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2018-02-22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36期
关键词:体味卡片课外阅读

(青岛台东六路小学 山东青岛 266021)

因此,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成了当前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多年的高年级语文教学生涯中,我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了以下几点浅显的认识: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已成为我国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多年的高级语文教学生涯中,我对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以下几点简单的见解:

一、立足文本,开阔视野

学生的课余生活是轻松的,又是繁忙的,在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同时,有大量的闲暇时光,此时指导孩子读一些课外书,对于提高孩子的道德修养,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大有裨益,然而指导孩子怎样去读,读什么样的书,却需要我们慎重考虑, 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一个好朋友。相反,没有选择的阅读书籍和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往往适得其反,学生的阅读不仅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反而会带来不良影响。为此,我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指导学生选择读物:一种是“辐射读”,即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指导学生读一些相关的课外读物,如在高年级学段,学完《负荆请罪》《林冲棒打洪教头》《三打白骨精》《草船借箭》等一些节选自古典名著的课文后,我会让学生去读一读相关的古典名著作品,如《史记》《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以便更好的理解课文和了解文章中的人物;而学完《海伦 凯勒》《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钱学森》《詹天佑》《鞋匠的儿子》《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轮椅上的霍金》等名人伟人的故事片断后,我会推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肖邦传》《钱学森传》《林肯传》《十大元帅传记》《时间简史》等相应的传记和作品,让孩子对伟人和名人的成就和人生轨迹有完整的了解和感受,从而让学生更好浸润他们的高尚品格和人格魅力以及对人类社会的无价奉献。另一种是“延伸读”,也就是说,在学习了某一课程之后,用该课所学的方法阅读类似的文章或作品,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如在学习了叶圣陶的游记《记金华的双龙洞》后,我又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叶圣陶老先生的其它游记作品,如:《三个洞》《记游洞庭西山》感受大师的平实的语言魅力;学完朱自清的《匆匆》,我又推荐《荷塘月色》《背影》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朱自清散文的清新韵味。

二、记载美文,手有余香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古人也教导我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那么,怎样做阅读笔记呢?我常常采用这样的方法:1、让学生用他们最喜欢的阅读书籍来提炼他们阅读的文章的各个要点,包括:美丽的词语、精彩的句子、警句、重要的段落等等。在节录之后,应注明文章的标题、作者和来源。还必须有相关的解释或意见。2、让学生把自己的需要和爱好作为一个标准,把对他们有用的文章放在一本特别的本上,并指明来源。这种方法对剪贴报纸最方便。在剪切和粘贴时可以适当分类,以防止信息过多和混淆。3、鼓励学生自制规格相同的卡片,把文章的要点或精辟句、优美句、精彩段摘录在卡片上,采取单项形式,一张卡片记一个内容,储存信息,以便日后查找。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阅读笔记,鼓励学生阅读,提高阅读质量。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同样大小的卡片。提取卡片上文章的要点或精彩句子、优美句子和精彩段落。采取单页的形式。卡片记录内容并存储信息以供日后搜索。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阅读笔记,鼓励学生阅读并提高阅读质量。4、定期交流展示,并进行经验介绍,鼓励制作精彩的、读书量大、内容丰富的学生带领大家开展“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记忆深处最美的文章”“中外名著大家谈”“童年与经典相遇”等系列读书小活动。

三、精心指导,画龙点睛

学生不仅要注意过程,还要注意结果。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关键。。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深思,字得其训,句索其旨”。大教育家孔子更是提醒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此,阅读和思考应该紧密联系在一起,以理解语言的微妙性、内容的主体和表达手段,从而把握文章的本质。在平日课外阅读指导中,我教给学生的阅读方法通常有1、符号圈化法。阅读时,要把生字、新词、重要句子等用符号点出来,以便于考查和理解。圈点符号法,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需要选用,注意画的醒目、突出,便于鉴别。2、评注法。在阅读中,如果你对某些句子有自己的看法或对某些问题有不同意见,你不应该让灵感的火花消失。相反,你应该在文章的空白处写笔记、发表意见或提出问题。 通过这种渐进的阅读,学生可以掌握方法,学习阅读,真正做到皮萨略夫所说的:“世界上有很多好书,但这些书是给那些会阅读的人看的。”

杜甫说:“群书万卷常暗诵。”学生积累阅读材料,不能只满足于充当记录的“书橱”,重要的在于体味运用,体味是吸收材料的过程,运用是积累材料的目的,如果不体味运用,阅读便会劳而无得,因此应经常翻阅所积累的材料,反复体味理解,融会贯通,对其中的佳句名言还要熟读背诵。如果你不懂得品味的使用,阅读将是徒劳,没有收获,因此,你应该经常阅读积累起来的材料,反复了解体会。这样,“心通中外千年史,胸藏古今万卷书”,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以得提高。

猜你喜欢

体味卡片课外阅读
你身上的体味怎么来的
康体养生,体味别样的健康生活
摆卡片
倒过来的卡片
班级特色 体味数学,收获精彩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一张卡片
行摄『太行八陉』体味岁月沧桑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