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代至北宋时期颜真卿书评研究

2018-02-22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36期
关键词:旧唐书二王书风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时至今日,在中国书法史上能与“书圣”王羲之的书法相媲美的书家,当数唐代书家颜真卿。这是大家所公认不疑的,故有“第二书圣”、“亚圣”的称号。但是,颜真卿这种书评地位并非一开始就被确立了。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发现在五代至北宋时期颜真卿的书评地位经历了一个慢慢发展的过程,最终在北宋晚期达到顶峰。

一、五代至北宋初期颜真卿书法品评的低潮

五代书法基本上承接了晚唐的遗风,继续在初唐的清新遒丽与中唐的浑厚豪迈中徘徊。总的来说,五代时期整体书风还是更加偏向于初唐二王这一路。南唐帝王皆爱好文艺,尤其是后主李煜,他所写的《书述》、《书评》,流传至今,一直是人们所公认的经典论著。他在《书评》中这样说道:“善法书者,各得右军之一体:若虞世南得其美韵,而失其俊迈;颜真卿得其筋,而失于粗鲁”[1]从中可以看出,李煜对于颜真卿雄厚豪迈的艺术风格并非十分欣赏。随后更是对其书法施以诳语。说颜真卿的字如叉手并脚的农夫,没有美感。虽然这话是有些偏激不妥之处,但在那个以“二王”书风为主导的五代时期,受到人们审美观念的影响,客观的反映出颜真卿书法品评地位的低微。

五代刘昫编纂的《旧唐书》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料书籍。在这部书里人们对于颜真卿高尚的品德、凛凛的风节那是大加赞扬,评价甚高。但对他的书艺成就仅以“真卿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2]一带而过,实在让人匪夷所思。而《旧唐书》中对唐朝其他著名书法家的艺术成就却都有所描述并大加赞赏。难道是刘昫的疏忽,还是因为受当时美育思想影响,颜真卿的书评地位并非显赫。

此外,从《旧唐书》中还发现,作者把颜真卿放到列传第一百三十七,忠义下卷。大肆赞扬其奋勇抵抗安禄山叛军,平定叛乱的事,其用心是要说明颜真卿是个刚正不阿,忠臣义士的形象。

到了北宋初期,一切皆在开创阶段,书法自然是无暇顾及。直到太宗时期,在其努力之下,书法才稍有起色。宋太宗对于二王的书法甚为喜爱,正是由于帝王的偏好,使得这时期二王书风十分盛行,在之后所编纂的《淳化阁帖》中便能清楚的看出这点来。

《淳化阁帖》是宋太宗时期,由王著等人编著而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汇集各路书家墨迹的法帖,意义十分重大。其中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就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而收录的其他书家大都也是二王书风这一路的,足以见得他对于二王书法的尊崇之深。但我们发现,在这里面我们却没有看到颜真卿的书法,就连五代时期深受颜真卿书风影响的杨凝式的书法也没有看到,虽然现在看来,《淳化阁帖》里有很多错误,那是因为王著本人对书法艺术的修养、感悟还不高而导致的。但这阁帖里面应该选谁不应该选谁这种问题他理应知晓,如果宋太宗很欣赏颜真卿的书法,那这本阁帖里就会理所当然的收录他的字。可见当时人们对于颜真卿书风的看法与现在相比还是有些出入的,其书风与那时整体书法风气相比还稍显孤寂。

同时查考宋太宗时期命李昉等14人编纂的《太平御览》这部官书,其权威性绝不亚于《旧唐书》。而这部《太平御览》仍然没有脱离《旧唐书》的范畴,虽然里面对颜真卿的品德有所称赞,但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更别提对颜真卿书法艺术的评论了,基本上没有谈及,就连《旧唐书》中那句简单的描述也都没有被收录。之后在宋真宗赵恒时期编纂的另外一部北宋四大部书《册府元龟》里,我们发现其对颜真卿的描述基本上和《太平御览》差不多,依然只是对颜真卿高尚的人品、节操有所描述,对其书法并没有过多的评论。

从以上几方面我们可以得知,在五代至北宋初期整体书风基本上还是在“二王”那清丽秀美一路徘徊,甚至越走越流媚,较之中晚唐相比,书法成就退后了很多。也正是由于在当时人们这种书法成就、审美观念以及动荡环境等作用下或多或少的降低了人们对于颜真卿那雄浑大气书风的称颂。另外,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这时期人们更加重视、尊崇颜真卿的人品,在一些史学家眼里,始终把颜真卿当成一个忠臣义士来看待,从《旧唐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里就可以体现出来。

二、北宋中期颜真卿书法品评的崛起

到了北宋中期,禅学思潮越来越胜行。禅学的宗旨即在反对隋唐以来,佛门对于那繁杂的经义注疏大为钻研的态度,以及将佛门经典奉为教条,一味的坐禅、念经的方式。禅学认为这些做法都过于循规蹈矩,脱离了现实,意义不大。它重在强调“感性”、“自觉”,希望人们从现实生活中出发,打破一切障碍与矛盾,进而领悟到宇宙和人生的大彻大悟中去。而这种禅宗思想反映到书法中,就是要人们领会到书法之“意”,反对矫揉造作,反对各种各样的规矩束缚,要以“自然天真”为宗旨,要以凌空于一切事物,真情流露为快,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尚意“书风的真实写照。正是由于“尚意”思潮的慢慢渗透,到了北宋中期越来越多的书家开始想要打破北宋初期那种书风习性的束缚,开始更加关注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以及追求个性风格的强烈愿望。也正是由于这点,这时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颜真卿的书法,对他的评价也越来越高了。

这时期学颜书者众多,如文彦博、吕公弼、韩琦、蔡襄,韩绛,文同等等都是学颜的高手。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蔡襄了。从其传世的作品中,我们就能清晰的看到其学颜书的影子,尤其是他的大楷,全然一幅颜书风貌。

另外我们从当时的刻帖中也能发现颜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了。刻于庆历年间的《潭帖》,是僧希白奉刘沆之命摹刻于潭州(即长沙)故得名。纵观这部阁帖中收录的名作,我们发现在名臣法帖第十卷里赫然收录了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残本)和《鹿脯帖》两件作品。

北宋中期另外一部重要的法帖《绛帖》,由潘师旦摹刻,因刻于绛州而得此名。虽然《绛帖》是以《淳化阁帖》为底本,但从中又有些筛选,增添。我们发现其中这里就增加了颜真卿的《蔡明远帖》、《邹游帖》、《寒食帖》、《奉辞帖》四件作品。

由这些事例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至少到了北宋中期,人们开始逐渐关注颜真卿的书法艺术了,对他的评价也不再是那么简单?了事。要不然为何这两部法帖中会收录颜真卿的书法,为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他的书法呢。到了欧阳修这里,这种状况尤为改观。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也是诗文改革运动中的领袖人物。虽然欧阳修是以文得名,但在书法上也有不俗之处。欧阳修对于颜真卿的书法十分的推崇。在欧阳修编著的《新唐书》里,我们发现在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语,反映了那个时代对于颜真卿的看法。“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天下不以姓名称,而独曰鲁公。善正、草书,笔力道婉,世宝传之。”[3]随后欧阳修在他的《集古录》中也说到了颜真卿的忠义生于天性,所以他的书法也劲挺有力,雄浑大气,像他做人一样。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北宋中期,颜真卿书法艺术的影响和关注程度确实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到了欧阳修这里,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飞跃。不过我们发现颜真卿的书评地位在这时期依旧没有达到一个高潮,与他人相比依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且我们也能看出,这时期人们对颜真卿的书评,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颜真卿的人品,从人品出发去谈论其书法。从上面我举的《新唐书》,《集古录》还有描写颜真卿的这些诗句中就可以反映出这一问题。

三、北宋后期颜真卿书法品评的高潮

北宋后期,由于尚意思潮达到了高潮,人们更加向往去追求晋人所形成的文人书法理念以及魏晋时期的社会风气和艺术观念。为了追求这种意境,就必须打破长期以来既定的书写习性和艺术观念,宣扬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与个性,而这种创造境界与颜真卿的变法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这时期对颜真卿的书法大为赞赏的首当其冲就是朱长文了,在其编纂的《续书断》中就把颜真卿的书法列为神品。可想而知,朱长文对于颜真卿的书法是何等喜爱,把他地位抬到何等之高,认为只有颜真卿的书法能达到王羲之、王献之这种艺术成就与高度。

米芾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由于米芾个性强烈,再加上自身对于艺术理念的理解与追求,以及自身书法艺术所达到的境界,所以米芾对历代书家的评论中贬低的较多,难有赞许,素有“狂士”之称。虽然其对颜真卿的楷书有些微词,但他对颜真卿的行草书却十分崇拜,称赞有加,认为《争座位帖》是颜真卿写得最好的作品,有篆籀之气,姿态飞动,行云流水。而这时期真正把颜真卿的书评地位推到历史高潮的莫过于北宋大家苏轼和黄庭坚了。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在北宋享有至高的地位与声誉。同时苏轼也是一位改革派,是“尚意”思潮的践行者也是领导者,其书法艺术对于宋代乃至以后的书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认为,一个人的书法风格就算有什么不足,但是他能在前人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意也是很了不起的,值得称赞。从苏轼的书法作品中我们就能窥探出一二。这些都说明苏轼想要摆脱前人所带来的束缚,改变北宋以来的书风面貌,而他的这种变法也就是要学习“晋人尚韵”的书法意趣。正是由于他在书法上的创新精神与颜真卿的变法精神相吻合,使得他十分尊崇颜真卿的书法。

另外重要的一点,由于苏轼要追寻“晋人尚韵”的书境,就要上溯魏晋古法,而颜真卿的笔法正好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当时书风连接魏晋书韵的关键步骤。因此苏轼十分钦佩颜真卿,对其书法艺术更是赞赏有加,他曾这样高度称赞颜真卿的书法:“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4]从中可看出,苏轼把颜真卿的书法地位推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至高位置,他认为书法到了颜真卿这已经发展完毕了,把他与诗圣杜甫、古文运动领袖韩愈,画圣吴道子抬到了同一高度。他这种对颜真卿书法的敬佩之情是以往任何一个书家所不能相比的。

黄庭坚也是“尚意”思潮的践行者和领导者。他和苏轼一样,崇尚魏晋风韵,追求魏晋笔法,而颜书正是黄庭坚追求魏晋书风中的一块奠基石。所以其对颜真卿的书法更是盛赞至极,一点也不减苏轼对其之势。“观鲁公此贴,奇伟秀拔,奄有汉、魏晋、隋唐以来风流气骨,回视欧、虞、褚、薛、徐、沈辈,皆为法度所窘,岂如鲁公萧然出于绳墨之外,而卒与之合哉!”[5]由此可见,到了北宋后期,由于尚意思潮的发展,达到巅峰。大家都强烈想要摆脱既定的束缚并有所改变与突破,而颜真卿的艺术理念正好与这不谋而合,所以颜真卿的书评地位愈来愈高,最终在黄庭坚、苏轼等人的极力推崇下,颜真卿的书评地位达到至高点,其书法影响也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

猜你喜欢

旧唐书二王书风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拓二王帖》(下册)
TINTIN’S CHINESE CHANGE-UP
王献之完善了“二王”书法体系
民国时期的北京书风·马叙伦
睿智与稳健:解读两唐书中的狄仁杰
揭秘共和国首张A级悬赏通缉令始末
述往思来:《新唐书》的编纂思想和特点
齐鲁书风万陈锡山书法展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
魏晋书风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