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点滴思考

2018-02-22汤和炜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爱心班主任家长

汤和炜 张 娟

(1.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初级中学 重庆 涪陵 408006;2.重庆市涪陵区百胜镇中小学 重庆 涪陵 408006)

当教师苦,当班主任更苦,这是不言而喻的。但苦中之无穷之乐,乐中之无穷之趣,却不是每一位班主任都能体会得到的。古人说过:“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我常听到一些班主任抱怨:“我整天都围着学生转,从催促早操到检查晚寝,还要找人谈心……忙死了、累死了、烦死了……”是的,如此披星戴月的确比一般任课老师辛苦,但这何尝不是班主任特有的幸福源泉之一呢?与学生朝夕相伴,师生感情更为深厚;与学生促膝谈心,师生心灵更加贴近。

作为班主任,我以为,最重要的可以作为先决条件的东西——有“三敏”,还要有“二心”!“敏”的意思是敏锐,它是班主任所应具有的能力素质里面最重要的素质之一,你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必须首先培养自己有一颗“敏锐的心”,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每个阶段甚至每天都在不断变化的全新的学生群体,每个阶段的学生对班主任、对老师也有不断变化的新要求,光凭一颗爱心——即使是能容纳大海的爱心也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古语说“敏而好学”,它不只对学生提出要求,更是对老师提出要求。作为班主任,我面对的是每天变化的四十多位学生,没有一颗“敏锐的心”是办不成事的。所谓“二心”,就是要有“爱心”和“诚心”,一颗爱学生、爱学校、爱社会的博爱之心,是大部分老师先天和后天都拥有的,有些老教师所说的对于职业,对于学生和社会的良心,我想就是“爱心”的一个方面,我更着重的是“诚心”,不但对职业要敬心敬意,更要对学生诚心诚意。下面,是我自己对“三敏”和“二心”的一些看法或感想:

一、对“三敏”的认识

首先,我认为,班主任的“敏锐”应表现在对于社会教育形势思考的层面上。我们的许许多多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思想上存在着一个误区:培养学生成才的观念根深蒂固,为此作出一生的无私奉献也确实令人敬佩,教师愿做辅路石,愿做春蚕和蜡烛,教师也因此留下了无比光辉的形象,并将因此而流芳百世,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学生的成人教育、德育教育,忽视这个问题,实际上给教师的工作留下了不能原谅的偏差,而这一项却偏偏就是许多班主任的弱项,许多教师自身在成人乃至成才的道路上积留了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我们不是积极地面对它,反而避讳它,以至于留下了教育领域,在发展史上难以磨灭的痛。

邓路路,男孩,父母长期在外工作(由他外公监管),个性倔强,看似较一般同学来得成熟。但在进入初中人生观初步形成时期,较多地接触到社会上的阴暗面,逐渐滋生了对人生、对社会特别是对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满情绪,认为扼杀了有个性的人才。进入初二以来,因学习任务的加重,成绩逐渐退步,思想就越来越偏激,老师、家长一次又一次的教育疏导在他眼里却都扭曲成了对他个性的压制,以至与老师、家长的对立情绪愈演愈烈,上课似听非听,作业爱做不做,时常迟到,还经常打架斗殴!到初二下学期,就自作主张要退学去打工挣钱。同意他退学,省却了学校、老师很多麻烦,这是部分老师的意见,但这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本着不放弃一个学生的信念,我和他的家长一起分析现状,研讨对策,最后决定:第一,暂时满足他的要求,让他自己去找工作;第二,家长跟亲朋好友讲好,若邓路路去他们处找工作,要他拿出初中毕业证来;第三,这期间,不再逼他,给他时间、空间自己去想、去做。

半个月过去了,有学生反映路路回学校来了,但没来找老师,只是在门口逛逛,有时在门卫室坐坐,聊聊天。我们也没去找他。那一个星期中,他天天如此。到第三周,他背着书包,在外公的陪同下,终于走进了我的办公室,要求复学。我心中一喜,不过考虑到他的情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想再看看他复学的决心有多大,毅力有多强,便严肃地告诉他:学校不是菜市场,不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若他真心悔过,就再给他一个机会——用一周时间深刻反省,写一份思想认识;将停学以来的各科作业补起来,交给任课老师,等所有老师都认可了,才能进教室。第四周,他回到了自己熟悉的教室。

到底是什么改变了他?在他交来的思想认识中,我看到了他心灵的震动:“退学后,我一点不后悔。当然,父母不会让我在家白吃白喝的,我必须要在经济上独立,最好能有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第二天,我出去找,但是待遇不错的工作,基本门槛是高中毕业(更别说初中还没毕业),否则只能去下苦力。几天下来,一无所获。我还病倒了,从医院出来,已经过去一个星期。这一天,我上街买东西,感觉气氛有些异样,看着周围行人,才发现是星期四,难怪路上没有学生。买了东西正要付钱,老板娘忽然问了句:‘你是学生吧,为什么不上课?’我一时回答不上,但还是编了个谎:‘今天我有事。’‘难怪,哪有学生不上学的。’我不敢多留,提起东西就走。”这些经历对他触动很大,他的思绪不再平静,心头升起了一丝暖意。晚上一直睡不着觉,干脆坐起来,将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想反复思量,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下狠心要改正。“尤其补作业的这几天里,悔恨的感觉从来没有减弱过,反而一天天地增强。趁着补作业的间隙,想着同学们在学校里认真听讲,老师们辛勤耕耘,而自己却在为自己造的孽买单。更重要的是,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刻,最适宜学习的时刻,我却做出了如此愚蠢、幼稚可笑的行为……至此我已深深忏悔,对于老师、家长,我无以回报,只有发奋努力,刻苦用功,争取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尽管他是自己主动要求复学的,但我担心他能坚持多久,会不会反复,所以一直密切关注着。果然,三天后,上课时一些老毛病开始复发。这时,我及时找他谈话,敲敲警钟;任课老师也都经常给他提个醒;同学们鼓励他、督促他。慢慢地,他的心定下来了,行为规范起来了,学习成绩稳步上升,期末考试中,竟然考到了班级第六名。

其次,班主任还应该能对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特点有一颗敏感的心。从古至今伟大的教育家都曾提出过“因材施教”的原则。他们从受教育者不同的年龄、经历,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智力水平以及受教育者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提出先进的教育理论。我以为,班级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班级无空地,处处能育人。我要让墙壁说话,让道德育人,让花草传情,让每一处布置都富有教育性,要走在学生前头,就须想在他们的前头,非有一颗敏锐的心不可。

再次,班主体的敏感还须表现对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变化过程的敏感上。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是极其复杂和抽象的。如果想用心理发展曲线图或者某种图表来表述某个学生的心理变化过程,无疑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花了力气不说,到头来又会发现这种做法是不科学,得出的结论又极有可能会出现极大偏差。

综上所述,我认为,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培养一颗敏感的心,是工作中首先要培养的最重要的素质,那些教育策略、方法的选择,都应建立在这个敏锐的分析和判断上。

二、关于“二心”的理解

第一是爱心,爱心是打开另一扇心灵之门的钥匙,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班主任的爱心可以是有形的,只要是自然流露,而不是特意表现出来的,更应该是无形的,是促使学生自然领悟且能唤醒学生心中那一份爱,将心比心,是我们班主任分析过程中解决问题前的一个很好的原则;以心换心,则是整个过程中的重要指导原则,我们的工作目标应建立在唤起学生内心对己、对人、对社会的那一份良知,就事论事,是偏差,维持纪律和秩序,则更是工作的严重失误。

第二是诚心。当前的社会,呼唤“诚信”成了热门话题,诚信是你的形象,对方首先观察和判断的往往是——你是否诚心诚意。中学生在选择“爱心”和“诚心”上,似乎更喜欢选择“诚心”,因为诚心让他们感受到平等和坦诚,是“人的尊严”领域里最重要的内容,中学生已经接受了太多的爱心,有来自家长的,都是对他们成长的加倍呵护,有来自教师的,是关于他们今后生活道路的安排设计。

爱是春雷,能惊醒迷途的孩子;爱如夏雨,能沁入学生的心脾;爱是秋风,能拂去孩子心灵的尘垢;爱如冬日,能温暖学生的心灵。

只要用心执著地去爱那些学生,就能开垦出一片学子们得以成长的沃土,只有用真诚的爱心,才能敲开学生们那扇紧闭的心扉之门,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能为他们创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就能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

猜你喜欢

爱心班主任家长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夸夸我的班主任
我心中的好家长
爱心树(下)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
班主任
家长请吃药Ⅱ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