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2018-02-22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36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计算机信息技术

(辽宁省凌源市实验中学 辽宁凌源 122500)

一、研究背景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过程,目前信息技术课程常用到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少实践中直接经验的描述[1]。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研究从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出发,以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搜集相关的期刊文献,分析、梳理问题原因,探索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进而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研究提供借鉴。本文使用了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

三、启发—应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概论

1.理论基础

(1)文化渊源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就阐发了从不可言传到可以言传的“悟”的道理,在课堂中的启发就是让学生处于“悟”的状态[2]。孔子在《论语》中阐述了启发式教学的精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先让学生达到“愤”、“悱”这种“悟”的边缘状态,然后启发、开导,则能促使学生“领悟”。

(2)认识论依据

査有梁先生在一般认识论和发生认识论的基础上,提出发展认识论,揭示了“创新”的认识论过程[3]。当学习者处在“愤悱”状态时,是在进行跳跃的、猜测的、尝试的思维,再进行启发,表现为由不可言传达到可以言传的飞跃,达到创新。

2.教学程序

(1)获得感性体验。首先让学生获得不可言传的感性认识。

(2)思索有关问题。教师设计与内容有关的问题,激励学生思维,使学生适时地达到“愤悱”状态,并尝试解决问题。

(3)理性讲授知识。教师理性讲授,让学生获得可以言传的知识。

(4)具体实践应用。学生解决具体问题,巩固所学,深化认识。

(5)及时反馈评价。教师针对学生实践应用的结果,及时给予反馈评价。

3.启发—应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以“认识计算机与程序”为例)

(1)教学准备

教师对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认识计算机与程序”一节进行课件和教案的准备,自主开发相关的小程序。教学环境为微机室2。

(2)教学步骤讲解

1.创设感性情境,给以感性体验

教师首先创设一个探究的环境,激发学生探求真知的愿望和热情,以及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目的是领悟一些不可言传的知识[4]。

师:进入“用计算机变魔术”小游戏:观看显示屏,上面每个图形对应着一个数字,那么请大家在心里默想一个两位数,并用这个数减去它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之和,那么计算机能够知道得到的数字所对应了哪个图形。

分析:这个环节生动给予了学生好奇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成功地得到了不可言传的知识经验。

2.激励学生思维,学生思索问题

教师针对学生刚才的情感体验给出问题,激励学生充分展开思维思索问题。

师:计算机为什么能够读懂我们的心思呢?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计算机能够知道我们所想的东西?

分析:教师成功地让学生处于“愤悱”状态,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按照知识创新的过程,提出问题使学生去尝试创新、感受创新,从而理解创新。

3.理性讲授知识,获得理性认识

教师讲解其中奥秘,理性讲授知识。

师:讲解原理,这个结果始终是9的倍数,让计算机每次每频刷新显示的图片都是与9的倍数相对应的图像一样即可。可见计算机之所以能够读懂我们的心思,是因为计算机通过编程把结果事先处理好了。也就是说,计算机工作的秘密在于程序。讲解程序定义。

分析: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过后,需要及时讲授知识,使学生从不可言传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可以言传的理性知识。

4.具体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指引学生应用获得的理性认识去解决问题,巩固深化对问题的理解。

师:变完魔术,大家可能有些累了,老师请大家吃雪糕了。我们来进入“超市大赢家”,提出问题。

生:发现使用方程计算不好算,意识到使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

分析: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启发—应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重点之一。

5.及时反馈评价,深化理性认识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测验或考试等方式来评价教学,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所学,是否具备了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总结所学,并给出打乱的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步骤,让学生进行排序。给出反馈评价,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实质。

分析:通过前面环节的设置,学生已经有所掌握,如何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综合评价,适时的反馈评价是必须的[5]。

三、总结与展望

由于时间和条件所限,本文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继续努力:延长研究期限,深入研究实践;从实践中得到反馈信息,对启发—应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缺点与不足进一步改进;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根据环境,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摸索总结启发—应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新内涵,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进而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适应时代的要求。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计算机信息技术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计算机操作系统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