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遥望星空

2018-02-22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词作李煜宿命

(湖南省浏阳市第一中学1519班 湖南 浏阳 410300)

原野寂寥,我抬头望着星空。

苍穹低垂,群星璀璨,夜空像梦境一般无垠而美丽。宛若天鹅绒般深沉的夜色里,满天的星子犹如宝钻一般铺洒开来,它们相错交织,每一点光华都在互相辉映之下显得无比绚烂,汇成一条流动的天河。不由地,我沉醉在这星空之下。

猛然,一道弧光划过,是流星!

在它闪现的那一瞬,原本绚烂的夜空仿佛都黯淡了下去,我的眼里只剩下它夺目的光辉。它那样耀眼而灵动,划过悠长的光轨,恍若精灵。须臾,它消失在夜空一角,只留下我久久伫立。

不禁慨叹,流星有着摄人心魄的美丽却稍纵即逝,其余的星辰虽显平凡却亘古长明。似乎最为壮烈而极致的美总是要以燃烧生命为代价来得到成全。星如此,人亦然。

斗转星移,这片星空之下千百年来多少人物来去匆匆。而冥冥之中,这星空本身不也就照应着人间?芸芸众生若繁星,汇成历史长河,而总有不世出的天才,用短暂的生命燃烧成一颗流星,留下不朽之美供后人仰望。

譬如南唐后主李煜,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天才。作为一个皇帝,李煜无疑是一个昏庸的亡国之君,他在政治上的无能与懦弱断送了南唐的命脉。当十万北宋大军攻入皇宫,早已吓得魂不附体的李煜感怀于宫娥的送别,脱衣负荆,上了囚车,狼狈地结束了失败的君主生涯。

而就在这亡国之后,李煜作为文学家的天才终于集中地爆发出来,他一改之前淫靡浮艳的词风,而将亡国之痛恨,感怀之愁苦尽数抒发而出,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创作出几十首空前绝后的词作。最终,他绝望于宋太宗对其身心的羞辱,提笔作出《虞美人》触怒太宗而被赐死。正是这一绝响,成就了李煜的“千古词帝”之位。李煜的肉身宛如流星燃烧陨落,而他的词却如流星盛放的光华,永垂不朽。

李煜本身的经历无疑带有宿命般的悲剧感,毕竟这位文学天才早已尽其所能地避开帝位之争,可命运依然开玩笑一般将其推上王座,他本身也无从选择。但若李煜真的如其所愿做了一个普通人,一个寄情山水的词人,他的那些词中神品怕也将不复存在。因为他的词中有着专属于帝王的乡愁,凡夫俗子根本无法望其项背,而正是这一点造就了他词作的不可复制,空前绝后。可以说,苦难杀死了他,却也成全了他。他的不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竟是人类之大幸,文学之大幸。

我不禁想,假如李煜可以选择呢?他会选择那流星一般的宿命吗?

我想很大概率他不会,毕竟以他怯懦的性格,没有理由选择这样一条牺牲自己而成全艺术的道路。若这样,历史上或许就少了一个千古词帝,多了一个平凡而快乐的小词人,少了一次国破身亡,多了一户烟火人家。这样又何尝不好呢?我们无法对天才的痛苦感同身受,也没有权利要求他们选择壮烈的牺牲。毕竟不是所有的天才都能像梵高那样为艺术而疯魔,心甘情愿为之而燃烧生命。选择当一颗流星抑或是一颗普通的星辰并无孰是孰非之分,只是价值观念之别,无论对于哪一种选择,我想我们都应该报以尊重。

夜空里,群星依旧静默地闪烁着,我想在它们之间也有不少曾有机会化作一颗流星,完成那壮丽的飞逝。但它们没有,它们选择融入千万繁星中,在这耿耿星河里闪烁至今。

这样,也挺好的。

猜你喜欢

词作李煜宿命
李煜
李煜作品
宿命
摩拜的宿命
更 正
那一箭,沉寂了宿命的跫音
星河流转,宿命难逃
凭词寄意 柔情似水——近代词作名家韦瀚章
论帝王词作与尊体之关系
李煜和李清照追求思想自由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