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大赛为抓手促进中职教学

2018-02-22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职场大赛技能

(湖南省湘潭生物机电学校 湖南 湘潭 411134)

一、职业英语技能大赛的作用

在“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职教改革春风下,湖南省各中等职业学校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它为职业学校英语教师和学生创建了一个交流学习、拓展视野、展示才华的平台。职业英语技能大赛指导思想与社会人才需求挂钩,为经济发展服务。赛项的设置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引导中等职业学校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加强实践性教学,促进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而英语技能大赛也将更多地影响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真正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赛、以赛促改”的目的。

二、职业英语技能大赛促进中职英语教学课程改革

(一)英语职业技能大赛促进教学理念改变

笔者曾指导学生参加了2013-2016年的湘潭市职业英语比赛和2017年湖南省英语比赛。比赛项目口试占了百分之70-80%,笔试占了20-30%,包括情景交流和职场应用,其中职场应用占了60%。技能大赛是课程改革的“风向标”,如果教师仍沿袭生词—句型—课文—解释—语法—练习的模式,已不能符合中职英语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应从语言知识的传输向语言知识与技能并重转变,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英语职业技能大赛促进教学方法改变

职业英语大赛充分体现了“听说领先、重在应用”的教学原则。教师可在教学中把比赛项目灵活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环节中,整体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1、主题演讲,鼓励学生开口说

可在课前布置演讲题目,在课上安排1-2名学生轮流演讲,演讲结束后,教师可做简要评论,从语音、语调、肢体语言、表情、思想性、感染性等做适当指导,主题可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如“a happy weekend”“how to develop homonious campus”“mypart timejob”,培养学生大胆表现自我,敢于开口讲英语的能力。

2、情景交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情境交流是用英语对四张图片进行描述,并阐述个人见解和互动问答。教师可以选择“weekend activities”“go to see adoctor”“a traffica ccident”“help others is a virtue”等一些大赛中的有关社会热点和焦点的画面,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传播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的理念

3、职场应用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职场应用是两人为一团队,完成一个职业场景的任务,如制定工作方案,选择最佳人选或最佳方案,教师可以根据赛题,模拟职场工作任务,如 what do you think who is the bestchoice for the secretary?How to deal with complaints?这些任务对英语基础要求较高,而且还需要两人的合作默契,假如A看不懂任务要求,B就无法完成任务,双方要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和整理。这个项目可以锻炼学生利用英语交流并对合作、沟通、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些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如模拟接待外宾、游览景点、处理投诉、住宿安排、如何应聘等。

(三)英语职业竞赛促进学习氛围改变

职业英语技能比赛的选手需要通过层层选拔和筛选,由于职业竞赛已常态化,职业学校也应构建常态化的竞赛制度,从新生入学开始,组建英语兴趣小组、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教师可鼓励英语爱好者自建微信群,探讨英语学习方法,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

(四)大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大赛考查的职业能力包括信息处理、沟通、思辨和协作能力。如果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形式不再是“探囊取物”式的,诸如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让学生弃之如履,而是需要同学们经过思考才能得出的结论,是不是会提升活动的参与度呢?职场中不乏用到信息处理能力的例子,比如,作为秘书,你接到好几个找你领导的电话,而电话中提到的这些事情在时间上又有冲突。你在给领导汇报来电情况时如何提出建议,哪些优先办理,哪些可以推迟,哪些可以回绝?像这样没有绝对正确答案的模拟职场活动的练习,对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既有帮助,又能展示每个同学的个性思维,相信会有好的收效。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活动来锻炼学生协作能力。比如,让学生分小组组织不同的活动,交际语言必须使用英语。比如组织一个party、设计一个海报等。这些活动的完成需要分工协作,既练习了英语沟通能力,又锻炼了协作能力。

三、把大赛考查能力培养与日常英语教学结合的思考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审定组成员张连仲教授指出:“中职英语教育要以学生为本,要突破传统僵化的语言观和教育观,不把知识积累作为首要教学目标,而应把教育目标的重心、教育和评价方法调整到以学生 中又冷又饿的小女孩在热闹欢快的圣诞夜带着微笑冻死在街头,表现出作为底层穷苦大众的她与富人们生活环境的巨大差别。15课《凡卡》中更加直接的表现出穷孩子凡卡与富人老板的矛盾,如文中“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吃的呢,简直没有。……我给您跪下了,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这段描写,更加生动的表达了凡卡的痛苦与生活的不易。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外国文学作品选文在主题的选取上较为多样化,更多的是传递积极向上的内容,如勇敢坚强、友爱及正直诚实的道德品质,传递生活智慧,关爱动物、关注自然,展现父爱和童年乐趣等主题,也有反映外国封建社会穷苦大众生活不易的社会现实的内容。总之,选文主题较为贴近生活,易于小学生理解和接受。

[1] 刘丽群.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与形成——知识准入课程中的国家介入[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1.

[2] 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J].课程·教材·教法,2005(1):36-40.

猜你喜欢

职场大赛技能
插秧大赛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