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长路上的信仰追寻
——浅谈徐则臣的《耶路撒冷》

2018-02-22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徐则臣天赐平阳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耶路撒冷》是70后作家徐则臣于201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被誉为“70后群体的小史诗”,获得第五届老舍文学奖,作者徐则臣也因此被称为是中国“70后作家的光荣”。《耶路撒冷》这部名字略带神秘感的小说,却恰恰反映了70后最真实的成长经历,本文就从乡愁的难舍、信仰的追寻两个方面切入来探究70后作家是如何塑造专属他们一代人的成长经历和精神世界。

一、乡愁:永远的精神慰藉

《耶路撒冷》以一群197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的出走与返乡为线索,通过描写他们的生存现实与精神困境来真实的展现70后所经历的迷惘与困顿。文中的主人公们在年轻时抱着“到世界上去”的信念,纷纷成功“逃出”故乡,他们开始为自己憧憬的美好生活不断努力着,然而当初到城市的兴奋和喜悦慢慢消失后,年轻人们发现,“外面的世界”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空气的污染、物质的高昂、人际的疏离、社会的冷漠等,多少都打击了年轻人们的热情,但是他们依然坚持着与现实对抗:主人公初平阳辞掉了枯燥的工作,带着女友毅然两次跨考北大;易长安从当被人剥削的乡村教师到办假证的小贩,无时不在与权力斗争;杨杰变成了一个不喜应酬的商人,修身养性祈求内心的平静;秦福小只因男朋友吕东对于“私奔”的爽约,在外漂泊了十几年。他们在现实的挤压中仍然报以美好生存的愿望,坚守着自己精神的阵地,故乡看似已离他们远去,但事实上,故乡或许才是他们坚守阵地的唯一动力。

现实是残酷的,它不允许人们投降且不遗余力的继续折腾着这些弱小的人类,偶尔在间隙间的喘息都是奢侈的享受,人们似乎进行的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在冷漠残酷的现实中,故乡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疗伤的良药,它质朴、温柔、率真,那里有最亲密的朋友和家人,有最难忘的回忆和往事,它成了人们暂时回不去的遥远的安慰,但如果现实的残酷真正将人逼迫到一定程度,人们就如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故乡则会成为靠拢的目标甚至是他们唯一可投入的怀抱。书中的舒袖如此,她不顾父母反对随平阳北上考学,却还是迫于现实的压力回到故乡与他人结婚生子;而其他几位亦如此,初平阳为了大合堂回去了,秦福小为了孩子回去了,易长安在逃亡的路上回去了,杨杰携妻带子回去了。花街是他们这群70后的原点,他们在追寻自身价值的同时更需要精神的安定,而花街作为故乡,是他们每个人成长之处,更是他们永远的精神慰藉。

二、信仰:寻找和救赎中成长

“耶路撒冷”——小说以这样一个多声部并带有文化历史符号性的音译外来词作为题目,增加了些许的神秘和宗教的色彩。耶路撒冷在现实生活中是一座城市,的确也是一个宗教圣地,但小说中的耶路撒冷这个符号并不具有宗教性,它指向的是一种阔大而神秘的精神力量和灵魂境界。在小说中,五位主人公都具有很高的精神追求,因为儿时的小伙伴景天赐的自杀而走上了救赎的道路,努力通过各种方式让自己获得自我的原谅和宽恕:秦福小目睹弟弟的自杀,眼睁睁地看着他最后因失血过多而死去,之后背负自责和悔恨远走家乡,还领养了酷似弟弟模样的天送,为天送天天能看到运河买下大合堂;杨杰为了自己的一点虚荣心,送给天赐那把自杀所用的手术刀,因此一直心怀愧疚,他虽然拥有了成功的事业,但一直渴望并最终过上了一种简单和心安的生活;易长安因为撺掇天赐和朋友比赛而被致使天赐走向自杀,尽管表面上他随遇而安,但是内心的深处仍然和自我进行道德的对抗,最终陷入了现实和精神的囚牢;而主人公初平阳也由于无法抹掉或隐瞒他本可以救天赐的十分钟,陷入了一种深刻自省的意识。总之,天赐的死给他们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心理阴影,而救赎就成就了他们内心的炼狱之旅。

人们常说,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因此他们缺乏精神寄托,但是作者徐则臣就以一个70后中国人的身份为我们推翻了这样的论断,他在文中借初平阳之口表达着自己对“宗教信仰“的认识,他认为“信仰制度化以后才成为宗教。信仰可以是私人的选择,而宗教具有集体性和公共性。我只相信一个人可以自由选择的那部分。”[1]小说里的几个主人公都没有去过耶路撒冷,但或许从儿时第一次模模糊糊听见秦奶奶口中的“耶路撒冷”这个词时,就已然在内心埋下了种子,他们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有一座“耶路撒冷”,它可能是真实的地点,也可能是一个想法或者一个内心的途径,而在此,我们可以称它为信仰。在物欲横流,尔虞我诈的现实世界,人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遭遇着各种各样的是是非非,裹挟于时代浪潮的人们,在追逐名利之时往往忘却了内心中那个更为重要的东西,即信仰,小说中的各个人物又何尝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人生从开始或许就是一场救赎,生命的广度和自我的价值就是在一场内心的自我救赎中实现,“掉在地上的都要捡起来”,小说最后这句朴素而意味深长的话,就已然为我们指明了重建精神信仰的途径,面对和承担永远是通向未来的起点。

结语

小说的伟大永远不在于作者讲了一个多么有趣的故事,而在于通过作者的笔触,读者读出了什么样的思考。在作者徐则臣现实主义的笔法下,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群“70后”所面对的信仰追寻的问题,更是具有强烈历史归属感的“60后”、渴望现代自由的“80后“以及发扬个性自我的“90后”的共同问题,《耶路撒冷》运用挑战受众接受习惯的独特叙事结构,为我们做了一场精神的洗礼,在这部四十五万字小说中,追忆的是成长,找寻的是信仰,救赎的是灵魂。

[1] 徐则臣 .耶路撒冷 [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4.

[2] 全球化进程与一代人的精神自救——评徐则臣的长篇新作《耶路撒冷》[J].当代作家评论,2014,(04):134-138.

[3] 徐芳,刘华阳.诠释与重建:一代人灵魂的救赎与回归——解读徐则臣的《耶路撒冷》[J].小说评论,2015,(06):181-187.

[4] 于萌.“信仰再追寻”——徐则臣小说《耶路撒冷》析论[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5,(02):136-140.

猜你喜欢

徐则臣天赐平阳
天赐灵机
在文化和历史的场中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an inductively coupled RF plasma cathode
消防安全重于泰山(漫画)
北漂青年徐则臣: 首位70后茅盾文学奖得主
Masterpieces 佳作
驰骋西北的平阳商帮
徐则臣自称写《北上》靠的是“现实感”
天赐的缘分
雷平阳:行走在故乡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