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与问题研究

2018-02-22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中职英语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 长沙 411100)

一、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是新课标里的一个新增知识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创新思维,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我国传统小学数学的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不紧密,只是注重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和系统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困境仍然是十分突出的问题。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是融理论与实践、理性与感性高度结合的教学,其难度远远大于单一的理论或实践教学。笔者认为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实施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有:①“综合与实践”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虽然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很大作用,但不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所以没有得到重视;②教师对“综合与实践”认识不够深入,缺乏相关经验,在具体教学中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③在课程评价方式上,缺乏指向性,对学生的评价不全面、不客观;④“综合与实践”需要更多的配套资源,开展起来有一定难度;⑤学生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教师仍是主角。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策略

(一)因材施教,合理设计实践主题

皮亚杰的智力发展理论认为:教学应考虑好学生的智力发展特征,根据学生的智力、心里特征和认知能力进行教学。为了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学习欲望,课程教学要立足他们的心里特征和认知能力。小学生偏向于具体形象思维,并且注意力只能集中25分钟左右,而一节课的时间为40分钟,如果是单调乏味的教学,很难使他们保持这么长时间的注意力,但生动形象的教学,可以让他们保持40分钟左右的注意力。

教师在上课之前,要了解所教班级的学情,比如学生之前学过哪些知识,掌握程度怎么样等。数学的逻辑性很强,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升华过程。数学“综合与实践”是为了解决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先前的理论知识结构对活动开展有重要影响。在教学设计时,要考察学生的理论基础。如果学生存在知识盲区,那么会对活动的开展造成困难,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设计活动。例如,《一亿有多大》一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内容,它是以纸为研究素材,以100张纸为参照,估1000张、10000张,以此类推,开展实践活动。有老师就调整了研究素材,比如人、米粒、大豆等等作为参照物,虽然选择的素材不同,但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构建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在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中具有导向和监控作用。为了充分发挥“综合与实践”教学在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方面的作用,必须建构评价机制。①由传统单一评价主体向评价主体多元化和互动性转变,如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参评、教师综合评定等;②丰富评价内容,由传统的注重知识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要关注考试内容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关注学生全面发展;③课内课外评价相结合,比如让学生用指定数量的人民币,去文具店购买学习用品,或者去超市买生活用品,让营业员评价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④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传统的注重结果向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要侧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数学素养,而不是学习结果。

(三)教材课程组织要创设情境

荷兰学者弗赖登塔尔指出:“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进行解释与分析,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数学方法,称为再创造法。”并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让学生把要学习的东西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去发现或“创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找准知识的切入点,结合课堂实际,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有充分思考,动手操作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自己的潜能。

1、动手操作性教学情境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将数学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活动,比如抽象、间接的计算教学、概念教学,也要注重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发现新知识、体验创新、感受“再创造”的探索过程。

2、自主探究式教学情境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并非是学生被动接受信息过程,而是一种再发现、“再创造”的主动建构过程。同时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他们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发现者。因此,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防止铺垫过多,提问过细,指导过滥的倾向,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探索的时间和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自主探索中参与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如在《今天我当家》中,让学生通过买东西、计算价钱来自主探究数学中加与减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的进行计算,我想只有在自主探究式的教学中孩子才能真正的学会知识,在今后的生活中才能自如运用。

3、实践应用式教学情境

把数学经验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参与了知识被发现的过程,获取探索学习的方法,进而再创造出更多知识。所以教师要结合日常生活,设计开放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数学活动经验,以此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和促进师生、生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勇于进行不断反思,教师不断提高教学 原有能力为基础,以话题组织的语境化的语言输入和输出为特点,培养学生在有交流需要时,进行最基本的反应和语言表达这样的一种语用能力上来。”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真正了解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目的和心理发展规律,并据此确定教学内容。多数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好,他们对学习英语有畏难情绪,但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又特别要面子,为了不让自尊心受打击,他们声称自己不爱学英语。教师可以把听力内容作为听说内容来学习;删除或替换教材中偏难的和不必要的内容。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交流,以交流为目标组织教学,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如果能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职场任务,让同学们在活动中练习和巩固,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建议

1、组织中职英语教师在线观摩大赛、让老师们更好地接受大赛的理念,更清楚地了解大赛的形式和内容;组织教师进企业,帮助其了解行业、企业对中职学生英语能力的真正需求,进而把工学结合落到实处。

2、将赛题题库内容整理成册或做成光盘,作为中职学生职业英语技能培训的教材,促进学生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及职业能力的培养。

[1] 李欣蔚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技能竞赛辅导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英语教学,2015(1)

[2] 史文生.论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功能及其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0(11):20-22

猜你喜欢

综合与实践中职英语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案例探究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让“综合与实践”活动“活”起来
读英语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酷酷英语林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