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记》中豫时孙摩教学原则对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启示

2018-02-22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学记赵老师班会课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学记》指出:“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豫时孙摩既是“大学之法”,也是《学记》中重要的教育原则,如果能将其运用到作文教学中去,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豫

豫,即预防,《学记》中指出“禁于未发之谓豫”,说明教师应有预见性,在学生发生不良行为之前就加以防范。学生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人,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在难免会有犯错的时候,在作文教学中,面对学生抄袭他人作文、胡乱编造作文内容等写作中的不良行为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正面的引导,慎用惩罚、训斥等,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和手段,将学生发生错误的机率降到最小。例如,可以经常与学生分享一些优秀的范文,学生之所以抄袭别人的作文,一部分原因是觉得这篇作文写的很好,老师可以利用这一契机,教学生如何欣赏一篇好的作文,教给学生一些模仿好句、好段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模仿、借鉴优秀范文的方法然后再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要让学生明确借鉴与抄袭之间的区别。正如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所说:‘作文,可以有“别人的影子”,但不是拿起笔“成了别人”。所有的技术,都是为了完善自己,而不是丢失自己。’

二、时

时,即及时施教。《学记》中有云“当其可之谓时。”指的是抓住时机进行教育,这叫及时,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则“勤苦而难成”。可见掌握教学时机的重要性。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抓住教学时机来进行教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特级教师赵谦翔在上班会感悟课时就充分把握住了教学时机来教学生写作文。在一次感受父母亲情的班会课上,赵老师首先为同学们读了一首长诗,这首长诗是他写给自己的父母的,写的非常感人,读完以后同学们也被深深感动,于是,赵老师先让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看到同学们的情绪都酝酿的比较高涨了,赵老师适时提出:“既然大家有这么多话想对自己的父母说,有想把这些话写下来的同学现在可以拿起笔来写。”在充分的铺垫、渗透与酝酿之后,赵老师把握了教学时机,适时将“说”引向“写”,没有强迫,没有命令,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到了下一次班会课,赵老师读了上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所写的作文,又感动了一部分同学,于是这些同学又写下自己想对父母所说的话。两次班会课,赵老师都充分抓住了教学时机,将原本枯燥、无味的作文课变成了与父母进行心灵沟通的交流课,很好地贯彻了及时施教的原则。

三、逊

逊,即循序渐进。《学记》中认为“不凌节而施之谓逊”。即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等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在作文教学中,同样需要循序渐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在第三、第四学段分别规定了每学年的习作次数,在第三学段中规定“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第四学段中指出“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也就是说一学期的习作要不少于七次或八次,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安排每次习作的训练点,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展开训练。以七年级上下册语文教材为例(2016版),这两册书中共有十二次习作,分别为七年级上册的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发挥联想和想象和七年级下册的写出人物的精神、学习抒情、抓住细节、怎样选材、文从字顺、语言简明。这十二次写作综合在一起其实是对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的训练,可以根据一学期进行八次大作文的要求,将这些习作内容做如下安排:第一次:学会记事、第二次:学会抒情、第三次:写人抓住特点、第四次:写出人物精神、第五次:抓住细节、第六次:突出中心、第七次:发挥联想和想象、第八次:语言简洁、文从字顺。这样,便打破了教科书的局限,以每两次习作内容为一组,一组中的训练点各有侧重又相互促进。这样就由外到内、由浅入深地对学生展开了有针对性的记叙文写作训练,能够让学生全方位、迅速地掌握记叙文写作要点。

四、摩

摩,即观摩,切磋之意。《学记》中认为“相观为善之谓摩”,指的是学习过程中师生、生生间的相互观摩与学习,正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他们在探讨与交流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语文课程具有其特殊性,尤其是作文教学,更是一个相互交流的互动过程,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学习、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写作思路、以及欣赏他人的优秀范文和老师的下水作文等都是观摩学习。面对同一个作文题目,不同的人写出来的作文是不同的,写完作文之后的赏评课就充分贯彻了“相观而善”的原则,只有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善于借鉴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才能使自己的写作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实践证明,豫、时、孙、摩教学原则,是符合教学过程规律的。它不仅是古代先秦教育思想的结晶,在现代的教育教学中,仍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在实际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将豫、时、孙、摩教学原则有机地联系起来,灵活地加以运用,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正所谓“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全日制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3] 杨晓平.试论《学记》的教学原则[J].教育教学研究,2007,(45).

[4] 谢巧靖.论《学记》的教学原则对当今语文教育的启示[J].中学教学参考,2009,(25).

[5] 刘敏.《学记》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邹义[J].语文学刊(高教版),2005,(9).

注:[1] 管建刚.作文教育的十组哲学追问[J].人民教育,2016年第9期.

猜你喜欢

学记赵老师班会课
我的 “蜡烛”老师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赵老师的眼睛
谈班会课的主题及组织形式
游园学记——北京君谊中学国际部
小学主题班会课中德育的实施策略
超级难写的字
浅议《学记》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读懂《学记》,读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