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活动中的教师角色探析

2018-02-22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科学幼儿园

(洛阳师范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00)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其所著的《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书中写到“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幼儿接受真知,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幼儿主动寻求真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目标体系有明确方向,即培养幼儿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能、科学情感和态度。《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科学领域中的主要精神是更多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避免科学知识的灌输,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的方向。顺应当前课程改革理念,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活动中教师角色定位也逐步更新,当前倡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幼儿为主体的新型师幼关系,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完全是活动的选择者、内容的决定者、活动实施及评价的主宰者,而应该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和协助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传统教育观与儿童观下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活动是灌输式、掌控式,教师是活动的主导者,幼儿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普及,教师更加注重让幼儿自主地探索、自由地表达,然而过犹不及,反而出现了散养式教学现象,教师任由幼儿没有计划性、目的性的操作,同样无法实现教学目标。科学领域教学目标重在培养幼儿独立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如何合理定位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是发挥科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纲要》指出:“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即使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找准教师在科学领域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可从掌握幼儿最近发展区、创设情境、投放合适材料、做敏锐观察者以及合理介入几个方面思考。

一、鹰架定位——掌握幼儿最近发展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科学领域中要求“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教师应了解幼儿当前发展水平,并掌握幼儿科学领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发挥教师的鹰架作用,架设促进幼儿下一步发展的活动,并在合适时刻及时撤走支架,同时寻找下一个最近发展区。

二、创设难度适宜的情境

幼儿科学探究过程的实质就是幼儿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幼儿能理解和接触到的问题则隐藏在日常生活中,又因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要创设具体形象的情境沟通问题与幼儿的已有经验。一方面,情境应简单具体,使幼儿可直接感知与体验。根据皮亚杰的同化顺应说,情境应联系日常生活与幼儿的已有经验,有利于幼儿实现知识的内化,同时可操作性强的情境指导使幼儿获得成功体验,教师要对幼儿的新发现、新创造表示认同和赞扬。另一方面,情境应具有挑战性,教师作为幼儿发展的促进者,要搭建幼儿进步的阶梯,“探一探够得着”更能引发幼儿兴趣,激发幼儿创造性的发挥。但难度适宜又可以保有幼儿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内驱力。幼儿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找寻问题、做出假设、亲身操作、解决问题,培养幼儿好奇心、探索欲与科学探究能力。

三、投放材料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习以操作性为主,操作则需要丰富的材料,因此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种类丰富、结构多样、来源多元、数量充足的材料。让幼儿进行操作,不单是为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幼儿在操作中获得知识后,应让他们有理解、应用、迁移的机会。因此要保证材料的多样性,让幼儿有选择空间,体现幼儿自主性;高结构与低结构的材料各有作用,幼儿在了解材料的同时,开发材料的操作方式也是其创造性的体现;材料属性的多元增长幼儿见识的同时可以开发触觉感知能力,材料来源于生活废旧品、工艺品、商业购买等多元渠道,既能创造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又培养幼儿变废为宝的意识;数量充足的材料可以保证幼儿有所玩,材料的有限性又保证幼儿对材料的关注度和探究度。

四、作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的观察者

作为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指导者与参与者,教师要能敏锐的根据幼儿的个性差异、能力差异和兴趣需要对活动做出一定的调整与补充。教师要观察和记录科学探索活动中幼儿的专注度与探索模式,幼儿操作的独特性,以及记录和反思活动中教师的行为表现是否合适,以为促进幼儿进一步发展总结经验和调整活动。

五、合理介入

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重在引导幼儿主动发现问题、自主进行探索的习惯,帮助幼儿掌握科学探究的策略,形成热爱科学的意识,养成懂科学、爱科学的习惯。教师要适时适势介入,当幼儿遇到难题又无法独立解决时,出现沮丧等不良情绪时,或是当幼儿有新发现时,有分享和倾诉的欲望时等等,教师介入要把握时机。评价也是教师介入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评价要全面、具体、贯穿科学活动始终,评价以激励为主体现发展性。同时要重视幼儿评价,科学活动中,教师要允许幼儿以多种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每个幼儿的表达给予支持、理解和鼓励,从而对幼儿的表现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作出客观的评价,真正反映出幼儿的水平。

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角色定位影响科学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与幼儿科学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多角度全方面的审视教师角色定位,促进幼儿科学意识和科学习惯的培养,为我国科学事业奠定人才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科学幼儿园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爱“上”幼儿园
科学拔牙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