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文学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策略

2018-02-22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读物儿童文学课外阅读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中心小学 广东 佛山 528311)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是小学生阅读的主要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150万字。但是,仅仅靠课堂上的阅读是达不到这个目标的,还要依靠课外阅读来完成。怎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儿童文学课外阅读呢?

一、激发学生对儿童文学读物的阅读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阅读,快乐地接受语文知识。

(一)朗读儿童文学作品给学生听

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说过:“我们过去重视孩子如何阅读,而忘记了教他们如何自愿地想去阅读”。为了使孩子“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他提出了一个十分高明的方法——读书给学生听。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声情并茂地读儿童文学作品给学生听,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显得兴趣盎然,只要持续一段时间,学生的热情高涨了,读书的兴趣就上来了,产生了“我要读”的强烈愿望。

(二)利用课堂教学渗透儿童文学课外阅读的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作家及其代表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去更多地了解有关知识。如在教《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时,就向学生介绍作者林海音以及她的代表性小说《城南旧事》,介绍书中的一些情节,引起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

(三)在班级里创造儿童文学课外阅读的环境气氛

俗话说:环境造人。一个喜欢阅读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如果有个好的班级阅读气氛,教师就能燃起他们阅读的热情,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如班级设个图书柜,使班级充满浓浓的书香味,每天有二十分钟固定的读书时间,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这股读书的风潮形成后,相信越来越多的孩子会真正爱上阅读。

二、推荐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儿童文学读物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既有独立性又有依赖性,既有自觉性又有盲目性。因此,教师要遵循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的阶段性特征,适时地提供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经典作品,并且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来推荐。

低年级学生阅读水平较低,应选择情节与语言不是很复杂、内容浅显、生动有趣、篇幅短小的读物,同时注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如寓言、童话、神话、成语故事等等。中年级学生初步掌握阅读技巧,社会兴趣发展起来了,对于中年级的孩子,我们选取的读物应更加多样化,同时注意培养阅读中的思考能力。高年级学生阅读兴趣更加广泛,求知欲更加旺盛,选取的读物则应更具文学性和社会性,以完成儿童读物到青少年读物的过渡,并且尽量多地选择不同语言风格的作品。

三、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教师要适时地对小学生加以阅读指导,“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主要是教给阅读方法,学生才会主动学习”。

(一)指导学生根据读物的不同体裁,因材施读。一般来说,读物的体裁不同,阅读方法也有区别,教师善于为学生“搭桥铺路”授之以法,就能促使学生逐步由“学会”转化为“会学”,形成主动阅读的心态。

(二)教会学生一些常用的阅读方法

1.选读法,就是不通读、有所舍弃及择其所需而读。这种阅读方法目的性明确、针对性强、收效明显,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2.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这种阅读方法是培养阅读能力最基本最主要的手段。

3.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用尽量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并能正确理解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文本的目录、摘要、大小标题,通过“扫视”,快速摄取文本大意、捕捉信息的能力。

4.摘录批注法,就是用摘抄精彩语段或妙言佳句的方法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这是课外阅读中常用的方法,旨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四、引导网络“阅读”,拓展阅读空间

网络资源具有图、文、声、像、影等丰富的表现形式,且数量庞杂、类型多、范围广,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积极构建网络课外阅读的平台,指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拓宽阅读空间,使学生的阅读量、阅读范围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展,为实现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分层次发布阅读内容,并进行阅读辅导,真正实现分层教学。学生也可以在各种网络平台上表达自己对儿童文学读物的见解和评价,通过博客、微信群、QQ群等方式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阐述自己的观点,探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或互相推荐一些好的读物,实现异地同步的协作化阅读。

五、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强化儿童文学阅读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最大的功效就在于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并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坚持阅读,促进学生互相交流,资源共享。

1.阅读汇报活动。每周举办一次阅读汇报活动,要求学生交流这一周各自阅读过的课外书,从主要内容、写作特点、读后感受等方面谈自己的体会,或者向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的课外书。

2.举办各类竞赛活动,以赛促读。如开展“阅读知识竞赛”、“朗诵赛”、“背诗赛”、“读书笔记评比”等,这些竞赛活动可以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课外阅读活动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同时还可以测练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能力。

3.展览活动,安排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同时,认真收集文字或图片资料,进行展览和交流。

在开展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顺应教育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特点出发,因材施教,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达到不同教学目的,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 廖华.小学语文教学心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5.

[2] 冯静.激发兴趣,指导选择——浅谈课外阅读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 王春霞.浅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 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猜你喜欢

读物儿童文学课外阅读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中国城市运营 地产首脑读物 房地产导刊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