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朗诵记》读书笔记

2018-02-22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北岛浪潮猫头鹰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 高一 上海 201203)

《朗诵记》全文以“朗诵”为主题,记叙了北岛从小学生至写此文时所有与朗诵有关的事件,包括他自己在不同国家的朗诵经历,以及他如何被别的诗人的朗诵打动。

这篇散文被收录在他的《失败之书》中。书如其名,是他的自我否定。“看来郭路生挺正常,是我们和时代疯了。”放弃对官方话语的回应,是最高形式的否定和反抗,然而这太难了,革命话语仍在悄然影响着他的价值观。他评王克平念诗:“平平淡淡,好象自言自语。”戳得他生疼的钢笔让他对四川人的疯狂敬而远之,可看见叶文福“受到民族英雄式的欢迎”,他却说:“可惜我没有这个福份,只有……”。

北岛的感情是复杂的,可他的表现不是矛盾的。“那是由于时间差——意识形态的解体和商业浪潮到来前的空白。”,“没两天,商业化的浪潮一来,卷走面具,打碎镜子,这误会再也不会有了。”他意识到了,诗歌是酒杯和东风的附属品,是含情脉脉地轻叹出离别,而不是声嘶力竭地吼叫出暴力,也烦恼着,革命的号角到底要怎么削成窗前的风铃?

《纽约时报》嘲讽美国诗人,北岛认为自己也在“靠朗诵混饭”的行列中。在流浪外国的十几年中,他远离了熟悉的祖国,也远离了诗歌一开始打动他的那种迷惘。当离开了充斥着“杀鸡宰羊的声音与触电的感觉”的故土时,他用一颗悲观的心写出的诗歌就盛放不下当初挑战宿命的坚定和勇气了。头一回在国外朗诵,不能吓着观众,也别想占领舞台,这时他的迷惘就不说郭路生的诗带给他的了。诗人怎么就被划入另类了?做诗人怎么就晦气了?他失望地想不出是哪里出了问题,终于他心生倦意,心想:“我就是在靠朗诵混饭吃”。

虽然不爱自己写的诗,但北岛还是爱着诗歌,爱着朗诵的。他不怕去处于战争状态的城市,只要有专心致志的听众,不管是些什么人,就能交流。因为“在这样的地方,诗歌才是重要的”。就怕听众东倒西歪,诗歌为摇滚乐助兴,让无人问津的诗人连给大众审美一记耳光的机会都没有。

他还是在用诗歌结识有人。从他的朋友身上似乎能找到他的追求。他惊叹阿赫玛杜琳娜能在瞬间找回自己,疑惑为什么约翰.艾什伯瑞到哪都有听众随意脱了鞋跟从他的诗,羡慕罗伯特.布莱明知写诗“多半只能得到十五、六点”却仍然乐天达观,崇拜艾伦.金斯堡能用音韵、节奏和俚语土话像上帝般催眠听众。对于鹿特丹那位“真正的行吟诗人”,北岛只想要他随身的小牛皮口袋,让那些咒语护符帮他摆脱如影随形的革命年代的噩梦。

反思着却不是一味反思,悲伤着却不让悲伤占据自己全部的内心。这些用北岛非凡的作诗能力结合在一起,让他写的这篇散文《朗诵记》对于我,成了猫头鹰寄来的信:一手展信,一手架鹰,那猫头鹰不急着飞走,在我看着信时也默默地审视着我。

正读着呢,手臂上突然没了份量——鹰飞走了。我只能愣愣地看着,毕竟那一串“咕咕”声和北岛的真实想法一样难懂!

猜你喜欢

北岛浪潮猫头鹰
猫头鹰
新希望·悦珑湾开启后浪潮玩生活节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睡吧,山谷
猫头鹰
读北岛:一只轮子,寻找另一只轮子
猫头鹰
有限景点 无限景致 回味新西兰北岛的自然美
新色彩浪潮
猫头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