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启航之帆,前行实效之船
——浅谈培养生自主修改作文能力的研究

2018-02-22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方法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 江苏 苏州 215126)

作文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的作业,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渠道。古人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似乎是一条颠扑不灭的真理,然而在作文教学领域中却存在着一块只见耕耘少见收获的“误区”,这便是批改。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显然学生自改作文是一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可见,小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

一、消除胆怯心理,激发自改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首要的是改变心态,为了消除胆怯心理,我介绍了成功人士的一些事例:如前苏联作家托尔斯泰小时不擅长写作,后来却因写作成名;王安石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反复比较修改;明编年体史书《国榷》“六易其稿”。同时以同龄人习作修改前后质量有较大变化为例子,鼓励学生自信。其次是开展一些活动激发修改习作的兴趣:① 设立作文医院,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前提下把一篇代表普遍性问题的作文贴在作文医院栏上,号召全体学生看病,将不妥处进行原处修改,对有争议的地方赞同辩论,最后将原稿、学生修改稿和教师修改稿放在一起,看看究竟好在哪,如此一来,学生发自内心的修改热情被激发。②设立自改进步奖,及时肯定学生的付出。③指导学生将改后自认为好的习作打印出来贴在班级习作栏中,同时每学期评比习作进步之星、习作新星、习作小能手,学生进步的心态促进了自身的努力。

二、了解遵路入径,引起自改动力

学生有了自改作文的兴趣,还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授之以渔”,解决“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学生看懂老师的批改,才能效法老师的批改。在第一次的作文指导课或评讲课上,老师就应该把常用的作文批改符号介绍给学生,并且把修改的要求和方法结合起来编成韵文,便于学生记忆和修改。这就是“多读几遍,问题发现;认真修改,增删调整;符号对头,不算脏乱;千锤百炼,化蛹成蝶。”我要求学生使用通用的修改符号进行“增、添、删、调、换”等修改。我告诉学生,常用的修改习作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读改法”,即把写好的习作至少读两遍,把病句、错别字、丢落字及时改正过来。第二种是“抄写法”,即有的习作需要修改的地方很多,修改后必须重抄一遍才能看得清楚。第三种是“增删法”,即直接运用修改符号在草稿本上改,这是在无须再抄誊一遍或时间来不及的情况下采取的做法。这三种方法,常常交替使用,视情况而定为学生知道修改的方法,为自觉修改铺好路径。

三、同批改求实效,共悟法创精彩

学生看或听老师批改一篇习作的效果,肯定没有亲手修改的效果好。在学生明确了修改习作的方法后,就必须让学生动手修改,反复实践。

1.以扶为主,扶中有放。我的做法是把一篇习作投影在屏幕上,先引导学生回忆修改的方法、符号、步骤及注意事项,让全体学生看着黑板逐句修改。允许有争论并自由发表看法,这样学生们能集思广益,选择最佳的改法。然后全班推选代表在黑板上现场修改,座位上的学生可以帮助他,老师也适时扶一把,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一篇较好的习作就改出来了。这时我不失时机也让学生对照自己的习作,再进行修改。学生们心中有法,手中有尺,自改就相对容易了。

2.以放为主,放中有扶。我的做法是把一篇在字词句、结构、内容方面有明显错误的习作,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修改,比一比谁改的地方多,改的速度快,改得恰当。老师巡视,适时提示改法和习作巾存在多少处毛病。学生修改好后同桌互改,并说出这样改的理由。最后选择修改得比较好的,通过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示给全班学生。

3.完全放手,彰显个性。在前两种做法的基础上,我把写得比较空洞、词汇贫乏的习作印发给学生,习作从字面上看不出需要修改的地方,这就要求学生深入一步去想,如何从立意到选材、从具体到形象、从表面到实质进行修改,从而由改通到改好。这是一个飞跃,是创造性的修改。我先要求学生自改,然后在学习小组内互改,再在组际问交流。每个学习小组推选一篇改得好的习作,把它贴在教室的四周,学生们可以自由欣赏修改后的佳作,之后我再请这些修改高手逐一介绍其改法和修改体会。这对保持学生持续的修改热情、巩固修改方法大有益处,对学困生也是有力的帮助。

学生修改习作,虽说并不是一件易事,但只要我们在指导学生修改习作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修改兴趣,教给修改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多修改实践,修改能力定会很快得到提高,从而快乐地在作文世界中遨游。

四、鼓励勤改习作,结合生活实践

教师应当多鼓励学生勤改文章,甚至可以一学期一篇文章的修改,只要每次修改都有一点进步就值得肯定。因为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另外,学生作文的素材主要来源于生活,“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因而作文修改的过程并不简单地停留在文字的修整,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再观察、再实践,寻找下锅的“米”,充实文章的内容。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自改和互改,在搭建启航之帆的同时让学生行使实效之船,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1] 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主张[M].厦门: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2] 高连连.小学生作文教学之我见[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8(18).

[3] 朱伯石.写作与作文评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方法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