课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张老师的这节课,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对学生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与学生的交流亲切自然,驾驭课堂的能力让人佩服。学生的动脑动手贯穿始终,是每个学生都有表现机会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下面就这节课具体地谈谈自己的体会。

整个设计过程是这样安排的:上课伊始,老师给孩子们介绍了一位可爱新朋友---小猴子。动画示出演小猴子机灵可爱要考考大家对以前知识的掌握情况,于是顺理成章地就进入到前面的复习。接着出示10加几的卡片,根据回答情况发给学生奖牌,学生激情高涨。老师看到同学们对10加几掌握甚好,马上动画出示小猴子推着两筐桃子也要给大家发奖品,小猴子推着一筐9个一筐4个想发给大家,老师问同学们最多几个同学能得到奖品?课堂马上转入对新课9加几的探究,老师充分地让孩子们说出自己的算法,有的说是数出来的;有的说他是把9记在心里再接着数出4个就是13个了;有的说用小棒代替算出来的;有的说是从4个中拿一个放在前面的箱子里,箱子就装满了,就是10个然后10+3就是13个;老师及时给予鼓励,夸奖了这位同学想法优化值得大家学习。于是老师把凑十法写在黑板上,在把图形转化成数字分解给大家看,让学生明白凑十法的方法和便捷带来的好处。接下来通过小猴子搬箱子让9+1、9+2、9+3、9+5……来加深对凑十法的运用技巧。当小猴子遇到9+8时小猴子犯难了,到底怎样搬才来快呢?于是老师让同学们演一演、拼一拼、摆一摆等多种方法总结出两套方案(两种分数的方法)都可以。顺势巩固了9+7、9+9的法。接着根据猴子的活动设计了过河闯关、参加表演、推箱子、摘果子等多种题型,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最后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合作总结,在一片掌声中结束了新课。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们不难看出有以下亮点:

一、教师态度和蔼、教态自然、语言倍感亲切,符合儿童特点

张老师整节课说话语言严谨,特别是肢体语言运用恰到好处。有时瞪大眼睛;有时投向赞许目光;有时跺脚等待;有时掌声鼓励。表扬的语言灵活,一会儿是“此处应该有掌声”一会儿是“你真聪明”一会儿是“好样的……”如果没灵活的应变能力是抓不住孩子们的心的。所以作为低段的教师,就应像张老师这样在语言上要下硬功夫,尽量做到精细,预设多种能抓住孩子心的语言。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稍有不慎孩子们学习就会分心走神,因此教师还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别看孩子小,他们的提问却常常超出大人的想象,你得时时准备回应他们刁钻的问题。

二、借助多媒体创造性的改变教材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张老师没有使用课本上的分牛奶的主题图,而是创设了“小猴子交朋友-小猴子发奖品—小猴子搬箱子—小猴子推箱子”等动画情景,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看到图马上就想到把盒子外面的桃子先放进盒子里一个,把盒子放满正好是十个,同时通过动画演示,生动地体现了9加1先凑成十的过程,巧妙地引出了“凑十法”。同时,张老师在课中设计了多个情景如:小猴子搬箱子、推箱子的滑稽动作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还有学生的合作拼一拼,演一演等都给孩子们带来了学习乐趣。更好的践行了在玩中学、乐中学这一教育理念。

三、巧妙设计,层层递进

张老师先利用数字卡片复习了十加几的知识,这就为后面学习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做了充分的铺垫。在课件上演示时张老师及时强调了九添上一就凑成了十,通过演示学生更直观地看到了凑十的过程。其次,学生在说凑十法的同时,张老师出示分解计算图,清晰地展示凑十的过程,从直观图画到抽象的数学算式让学生理解凑十的过程。再次为了让孩子理解凑十的过程,张老师通过提问、小组交流等让每个学生都说一说,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计算过程的能力,同时也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最后,张老师及时的总结、提问“为什么凑十”,留给孩子们反思的时间,在等待中让孩子们慢慢消化所学知识。设计的练习更是由易到难,让学生在拼一拼、填一填、演一演、做一做等多种练习中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

四、注重学科渗透

在课堂中张老师充分让孩子们运用完整的语言叙述为什么?观察小猴子的动作时,问学生“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夸夸它?”这些原本是语文学科中要强调的知识,但张老师却严格要求学生说通顺的话,说完整的话。在做习题时更是把美术、品德融为一体,从不放弃任何一次锻炼的机会。

五、关注数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注重能力的培养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张老师在这方面紧扣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小猴子搬箱子时,提示学生搬箱子要根据实际情况想想怎样方便?怎样节省时间?怎样才不费力这些都是生活实践中同学们遇到过的问题,此时一经联想,孩子们就会想出多种方案。当然在课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的合作能力等都在整节课中彰显得淋漓尽致。

总之,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我们要学的地方太多了。我们要认清当今社会培养人才目标,力求跟上时代步伐,不求做得最好,但求做得更好。

猜你喜欢

小猴子张老师箱子
张老师喝茶
小猴子
一模一样的箱子
箱子
小猴子
薄箱子
领个箱子去街上
勇敢的“怕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