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自我管理的浅谈剖析

2018-02-22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荣誉感规章制度竞争

(泌阳县盘古乡中心学校 河南 驻马店 463700)

对于小学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从事小学生的教学与管理工作绝非一件轻松愉快的简单事情,这其中的过往辛酸,也唯有当事者能够一诉衷肠。一直以来,小学的班主任过分地强调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而忽略掉小学生自身的心理感受,在学校的生活学习中充当了另一个世界的父母的角色,成为了“起早贪黑、事必躬亲、苦口婆心”的代名词。面对这种现象或者局面,班主任应当适时转变观念、转换角色,从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出发,淡化管理意识而着重培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自我的主体意识,加强其自我的责任意识从而增强其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进而提高班级的凝聚力。这种以管理者的角色去自我管理,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深刻体会管理主人的快乐与艰辛,从此种独有的管理体验中学会自我管理、进而管理他人,得到学习与管理的双重体验与提高。

一、明确自我管理要求,强化自我管理意识

小学生不同于初、高中学生,更有别于幼儿园,此时的他们根本不具有自我约束性,通常是比较贪玩的,基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引导其遵守规章制度,强化其规矩意识、自我管理意识则应首当其冲。通常来讲学校以及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一个切入口也是一个基本点,类似于国家宪法的作用,一切只能活动于其中,不能超越其外。所以这个时候的班主任开始发挥作用了,通过通俗易懂的简单言语把各项制度对学生们进行生动讲解与剖析,让学生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明确其要求,把遵守规章制度当成一种习惯。小学生的心灵纯洁无暇且具有自我管理的积极主动性,他们经常乐于为集体服务、乐于遵守相关纪律去配合老师或者其他小朋友的工作,而作为班主任则只需要正面强化其工作成就,多面认识其行为结果和影响,如此巩固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调动其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二、树立榜样,发挥先锋模范示范教育作用

小学生本该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生活,学习与娱乐应当相辅相成,学习的时候专心致志地学习,玩的时候恣意汪洋、随性而为。把以往的枯燥学习变为主动地探索未知、求新求奇。尤其是当下可以适当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课外的活动。首先是鼓励积极参与其中的学生,再次就是对表现尤为突出的小学生进行口头或者其它荣誉性奖励或表扬,而且对于每次活动都有一定进步的小学生也进行表扬,让他们产生荣誉感,进而鼓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的作用。把他们树立成其他小学生学习的榜样,激发他们人人争做小英雄的心理斗志,形成以一带十,以点带面的综合效应。给予每个人一定的班级职务特别是实行“轮流坐庄”的模式使他们懂得什么是“人人有权、人人有责”。如此以来能够形成广泛地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及自我管理的进取倾向,形成他们集体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三、合理分工,监督与表扬并存,全方位培训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二十一世纪是竞争的时代,小学生之间的竞争更是被家长武装到牙齿,每个人都不愿意输在起跑线上,小学生的竞争意识也是与时俱进,丝毫不亚于成人。一方面有竞争意识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潜能,能够确保其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则表现出不同竞争引发的多方位创新与开拓。将班级学生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优势互补式的合理分工成若干小组各司其职,小组成员以及小组之间是相互监督,督促他人能够在相关规章制度下完成相应的工作内容分工,并设立小组组长,以便协调指挥整个小组成员完成自我管理与学习。同时通过与其他小组对比评选出优秀小组并加以适当性奖励,不仅能激发其他小组成员更加努力地去完成学习和任务,更能增加小组之间的斗志及小组内成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而此时老师的任务和角色则是放权,热心指导进行“授之以渔”的长期效力实践培养。活动结束后组织小学生进行讨论与辩论,让实践去说明其自我管理的效力和深远意义。

总而言之,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理念、新的思想,切实加强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需要的是滴水穿石的耐力和愚公移山的精神,绝不是一蹴而就、立杆见影的。作为小学班主任需要正确引导,尊重并运用规律,循序渐进将管理融入到学生们自己的生活中,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当然,培养的形式并不拘泥于以上种种,尽可大胆进行探索创新,拓宽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更应“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从学生的身上或心理进行推己及人,不断追求创新,真真正正地培养出快乐、健康、智慧、创新的学生。

猜你喜欢

荣誉感规章制度竞争
这是我们要的集体荣誉感吗
Heart to Heart with the CPC与党同心
浅谈中央企业规章制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中国民主促进会规章制度制定条例
农村文化月“千村计划”“农民文学奖”发起人张一一:农民文学奖提升农民的荣誉感和幸福感
“墙化”更需“强化”
感谢竞争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