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闲暇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2018-02-22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闲暇活动教育

(青海民族大学 青海 810007)

一、实施闲暇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充裕。为了充分利用闲暇时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施闲暇教育已成为必然。下文从两方面分析了实施闲暇教育的必然性。

1.社会环境使实施闲暇教育成为必然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教育的理念也会发生变化。在中国奴隶社会背景下,周朝以“明人伦”为教育的核心,培养统治阶级的治术人才。在春秋时,私学兴起教出来的学生为统治者服务。封建时期,无论皇帝多昏庸,那些作臣子的也不会将其推翻,最多就是以死相谏。因为那时的教育强调忠君便是爱国,“忠君至上”。其次才是其他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到了近代,处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社会背景下,一些爱国志士开始寻求救国之路。其中之一是教育救国。通过树立“求富、自强”的目标,注重培养科技人才,废除科举制度,改革旧的教育体制,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经济等实用知识和人才,使人们学习西方的语言、通商等学科。新中国成立之后,在社会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一切百废待兴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为教育方针,1那时的教育更加强调社会主义觉悟,强调受教育者要为社会服务,强调学习文化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增加,人们逐渐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从1995年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到1999年又增加“五一”、“十一”、“春节”三个长假日再到2008年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列为国家法定节日,一年有三分之一的闲暇时间,2对于学生来说包括寒暑假,闲暇时间更为充裕。在闲暇时间里,人可以去健身房锻炼身体,可以去影院观看电影,可以在家或者参加培训班去学习知识,当然也有些人在闲暇时间里从事如酗酒,赌博等不良的活动。面对逐渐增多的闲暇时间,如何更好高效的利用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同时随着科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知识更新周期缩短,这意味着大多数人都要持续不断的受教育、学习不断更新的知识和技能。面对目前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使加强闲暇教育成为必然。闲暇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无论儿童、青年还是老年都可以通过接受闲暇教育改变闲暇态度与认识,获得相应的闲暇技巧,从而使无论处在什么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合理有效的安排闲暇时间,让自己在闲暇时间里不仅能获得相关的知识技能,还可以让自身在心灵上得到满足,这符合时代需求,在这激烈竞争的社会中,让更多的人懂得闲暇时间不仅仅只是用来放松自己,恢复精力,还可以全面提高发展自己。这不仅对自身有益,对我们目前社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2.实施闲暇教育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途径

我国一直提倡“素质教育”,希望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然而倡导容易,全面落实起来比较困难。目前,仍然有些学校为了升学率存在分班现象。学生的部分闲暇时间有时被老师安排占用,因为有些老师认为与其让学生在闲暇时玩耍,不如用来学习课本知识。有些家长也有这种思想,”玩耍”是不务正业的表现,一心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才是目标。一些学生即使有不被占用的闲暇时间,也不太会高校利用。对于高考的学生来说,闲暇显得比较奢侈,每年高考结束,网络上总会有些学生撕书,满校碎纸片的场景,对于他们来说高考完就等于解放了,就可以尽情的放纵自己了,以释放高考压抑的自己。到了大学,完全过着和高中不同的生活,在大学里,课程相对较少,老师不在步步紧逼着学习,考试对于大学生来说及格即可。面对充裕的闲暇时间,很多大学生都只是用来睡觉,逛街,上网,聚餐等基本的娱乐活动,到了毕业的时候,才发现大学好像什么也没学到,工作找不到合适的,甚至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没有仔细想过应如何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如何用这些时间更好的全面发展自己,而只是单纯的认为和高中一样上好课就好了,然而,大学的教育很多也只是间接的传授知识,讲述理论,很多素质需要利用课下闲暇时间去训练,利用大学里充裕的闲暇时间和校园背景磨炼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充实自己,让自己不再毕业就面临失业的危机。

因此加强闲暇教育,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合理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和生活是十分必要的。在闲暇时间里除了可以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陶冶情操等,还有助于创新。谷歌公司为每一位员工提供20%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因为他们知道在自由支配的时间里,蕴藏在员工头脑中的创意就会层出不穷地奔涌出来,生产出产品带来利润,员工的价值也因此得以体现。3因此高效有价值的利用闲暇时间不仅可提高自身素质,还可激发创新精神,促进社会进步。但在闲暇时间里从事有害或者无意义的事情不仅会伤害自己,也会危害社会。美国学者把纳什把闲暇时间里从事的活动价值分为六个层次,依次是:负价值违法或者不道德行为的活动;0价值的纯感官享受性活动;价值为1的被动消极观看活动;价值为2的情感积极投入;价值为3的积极参与活动;价值为4的创造性参与活动。4闲暇教育目标之一就是引导人们逐渐摆脱价值较低的闲暇活动,多从事高价值的闲暇活动,以提高自身素质与生活质量。

二、实施闲暇教育的对策

实施闲暇教育是这个时代的需求,不仅有助于个人的发展,也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如何实施闲暇教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闲暇教育理念,营造闲暇教育氛围

闲暇教育是一种理念,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以接受。由于闲暇具有自由性、自觉性和个人性等特点,对已离开学校工作的人群来说,要树立正确的闲暇观念关键在于社会、社区的引导与宣传,借助媒体传播宣扬,公司社区等组织相关活动以直接或间接的让其意识到“闲暇”的重要性,培养合理安排闲暇时间的能力。

对学生而言,除了上述社会宣传引导之外,要加强“闲暇教育”的校风和家风建设。学校利用自身资源,安排相关活动,组织有意义的讲座或由代课老师在课堂上正确引导,发挥教育的引领作用,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而非强迫学生为之,逐渐让学生端正闲暇态度,找到闲暇兴趣。对于一些家长来说,改变“玩耍”是一种不务正业的思想,适当地给孩子安排一些活动,引导教育孩子合理安排时间,使孩子全面健康的全面发展。

因此,树立闲暇教育理念,应由外到内,先树立闲暇教育理念的社会大背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推行学校、家庭方面的闲暇教育理念就变得顺理成章且相对容易。

(二)引入课堂,纳入课程体系

对于学生来说,实施闲教育,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作为教育的主战场应摆脱“唯分数论”的思想,避免把学生都训练成“拿分”的能手,即成为一个高分低能的人。教育的对象是人,而由于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生长环境等存在着差异,所以最好的教育应针对不同的人实施不同的教育,让他们找到自身的兴趣专长,并让专长得到极大的体现,而不是现在有些“物化的教育”,把培养学生当成“生产产品”一样,采取统一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学校应首先转换观念,把“闲暇教育”引入课堂,闲暇教育课程的形式由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想结合,由老师进行理论引导、教育。同时组织相关的课内课外的活动实践、体验、深化,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同时对此课程的成绩不以试卷考试的形式来评定,以日常的活动表现、学生态度转变程度、发现自身兴趣点等多样灵活的衡量标准。这要求老师平时多注意学生的行为态度,以此达到闲暇教育的目的。让拥有正确闲暇价值观、获得闲暇价值的人能在闲暇时光里从事各种自己喜欢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虚度光阴。

(三)设置专门闲暇机构,加强闲暇设施建设

美国有关闲暇教育的研究比我国早,他们实施闲暇教育归功于一些咨询机构和社会团体。比如美国健康、体育和消遣同盟。1我国可以此为借,政府设立相关的闲暇机构向公众传播有关闲暇教育理念与目的,传授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为个人或组织等制定相关的闲暇计划,提供更好的闲暇资源和闲暇项目等。

为了更好地开展闲暇教育,在社区、学校等地方加强有关闲暇教育设施建设。实施闲暇教育的重要载体就是闲暇教育的设施。政府加大闲暇教育基本设施基金投入,在社区、学校等地方建设与儿童、青年、老年等不同年龄段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丰富闲暇生活。

[1] 傅治平,曹成杰.教育与人[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2] 杜向民,饶凤陶.试析闲暇教育与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J].学校党校与思想教育,2013(1):52-54.

[3] 高德.洗脑术:怎样有逻辑的说服他人[M].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3.

[4] 戴伟芬.论大学生的闲暇教育[D].湖南:湖南大学,2006.

[5] 张洁.美国闲暇教育的发展及启示[D].河北:河北大学,2000.

猜你喜欢

闲暇活动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题解教育『三问』
人在何时最清醒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闲暇拾笔寄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